東吳大將軍荊州牧丞相陸遜怎麼死的 陸遜墓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今江蘇蘇州)。
生於183年,猝於245年。
三國時期孫吳政治家,軍事家。
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
年少喪父的他從小隨堂祖父廬江太守陸康長大。
青年時期是一個遠近聞名,溫文爾雅的書生才子,可是歷史卻將他推向了政治舞台,從而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出世了。
孫策死後,孫權繼任領導地位,「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陸遜應召,成為孫權的幕僚。
孫權愛才,多次詢問陸遜的意見,更對其讚賞有加,還將自己哥哥孫策的次女許配於他。
後在陸遜夷陵之戰中大勝,從而成為史上積極防禦成功的代表戰例。
在大將呂蒙死後,陸遜成為抗魏軍的支柱,但孫權雖然看中他的軍事才能,卻不肯給他軍政權利。
就像當初將侄女嫁與陸遜一樣,表面上拉攏,其實內里並不想重用。
最終陸遜在晚年捲入立嗣之爭,因為力保太子孫和而被孫權厭棄,履加責備,終於在245年,陸遜憂憤而亡,被葬於蘇州,至今蘇州仍有地名陸墓。
而在陸遜在世之時,他一直是用陸議這個名字的,至於他何時改為陸遜,為何這樣改,並沒有詳細的史書記載,最大的猜測原因是在陸遜死後,孫權賜名,從此之後,史上一律稱之為陸遜。
縱觀其一生,陸遜才堪負重,終當大任。
也有人評價他為人小心謹慎,謙淡沖虛,是難得的出眾人才。
陸遜怎麼死的
陸遜跟隨孫權很久,在吳國有很高的聲望,孫權甚至將孫策的女兒嫁給陸遜為妻。
而呂蒙死後,陸遜更是成了對抗蜀國、魏國的支柱,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作為支柱存在的人物,孫權卻一直沒有給陸遜相應的權力,甚至於最後可以說是孫權逼死了陸遜。
那麼,孫權為什麼要逼死陸遜呢?
其實,孫權之所以逼死陸遜無非是功高震主。
他感覺陸遜已經威脅到了他的統治地位。
因為陸遜和其他大將不同,他的身份,足以威脅到孫權。
首先,陸遜出生於貴族,姻親關係更是顯赫,所以陸遜權力重之後,也有能力謀反。
其次,陸遜在吳國的聲望太高。
特別是呂蒙死後,陸遜獨挑大樑,更是讓吳國的權要上至太子下至將相都與他交好,可謂是功高震主。
而且當時三國局勢已定,即使沒有陸遜,吳國也可以自保,所以孫權沒有一定要依靠陸遜,所以在陸遜當了一段時間的丞相之後,孫權就以立太子的事情逼死了陸遜。
再次,陸遜功高,孫權可能還可以暫時壓制,但一旦孫權故去,幼子繼位,很有可能陸遜變成為攝政大臣,吳國遲早要易主,所以為了後世計,孫權也不可能留下陸遜。
最後,還有一個比較隱秘的原因。
陸遜是孫策的女婿。
而孫權的基業可以說是從孫策手中繼承過來的,開始是為了拉攏陸遜,但陸遜權勢漸長之後,難免孫策的子孫沒有其他想法,畢竟他們也是王族。
以上種種因素,導致了陸遜不得不死。
陸遜墓
在蘇州婁門外五里許有個陸墓鄉,因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陸墓埋葬於此而得名。
雖然如今已經不復存在,不過,在赤壁市北邊有一個三國陸遜營,在此重修了陸遜墓。
陸遜,生於183年,猝於245年3月19日。
本名陸議,字伯約,是吳郡吳縣人。
