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武將的武力排名及其原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三國演義》,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有人喜歡看鬥智,有人喜歡看戰爭,有人喜歡看武將對戰,也有人為「誰的武力更高」之類的問題爭論不休。

其實這類問題是很難說清楚的,三國時期名將如雲,有許褚、典韋等猛將,有張遼、關羽諸帥才,各人擅長的東西不同。

在真正的戰場上,聰明的武將會以自己的長處攻擊對方的弱點,武力弱的武將可以靠拖刀計之類的小計謀斬掉強者,勇冠三軍的大將可能因為剛愎自用中了小人的暗算。

對於影響戰果的各種因素,我們都應該有一定的分析。

比如,大將張郃中了埋伏被諸葛亮射死,你不能說張郃的武力不如諸葛亮;再如,一出祁山時趙雲遇姜維,倆人單挑打了個不分勝敗,這樣似乎可以說倆人是平手,但彼時趙雲已經七十歲了,姜維還是個小伙子,咱又得考慮到趙雲的身體狀況問題。

所以,對於三國武將的武力排名,需要排除很多制約因素,我覺得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對比原則:

一是年齡問題。

咱們看書的人對於書中的人物常缺乏時間感,比如關羽,剛出道的時候是25歲,溫酒斬華雄的時候也不到30。

對於一個武將來說,30歲正是身體素質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而戰場經驗也有了一定積累的階段,因而是武將戰鬥力的巔峰。

關羽打的最後一次硬仗是在荊州與龐德單挑,兩百回合打了個平手,關羽說:「龐令名真吾敵手。

」很多人以這句話為依據,認為二人是棋逢對手,但是大家都忽略了,關羽當時已經57歲,而龐德才30多歲。

可以想像假如關羽處於巔峰時期,拿下龐德根本是不在話下的。

所以,比較武力,應該將巔峰與非巔峰區分,非巔峰武將與巔峰武將打平手,則前者應算作勝出。

二是裝備問題。

影響武將戰鬥力的因素主要是:武器、鎧甲和戰馬。

典韋勇猛無比,所以張繡在對付典韋之前,先派胡車兒盜走了典韋的雙戟,影響了典韋戰鬥力的發揮,才將他殺死;關羽殺文丑時,騎的是超凡的赤兔馬,文丑以常理推測關羽的衝擊速度,結果出了差錯,被關羽腦後一刀,砍於馬下。

呂布在下邳城被圍時也曾說:「吾有畫戟、赤兔馬,度水如履平地,有何懼哉。

」可見,良好的裝備在戰場上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的。

但是這些裝備並不能與武將合二為一,所以,評判武將,應將外界因素去掉,一個超凡裝備過的武將和一個普通裝備的武將打平手,則應算前者落敗。

三是中計問題。

計謀屬於智力的範疇,它可以是武將的能力之一,但不能與武力混為一談。

諸葛亮出岐山時遇到魏國大將王雙,全蜀國的將軍沒有一人能敵得過。

最後諸葛亮設下計策,由魏延偷襲王雙成功。

這應該算諸葛亮傑出,算不得魏延武力高於王雙。

大將張遼是在戰場上被吳國丁奉暗箭射傷,最後箭瘡迸裂而死,這屬於陰溝裡翻船,不是實力的體現,當然也不能算。

四是傷病問題。

傷病可以嚴重影響到武將能力的發揮。

吳國的大將甘寧死得比較冤枉,他出征的時候染了重病,不料在退兵時被沙摩柯遇見,力不能戰,逃走時被射中頭部,死在富春江邊。

這並不能說明「百騎劫魏營」的甘寧的真實能力。

趙雲長坂坡一戰,殺得混身是血,人困馬乏,懷裡還抱著個阿斗,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張郃仍無法戰勝他,在這種情況下,趙雲應該算作勝出。

