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厲害的降將,假意投降,幹掉敵國丞相,為敵國覆滅埋下伏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在那個亂世中,人們對忠義的要求並不是特別高,大多數諸侯,不會在意屬下的降將身份,甚至有些諸侯,不會在意自己的屬下,投奔敵人。
因此,很多降將在新主公麾下,混的風生水起,例如張遼、張郃、徐晃等人;有些降將能得故主諒解,例如黃權在夷陵之戰後降魏,劉備卻說,「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
然而,當時有一個降將,也挺有意思的——這個人原屬曹魏,投降蜀漢後,卻受到了曹魏的追封。
他是誰呢?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此人名叫郭脩(一說名叫郭循),字孝先,曾在曹魏擔任中郎將一職。
這個人雖名聲不顯,但是他一向有功績德行,著名於西州。
不過,在那樣一個亂世中,僅有功績德行,還是遠遠不夠的,或許是因為他缺乏軍事才能,也或許是因為什麼其他原因,在某一次戰事中,他淪為了姜維的俘虜,被迫投降了蜀漢,並被拜為了左將軍。
《三國志》注引《魏氏春秋》曰:「修字孝先,素有業行,著名西州。
姜維劫之,脩不為屈。
劉禪以為左將軍。
」可是,不管是姜維,還是劉禪,大約都沒有想到,這個人不但刺殺了諸葛亮的接班人,還為蜀漢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諸葛亮的接班人姜維,並非死於刺殺。
其實,諸葛亮的接班人,並非僅姜維一人,在他之前,還有蔣琬、董允等人,而死於是郭脩之手的,則是姜維的上一任,也就是費禕。
裴松之注《三國志》曰:「脩欲刺禪而不得親近,每因慶賀,且拜且前,為禪左右所遏,事輒不克,故殺禕焉。
」也就是說,郭脩被迫投降之後,一直想刺殺劉禪,只是尋找不到機會。
每次劉禪大宴群臣的時候,他想趁機向前,也總被劉禪左右的人阻攔。
而大將軍費禕,卻非常喜歡親近新降之人,而且沒什麼戒心,所以公元253年的歲首大會上,費禕沉浸在美酒佳肴中時,郭脩突然發難,而且改變了刺殺目標,於是費禕死於非命。
正是因為這件事,他才得到了故主魏帝的褒獎和追封,畢竟費禕當時是蜀漢地位最高的臣子,也是蜀漢極重要的頂樑柱。
《三國志·三少帝紀》記載,曹芳詔曰:「往歲偽大將軍費禕驅率髃觽,陰圖窺□,道經漢壽,請會觽賓,脩於廣坐之中手刃擊禕,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
夫追加褒寵,所以表揚忠義;祚及後胤,所以銟勸將來。
其追封修為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諡曰威侯;子襲爵,加拜奉車都尉;賜銀千鉼,絹千匹,以光寵存亡,永垂來世焉。
」
那麼郭脩為蜀漢滅亡埋下伏筆,又是怎麼回事呢?在很多人心目中,費禕是一個資質平庸之人,因此幾乎沒有人會認為,他的死會對蜀漢的存亡,造成太大的影響。
然而,我們都忽略掉的是,他與蔣琬、董允等人一樣,主張韜光養晦,不想無休止的北伐,甚至為了避免蜀漢窮兵黷武,還限制了姜維的兵權。
然而他前腳被刺殺,姜維後腳就開始揮師北上,一次又一次的與曹魏死磕。
雖然他勝多負少,但是蜀漢因為戰略物資和兵力的損耗,一步一步走向了衰亡。
如果費禕不死,姜維掌握兵權的時間則會延後,或許蜀漢的滅亡,也會被推遲,甚至結局會改寫吧?可惜,歷史沒有如果,郭脩的存在,註定了費禕的死亡,也為蜀漢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只不過,除了熟讀漢末三國史的人,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小人物的存在罷了。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諸葛亮的四大接班人:兩人病逝,兩人不得善終!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諸葛亮非常受歡迎的歷史人物。對於諸葛亮的一生,前期躬耕隱居,在遇到劉備後,可謂如魚得水。在劉備集團中,諸葛亮的地位逐漸上升。特別是在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
諸葛亮的另一個接班人是被姜維害死的?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知道姜維這個人物。在小說中,姜維是三國後期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此人忠於漢室,統帥蜀軍繼承諸葛亮遺志,屢次北伐,最後因為後主劉禪昏庸,兵敗詐降慘死。《三國演義》將姜維的身...
諸葛亮五大接班人:誰幹得好?一位劉備想殺一位被降將殺一位自殺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丞相就得數諸葛亮了。可以說,蜀漢全憑諸葛亮支撐。而諸葛亮死後,又由誰接班呢?前前後後有好幾位。下面這五位,便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到底誰幹得最好呢?總結起來說,一位劉備曾想殺,一位...
此人是三國著名降將,只因一次刺殺,讓蜀漢的滅亡提前了10年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忠孝」是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這種理念延伸到政治領域,就是忠君愛國。漢代以後,社會進入大分裂時期,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受到衝擊,忠君觀念因此大大淡化。所以在三國各大諸侯勢力紛...
此人是三國著名降將,只因一次刺殺,讓蜀漢的滅亡提前了10年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忠孝」是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這種理念延伸到政治領域,就是忠君愛國。漢代以後,社會進入大分裂時期,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受到衝擊,忠君觀念因此大大淡化。所以在三國各大諸侯勢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