曾經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是三國時期孫吳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
陸家在江東是名門大族,陸遜自小失去父親,跟隨堂祖父廬江太守陸康長大,後被送往親戚家。
青年時期曾是江東遠近聞名的書生,溫文爾雅,才華橫溢。
孫策死後,孫權招攬名士,二十一歲的陸遜應召前去,並迅速嶄露頭角,成為孫權極為重視的心腹幕僚。
孫權為了拉攏人心,將自己哥哥的次女許配給陸遜,在呂蒙死後,陸遜成為吳國抵抗魏蜀的支柱力量。
在他多年的作戰中,不得不提的是夷陵之戰,這是第一次積極防禦成功的戰例。
而陸遜為人小心謹慎,才堪負重,孫權曾多次詢問陸遜的意見用於作戰。
但他也並不是十分的相信陸遜,雖然讓他統領軍事,卻並沒有給他軍政大全。
而在陸遜的晚年時期,更因為力保太子捲入立嗣之爭而反覆受孫權的責罰,多年鬱郁,終於在245年3月19日陸遜憂憤而亡,這樣一位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一生的輝煌從此也長埋地下。
陸遜的本名是陸議,歷史的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他為何改名,何時改名,最大的猜測只是在他死後,由孫權賜名,改為陸遜,如今的陸遜墓也正是如此。
陸遜的妻子
陸遜的妻子,孫策次女。
史書上無明確記載她的詳細信息,不過隻言片語便概括了她的一生,甚至連名字都沒有記載。
後人從零星的史料中推測她可能叫孫茹。
關於她的相貌性情,並無一言概述。
不過據傳她是孫策與大喬的愛情結晶,相貌酷似小喬年輕之時。
應是一個長相甜美,明眸皓齒的古典美人。
不過她的性格當是十分溫婉賢淑,她多半喜愛讀書,長於針織女紅。
素日無聊之時便做些針線,或者坐在繡樓里,捧一本書,直到天黑。
否則以她的美貌,也不該泯滅在滾滾紅塵之中,除非她就是這樣甘於寂寞的性子,恬淡從容,不爭不妒。
她的婚姻算不上幸福,可也不能說是不幸。
雖說她的夫君長她許多歲,心中也未必真對她有情。
而且這一紙婚姻,還承載著叔叔孫權籠絡人心,安撫江東氏族的願望,未免過於沉重。
她瘦弱的肩膀,卻要扛起這政治聯姻。
可陸遜人也是不錯的,少年多才,溫文爾雅。
也許,少女時她也曾幻想過未來夫君的樣子,也可能會與陸遜有幾分相似吧。
也許他們說不上情深似海,但卻是相敬如賓,恩愛白首。
他們先後有過兩個兒子,無奈天有不測風雲,長子陸延不幸夭折。
讓這個家蒙上一層悲劇的色彩。
但是次子聰慧,頗有其父之風,很大程度的安慰了她的心。
這位名不見經傳的陸夫人,以她獨特的方式,留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讓人不能忽視,不忍忽視。
陸遜是誰的女婿
青年時期的陸遜也是一位謙謙君子,他出生於江東名門望族,祖父官至城門校尉,幼年也算家產殷實。
可憐他十歲喪父,祖父陸康在孫策攻打廬江之後病死,年僅十二歲的陸遜便承擔起了支撐門戶的重擔。
陸遜博聞強識,敏而好學,在家鄉小有名氣。
但迫於亂世,他不得不一步步走入政治的漩渦中。
當時孫策身死,孫權招攬各方名士才子,廣羅天下英才入其帳中效命。
陸遜應召入府時,年僅二十一歲。
建安二十一年,陸遜率兵平鄱陽賊亂,因功被拜為定威將軍。
此一戰顯示出了陸遜卓越的軍事才能與領導才能。
讓孫權對他刮目相看,此後每逢作戰布局,孫權都要與之相商。
為了更好的網羅英才,以及緩和與江東世家大族之間的矛盾,孫權遂將孫策的女兒許配給了陸遜。