五是戰勢問題。

當一場戰爭分出勝負的時候,由於大軍的潰退以及戰鬥信心的問題,敗方的武將會比較難以在單挑中取勝。

這時,單挑的武將是處在不平等的位置上,所以,如果雙方戰成平手,則應算潰退的一方勝出。

公孫瓚和袁紹在磐河曾有一戰,袁紹方的文丑帶兵殺得公孫瓚軍七零八落,這時趙雲出手截住文丑單挑,雙方戰了五十多回合不分勝負。

在這種情況下,趙雲應該算勝出。

確定了以上幾個原則,武將的武力問題才可以有比較的可能。

武將的武力排名只有在對戰中才看得出來,沒有交手的武將雙方則應以第三者作為參照物。

下面以幾場大戰討論三國演義中幾個主要武將排名。

1。

虎牢關之戰。

當時,呂布30多歲,劉備也30齣頭,關羽、張飛與劉備依次差三歲。

書中說,張飛自己去戰呂布打不過,加上一個關羽才打了個平手,把劉備算上去,才將呂布打退,毋庸置疑,巔峰時期的呂布應當算是三國中武力第一人。

有人說張飛年齡太小,戰場經歷不多,那麼還有另一場戰爭可以參照,那就是張飛和呂布的徐州單挑,那時張飛30歲左右,正值巔峰,而呂布已經40了,早過了巔峰時期,兩人依舊打了個難解難分,可見呂布的確是強於劉關張的。

2。

長沙之戰。

關羽戰黃忠,兩人共打了兩場,第一場黃忠戰敗,原因是黃忠的戰馬失蹄,將黃忠掀翻在地。

第二場關羽戰敗,黃忠用箭射中了關羽帽纓,關羽知趣地退走了。

兩場戰鬥都打到兩百回合以上,若無意外事故,雙方是勢均力敵的。

但當時關羽40歲左右,手拿青龍刀,跨下赤兔馬,而黃忠是60多的皓髮老將,不但已經過了巔峰,簡直都進了衰老期了。

所以要說黃忠比關羽武力更強,想必沒人會有意見。

3。

葭萌關之戰。

這次是張飛戰馬超。

這是一場耐力之戰,兩人白天打了一天,馬都累了,人還不累,換了馬接著打。

天黑之後,點上火把繼續戰,始終不分勝負。

最後劉備動了愛才之心,加上與馬騰有過衣帶詔的交情,所以下令暫時休戰。

這個時候,馬超與張飛都已經過了巔峰時期,張飛奔50了,馬超也快40歲,考慮到年齡的差距,張飛應當比馬超略勝一疇。

4。

白馬之戰。

這場戰役可以對比漢將與曹營諸將之間的實力。

在關羽斬顏良之前,顏良曾大發神威,先後斬了宋憲、魏續,並打傷了徐晃。

最後顏良被關羽一招斬掉,雖然是因為缺少防備,但兩將正面交鋒,一招就被殺,怎麼著也說不過去。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關羽強於顏良,而顏良又強於徐晃。

5。

許褚裸衣斗馬超。

這場戰役發生在長安西部,兩人陣前先是騎士一般長槍對大刀,後來許褚不斯文,光著膀子上陣,丟了刀,扭斷槍,兩人撕扯下馬,打得跟混混一般。

由於書上記載不詳,我們無法知道許褚的年齡,姑且將二人算作同一梯隊。

許褚和典韋年輕時曾有過一翻較量,兩人也是打了半天,不分勝負,所以,馬超、許褚、典韋三人武力相當。

6。

神亭嶺之戰。

這一年,孫策二十歲出頭,太史慈比孫策大9歲,正值巔峰時刻。

兩人騎馬交戰二百多回合,不分勝負,後滾下馬撕打到晚上,也是不分勝負。

但是當兩人滾下馬來的時候,「策卻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短戟,慈掣了策頭上兜鍪」,顯然,在步戰中,太史慈更被動一些。

