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十次大哭,他的眼淚在為誰而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格瓦拉同志

在羅貫中筆下,曹操的形象被描繪成奸詐殘忍、嗜血擅殺,對待政敵更是無所不用其極,被曹操剷除的各類人物無疑也被人為的畫上了一道道「受害者」、「殉道者」的美麗光環。

其實對於曹操是忠是奸的認知,千百年來眾人也是見仁見智,不一而足。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曹操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是一個胸懷大志、有勇有謀的英雄人物。

或許他奸詐、愛作秀,但鑒於漢魏晉時期崇尚權謀、以詐立身的社會風氣,就不難以理解曹操種種行為的本源。

然而,曹操又不同於一般的人,他有他自己的過人之處,簡單來說,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在人人說謊話的時代,他卻時不時的說真話,用真話來對抗謊言,用真誠來擊敗虛偽。

在一個虛偽冷漠、充斥謊言的時代,常常閃現出難得的人性溫情。

所以,他本質上是一個「奸雄」,是一個有些可愛的「奸雄」(易中天語)。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面,我們經常見到的是曹操通過各種笑來顯示他的奸詐,其實在本書中至少還有10處描寫曹操「哭」的場景,而且大多數是為知己和部下而流下的淚水。

我們看到,一個身居高位的曹操,常常在情深之處,縱情哭笑,雖然有些不成體統,然而這難道不正是他人性豁達的有力證明嗎?畢竟一個哭笑形於色的人要比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的厚黑高手(如劉皇叔等)更令人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吧?

在《三國演義》裡面,哭似乎成為劉皇叔的專利,表演都很精彩。

其實本書中10處有關曹操「哭」的場景描寫也同樣令人感慨,相信大家在看慣了劉備假仁假義的「哭」之後,也會驚奇地發現原來曹操也會哭,而且有時候還會哭的很真、很誠。

場景一、曹操之父曹嵩遇害

第十回,曹操平定兗州後,派人迎接父親曹嵩前來歡聚。

徐州刺史陶謙為交好曹操,派部將、黃巾降將張闓護送,沒想到途中張闓見財起心,殺死曹嵩家族逃亡。

消息傳到兗州,「操聞之,哭倒於地。

」接下來便是曹陶之間的一場血戰,徐州一片廢墟。

評價: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不需要做戰爭動員,家仇是最好的宣戰理由。

只可憐了那千萬徐州百姓,枉做了曹陶交惡的犧牲品,千里白骨,萬室空絕,令人悲嘆!正是為此,曹操被貼上嗜血好殺的人性惡標籤,看來也不無道理。

場景二、第一次征討張繡失利,大將典韋殉職

第十六回,曹操第一次討伐張繡失利,遭到暗算(本來張繡已經投降,然而曹操卻納張繡之嬸、收買張之黨羽牛金,激怒了受辱的張繡),幸虧大將典韋死命保護,才逃離虎口。

此役曹操損失嚴重,除大將典韋外,長子曹昂、侄兒曹愛民都遇害。

局勢穩定後,曹操「設祭祭典韋,親自哭而奠之,顧為諸將曰『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耳!」

評價:典韋天縱神力、勇猛無比,是長期護衛曹操一位悍將,而且忠心耿耿,深得曹操賞識,被視為自己的親信黨羽。

典韋之死,無疑是對曹操的一個重大打擊,他的哭是是對愛將之死的痛惜,同時也是對自己錯誤的一個深刻反思。

悔恨、哀嘆交加,無疑是其真實感情的流露。

場景三、第二次征討張繡,回到典韋遇難處

第十八回,曹操再征張繡,以報殺子、侄、愛將之仇。

軍隊行至當年典韋遇難之處時「操忽於馬上放聲大哭,眾驚問其故,操曰『吾思去年於此地折了大將典韋,不由不哭耳!』」。

接著便是重新哭祭典韋的儀式。

評價:如果第一次哭典韋多少讓讀者覺得曹操有些虛偽外,那麼這一次呢?我們聽到多少次君主一而再的為殉難的部下哭拜祭祀呢?

場景四、消滅呂布,故人陳宮臨刑前

第十九回,曹操攻占下邳,擒獲呂布和陳宮下令處決。

當曹操的老朋友、同時也是曹操的死敵陳宮昂首臨刑時,「操起身泣而送之」並允諾照顧陳宮的老母和妻子兒女。

評價:曹操能當上兗州牧,陳宮的功勞是很大的。

但不久陳宮跟隨呂布反對曹操,並一再令曹操陷入絕境,昔日的好朋友變成了自己的死敵。

儘管曹操念及舊情想留他活命,但以往的經歷使得作為名士的陳宮是不能也是不願再活下來的,在臨行前曹操哭送老友並答應照顧陳宮親人。

於法於公,政敵陳宮不得不殺;於私於情,作為老朋友,曹操不能不哭送陳宮人生的最後一程,此情此景是一幅何等令人淚下的場景啊?