同年,陸遜與孫策次女完婚,婚後二人先後育有兩子,但是長子陸延不幸夭折。
後於章武二年,陸遜於夷陵擊敗劉備所率部眾,經此一戰而成名。
此前,雖無大功,但也做出了不錯的業績。
好比他曾開倉放糧接濟災民,不僅緩和了災情,還收穫了民心。
陸遜娶得是孫策的二女兒,孫策與大喬的孩子,史書上並沒有對這位女子有過多的記載,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明確記載,有人猜測可能喚孫茹。
所以,已故的孫策就是陸遜的老丈人,陸遜是孫策的女婿這一點毫無疑義。
陸遜孫尚香
陸遜曾不止一次的想起那個女子,她一身紅衣,策馬淺笑,眉目中是窺不盡的明媚張揚。
宛如那年府中初見,她略一點頭,抿唇笑笑,輕喚一聲:公子有禮。
陸遜有時後悔,想自己生於江東世家,小有才名,雖比不得孫仲謀那般奕奕風姿,談吐氣度倒也不輸常人。
怎奈自入孫權府上,便一直未立大功,好不容易掙出幾分名氣,卻被許婚仇人孫策之女。
縱那女子有其母之貌,又怎敵心上那一抹紅衣。
嘆自己常年獨身,卻還是不能稱心如意,心意尚未言明,便已再見無期。
夜半更深,陸遜常坐燈前,總是想起那明眸淺笑,那颯颯英姿。
可惜,可惜。
孫家的小姐,終究是命薄如紙。
孫尚香啊,身上有其父兄的氣度,偏偏身為女子,掙不脫流離的命運。
縱然她自幼也學過幾分武藝,也不能逃離那不幸的婚姻。
劉皇叔即便是天下聞名,可是卻不是她的英雄啊。
她不管生活是否順意,都只是有來無回,有名無情。
遠在江東的親人,怕也不想她魂歸故里。
她獨居遠地,身側無人,即使身披錦緞裘衣,也總是心底發寒。
她也曾想起,在自己年幼時,遇到的那溫潤公子,謙謙才氣。
也不是沒有想過,若是相伴一生,又是幾番結局。
當她站在那滾滾江水前,也只抿唇淺笑,道一句後會無期。
將這段紅塵相遇,藏在深深淺淺的歷史長河裡。
只能說,陸遜和孫尚香沒有緣分,徒勞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掙扎。
陸遜破八卦陣
適逢劉備兵敗,倉皇逃跑之際,陸遜領命率兵去追。
行至江邊,只見江畔有幾堆亂石,看似隨意擺放,卻暗藏殺氣。
陸遜心下思忖,不由生疑,故不敢輕舉妄動。
遂派人四下尋訪,方從百姓口中得知。
此處原為諸葛孔明布陣之地,這些亂石也為當時所遺。
陸遜親自登山察看,並未見異常,便吩咐手下眾人入陣繼續追那劉備。
不料方入陣中便飛沙走石,天象有異,前鋒士兵死傷不計。
亂石忽然變為石兵石獸擒殺兵士無數,刀兵火影令在場眾人聞之喪膽。
陸遜大驚之下,急忙退兵,然一旦入陣,豈可輕易出去。
正當陸遜手足無措之際,忽有一老丈出現,自稱是諸葛孔明的岳丈黃承彥。
老丈自稱受諸葛亮託付,來次營救無辜困於陣中的東吳大將。
又憐惜陸遜小有才名,不忍他喪命於此,遂來助他出陣。
陸遜心下大喜,忙下馬跪拜,連連稱謝。
黃承彥道:「將軍不識此八卦陣,錯從死門入陣,老朽來引將軍從生門出。
」一入生門則生,一入死門則死。
陸遜又是一番道謝作揖,急忙跟在黃承彥身後,帶著一眾殘兵,按照黃承彥的吩咐步步小心,方才尋到生門方位,逃出生天。
而後只見那老者又從中門入陣,瞬間消失在眾人眼前。
經此一役,陸遜更加佩服孔明的手段,便更加堅定了「立足江東為本」的思想。
轉而去與曹魏作戰,不再追劉備一行了。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是三國時期的典故,當時孫權不僅僅是和陸遜談論周瑜,還有魯肅和呂蒙。
那麼他和陸遜談論這些的目的是什麼呢?
