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袁紹的四世三公,揭秘「天下袁氏歸汝南」的汝南袁氏家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東漢中後期,除宦官和外戚專權外,有兩大家族一直深深的影響或者改變著朝廷的格局。
一個是弘農(今陝西華陰)的「弘農楊氏」,一個則是汝南(今河南駐馬店)的「汝南袁氏」。
弘農楊氏,是楊氏的名門望族,一世祖為西漢名臣,賢相楊敞(楊敞是司馬遷的女婿)。
自玄孫楊震官太尉,位列三公後,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相繼位列三公。
弘農楊氏當時即被譽為「四世三公」。
弘農楊氏的後代更有三國時期的楊修,隋文帝楊堅,宋朝楊家將,近代的楊虎城等賢臣名將。
再看和弘農楊氏並列為東漢兩大家族的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的始祖是舉家從陳郡陽夏移居汝南郡汝陽縣的袁昌。
而袁昌之子袁安則把汝南袁氏家族帶上了封建國家的天梯之路。
袁安於漢明帝期,先後任楚郡太守、河南尹。
在職十餘年,政號嚴明,斷獄公平,京師肅然,名重朝廷。
漢章帝時袁安先後任司空、司徒,更是為朝廷所倚重。
袁敞,袁安三子,廉潔守法,不逢迎權貴,在漢安帝時期,代劉愷為司空。
袁安之孫袁湯在桓帝即位初期即升任司空,歷任司徒、太尉等高位。
曾孫袁逢、袁隗更是分別擔任漢靈帝的司空及太傅。
「汝南袁氏」從袁安,到袁敞,到袁湯,再到袁逢,袁隗,四世居三公位,因而被稱為「四世三公」。
袁紹是司空袁逢的庶子,後來過繼給了其二伯袁成。
而袁術則是司空袁逢的嫡長子。
袁紹和袁術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袁紹曾任西園八校尉之中軍校尉,後袁紹接管八校尉,誅殺宦官,與董卓抗衡。
董卓被殺後,袁紹先占據冀州,後又奪青、並二州,然後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了河北。
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兩年後袁紹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病逝。
袁術最初任虎賁中郎將,相當於現在的中央警備團團長,負責保衛國家最高領導人。
袁術後來與袁紹、曹操等同時起兵,共討董卓。
董卓被殺後,與袁紹對立,被袁紹、曹操聯合擊敗,袁術又割踞淮南,得傳國玉璽後,僭越稱帝。
不久即接連遭到孫策、呂布、曹操三方的叛盟與打擊,最後嘔血而死。
東漢末期,袁氏名人輩出,不僅限於袁術袁紹等人。
東漢時期選士唯「論族姓閥閱」,所以汝南袁氏的子弟,在察舉、徵辟中照例得到優先。
汝南袁氏的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成為官吏集團中的重要人物。
據考證,袁氏是虞舜的後裔。
很多中國的大姓都起源於中原地區,包括袁氏,而袁氏的發展中心則位於汝南,即所謂的汝南袁氏,也就是說天下袁氏歸汝南。
汝南在今天的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
關於汝南袁氏的始祖袁安有個故事。
洛陽下大雪,別的人都除雪出外乞食,獨有袁安門前積雪如故,也不求親戚幫助一下,洛陽令都佩服他的賢德。
所以後來用「袁安困雪」來褒揚高士生活清貧但有操守。
而袁氏後人,念祖上德行,以臥雪堂為堂號。
臥雪堂為袁氏第一門。
有傳言,東漢末年,汝南袁氏已然斷絕,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歷代皆有汝南袁氏的後人為官,而臥雪堂已然形成了一種「臥雪家風」。
臥雪家風是袁安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近代的民國梟雄袁世凱就是汝南袁氏的後裔,其家族宗譜更以「汝南家聲舊,舜裔世澤長」自詡。
而作為袁氏發展中心的汝南縣,本地仍有大量的袁氏後裔生息繁衍。
據統計,現今汝南全縣二十個鄉鎮中有一百多個自然村有袁姓居民,總人數兩萬多。
以「袁」命名的村子有袁莊、老袁莊、後袁莊、小袁莊等十多個。
隨著歷史的發展,汝南袁氏已遍及海內外諸多地方。
而天下所有的袁姓人,已然把「臥雪家風」發揚光大,深深地影響和改變著他們自己和身邊的人。
四世三公的袁紹,四世三公的楊修,哪個含金量更高?
漢末天下諸侯逐鹿,袁紹之所以手下謀臣猛將雲集,一度成為北方最強諸侯,連冀州牧韓馥都心甘情願把冀州拱手相讓,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袁紹頭上頂著一個「四世三公」的巨大光環:汝南袁氏自袁安起在漢章帝...
東漢末年的河北軍閥名門望族四世三公的袁紹究竟有多優越?
袁紹(?-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
袁氏為何四世三公,袁紹資本到底是什麼?
袁紹,字本初,東漢末一位軍閥,因《三國演義》而被世人熟知。不過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會有個疑問:袁紹占據青、冀等州郡也就算了,為何蠢笨令人咋舌的袁術(袁紹異母弟)也能成為一方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