而且太史慈自二十歲出道與劉關張合力解救北海城以來,他的作戰經驗比孫策豐富得多,在神亭嶺之戰中沒能取勝,只能說孫策微勝於太史慈。

7。

編外名將。

有一些武力也很高的將軍,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都是一代名將,但他們更長於帶兵,很少有一對一的硬仗表現。

三國後期的文鴦出生太晚,沒有與三國前期的名將們一較高下。

但他曾單槍匹馬闖入由兩百名魏將組織的戰陣,槍挑鞭打,殺了數十人,假如早生六十年,當是呂布關羽的對手。

吳國自來都以戰略取勝,如丁奉、徐盛、蔣欽、凌統等人都只在對陣時帶兵衝殺,單挑功夫沒有體現出來。

丁奉90歲的時候還能「雪中奮短兵」偷襲魏營,年輕時肯定也相當了得,但是在諸葛亮祭風之後,他和徐盛兩人去追殺孔明,想被趙雲一箭射斷帆纜,嚇得面無人色,可見東吳諸將在個人武力方面並沒有突出的人才。

根據各種對比,可以得出以下排名:

第一梯隊:呂布、黃忠

第二梯隊:關羽、趙雲、張飛、孫策

第三梯隊:馬超、許褚、典韋、太史慈、張遼、張郃、孟獲

第四梯隊:文丑、徐晃、龐德、顏良、甘寧、魏延

這種列表不全,因為三國中的名將實在是太多了。

比如劉璋手下的嚴顏、張任,武力都是非常高的,最起碼應與魏延水平相當,但是他們都沒有與名將打過比較有說服力的仗,所以不敢列出。

諸葛亮治蜀時期,魏國大將王雙曾連挑蜀國四員上將,但當時蜀國的將才太缺乏了,連當年給黃忠當牙門將的陳式都成了大將軍,所以王雙的武力就沒法得到承認。

魏延是蜀國五虎將之後的第一猛將,劉備入蜀之後,曾讓他獨力鎮守漢中,可見他是智勇兼備的人才,但他生前挑戰過的名將實在不多,真正實力沒有辦法界定。

最可惜的是孫策,17歲就曾一回合殺兩將,人稱「小霸王」,但是年少氣盛,遭人暗算,尚未達到能力的巔峰便於26歲英年早逝。

若再給他幾年成長時間,應當是飛將呂布的敵手。

其實,僅僅以武力高低為大將們排序,只是後人的一種娛樂內容。

誰都知道真正的將軍不是僅靠武力就能打天下的。

在戰場上永遠都有一種法則,那就是,武力從屬於戰術,戰術從屬於戰略。

縱觀三國演義里的各場大戰,勝敗的決定性的因素都是統帥的智謀,而不是某個武將殺人水平。

因為一個人的武力是有限的,呂布夠強,仍被曹操弔死在白門樓上;孫策人稱霸王再世,卻被許貢的家客暗殺;王雙英勇無敵,但是諸葛亮一個小埋伏就把他幹掉了;文鴦以一人之力抗二百魏將,最後還是要投降。

以武力取得戰果最大的應當是關羽,他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直打到離許昌兩百里遠的地方,嚇得曹操要遷都。

這應該算是三國中一個武將所獲取的最大成就了,可他仍然被吳魏聯合的大戰略奪去了性命。

可見,武力永遠不可以作為唯一的依靠。

------------------------------------

歡迎對刀劍等冷兵器感興趣的朋友加微信:aww93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十大名將箭術排名!

三國時期名將輩出,最廣為人知的是二十四名將榜,其中「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指的是三國排名前十二的名將,除去兩夏侯其餘排名前十的分別是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

真實的三國武力排名第一名毫無懸念

三國,一段如此精彩,令人盪氣迴腸的歷史。在亂世里,無數英雄豪傑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奮鬥,而在冷兵器時代里,一個武將的武力往往決定了他的地位,三國武將的武功是比較固定的,出場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象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