他和陸遜說周瑜的功績他已經沒有辦法超越,並且列舉了很多周瑜的事件,主要講了兩件稱心的事。
另外他還說了魯肅和呂蒙的缺點,當時他覺得這二人不堪重用。
但是經過周瑜的勸解,認為瑕不掩瑜,可以讓他們兩個在適合的崗位上做出功績。
因為魯肅計謀比較高,雖然還是有不足,但是掩蓋不了優點。
而呂蒙雖然年輕的時候比較武斷,殺人比較隨便,但是之後可以約束自己,器量逐漸可以和國士媲美,不僅僅只是一個武將。
孫權將周瑜、魯肅和呂蒙各自的功過,還有為人處世都和陸遜分析了一遍,所以我覺得他是交陸遜怎麼為人處世。
因為陸遜是東吳的望族,適逢家中變故,所以沒辦法才在算是仇人的營帳中謀生,所以孫權難免會擔心陸遜有其他心思。
而陸遜在東吳的聲望很高,孫權為了拉攏他,甚至將孫策的次女下嫁於他,他對陸遜一邊重用一邊防備,他和陸遜談論這麼多無非也是告訴陸遜他看人不會只看缺點,會更重視優點,等於給陸遜一個保證。
而周瑜恰好是一個例證,無論成敗,在軍中的聲望始終很高。
陸遜也沒有辜負孫權的期望,雖然後期沒有太大的成就,但是也是勝多負少,並且足智多謀的。
他是孫策女婿,彝陵之戰的主角,年少成名,卻被孫權逼死
他是孫策女婿,彝陵之戰的主角,年少成名,卻被孫權逼死。他就是東吳四大都督之一—陸遜,歷任最長的一位。陸遜是吳大帝生涯後期,吳國有爭議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也是東吳四大家族龍頭人物,孫吳與地方門閥之間...
他是東吳戰神,滅劉備5萬大軍,擊敗曹休10萬兵馬,晚年卻慘死!
《史記》中有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歷朝歷代的上位者,深諳此道,例如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之後,逼死無數良臣;明太祖朱元璋,成大業後,有功之臣百不存一;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杯酒釋兵...
陸遜一個讓劉備害怕的上大將軍,一個三國志中與諸葛齊名的大都督
這段時間在讀三國志,感覺那個累啊,真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讀書的時候為啥就不多讀點文言文呢。 三國志中,陳壽幾乎為三國時期所有的王侯將相都立了傳,但除了帝王以外,能單獨立傳的就二人,一是蜀漢的諸葛...
歷史上三國沒有這四將,吳國不可能跟曹操對抗
孫策、孫權建立的吳國之所以停留在江東地區,跟中原地區的曹操對抗,固然是因為孫策、孫權的雄才大略,然而當時的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個人,真正是所謂的國家(東吳)的心腹與樑柱,能與國家共存亡...
孫權為什麼不得不逼死手下重要謀臣陸遜?
適逢劉備兵敗,倉皇逃跑之際,陸遜領命率兵去追。行至江邊,只見江畔有幾堆亂石,看似隨意擺放,卻暗藏殺氣。陸遜心下思忖,不由生疑,故不敢輕舉妄動。遂派人四下尋訪,方從百姓口中得知。
陸遜曾大敗蜀漢,智退曹魏,功勞不小於周瑜,為何最後下場悽慘
《史記》中有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歷朝歷代的上位者,深諳此道,例如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之後,逼死無數良臣;明太祖朱元璋,成大業後,有功之臣百不存一;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杯酒釋兵...
打殺三國:三國時期東吳的人才,諸葛恪,周瑜,諸葛瑾,陸遜
今日頭條 王俊傑猛東吳即三國時代的吳國,亦稱孫吳。3世紀時孫權建立的政/權,首都開始建於吳(今蘇州),後來孫權築石頭城建業(今南京)。222年,孫權稱吳王。黃龍元年(229年)四月,孫權稱帝,國...
陸遜和周瑜相比誰更厲害?陸遜和孫策是關係
陸遜和周瑜相比誰更厲害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今江蘇蘇州)。生於183年,猝於245年。三國時期孫吳軍事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