場景五、曹操打敗袁尚進入冀州,在袁紹墓前哭祭

第二十三回,曹操打敗袁紹的繼承人袁尚進入冀州後,親自到袁紹的墓前祭拜「再拜而哭甚哀」。

評價:袁紹年輕的時候跟曹操是死黨、好朋友,曾經一起參加過討伐董卓的聯盟,也曾經保薦曹操擔任東郡太守,並支援曹操攻打呂布,可以說為曹操勢力的壯大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曾經是一種朋友加同志的關係。

只可惜,到頭來對統治權的爭奪最終使得兩位老朋友撕破臉面,變為戰場上的對手和死敵。

以袁紹的才能跟曹操較量,也許結果早已註定。

曹操進入冀州前,袁紹已經作古。

如今在故人昔日的地盤上,曹操在袁紹墓前的一番哭拜既是對友情的追惜,也是對袁紹悲慘人生的一種感慨,畢竟生活在這樣一個弱肉強食、以詐立身的時代,袁紹這樣的悲劇人物實在是太多了!

場景六、聽聞郭嘉之死

第三十三回,曹操征討烏桓勝利回師,在易州聽聞謀士郭嘉已死數日後「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喪吾也!』」

評價:郭嘉對於曹操的重要作用絕對可比擬於張良對於劉邦、諸葛亮對於劉備,曹操之所以能在北方取得一系列的軍事勝利,郭嘉作用絕對是很大的,郭嘉也是初荀彧以外,曹操陣營中幕前最有謀略的謀士(幕後最強高手是「超級隱者」賈詡)。

而且,曹操對郭嘉也十分看重,一直有想寄託重任於他的打算,所以郭嘉之死對曹操的打擊非常大。

其實在本回書里,郭嘉生病之時,曹操就已經哭過一回,如今,郭嘉年紀輕輕就離曹操而去,這對曹操的統一大業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損失。

可想而知,曹操的痛惜之情難以言表,知己難尋啊!

場景七、赤壁賦詩,酒醉殺死劉馥

第四十八回,曹操酒後在赤壁戰船中賦詩,因詩中有一句「月明星稀,烏雀南飛」被揚州刺史劉馥指摘不吉利,曹操聞聽大怒用槊殺死劉馥。

天明酒醒,劉馥之子請求埋葬父親,曹操對昨天莽撞的舉動懊悔不已,「泣曰『吾昨因醉誤傷汝父,悔之無及,可以三公厚禮葬之』」

評價:劉馥在揚州刺史任上政績卓越,被歷史學家視為一位很有作為的地方官,但史書上並沒有留下劉馥死於曹操誤殺的紀錄,我想這可能是小說家的穿鑿附會,藉以醜化、抹黑曹操的形象罷了。

場景八、赤壁大敗,想起去世的郭嘉

第五十回,曹操被孫劉聯軍大敗於赤壁後,倉皇逃回南郡,部將曹仁置酒壓驚。

當時主要謀士都在座,「操忽仰天大慟」,眾人問其原因。

「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絕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眾謀士皆黯然自慚。

評價:赤壁之戰是曹操軍事和政治生涯當中最大的敗筆,它的影響對曹操來說是個人理想的完全破滅,對於中國統一大業來說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中國的統一也因此推遲了72年。

曹操哭郭嘉,與其說是在追思自責,不如說對夢想破滅而產生的一種絕望哀嘆。

場景九、聽聞大將夏侯淵在定軍山被黃忠斬殺

第七十一回,黃忠在定軍山斬殺曹操大將、漢中守將夏侯淵。

消息傳到曹操那裡後,「放聲大哭」,立志為夏侯淵報仇雪恨,次年便率軍征討劉備。

評價:夏侯淵是曹操的堂兄弟(曹操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淵的堂叔伯輩),與曹操血脈相連;夏侯淵自曹操起兵之日起,便一直追隨左右,立下赫赫戰功。

作為兄弟、愛將,曹操對夏侯淵之死的痛苦簡直是無以復加,為之報仇亦在情理之中。

當然,曹操痛哭的另一層原因可能跟當初沒有乘勝追擊消滅劉備反而留下禍根而懊悔。

場景十、臨終前

第七十八回,這次曹操終於要退出歷史舞台了。

曹操臨終前交代後事後「囑畢,長嘆一聲,淚如雨下。

須臾,氣絕而死,壽六十六歲。

評價:歷史大人物的故去總是會引發後人無限的感嘆,他們生前身居尊位,執掌國家和民眾的命運,在經歷無數次爾虞我詐的爭鬥和血雨腥風的考驗後,可是在臨死前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褪下那早已和臉融為一體的虛偽面具呢?歷史的記載,大都是他們公而忘私、憂國憂民的形象,直到臨死前猶不肯摘掉虛偽的面具,怎不令人遺憾。

然而,曹操是個例外,他死之前的流淚和囑咐家事完全是一個心中還懷有真誠真意的人的真情流露。

曹操流淚是怕死嗎?我看完全不是,那是一種臨終前對未竟事業的一種遺憾,是離棄親人時的哀嘆。

歲月無情,人終究一死,但帶著遺憾而死是最讓人難以釋懷的了;親情卷卷,依依不捨,倒真可以一窺這個「奸雄」溫情的內心世界。

「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代英雄就此作別人間,留下了許多未竟的事業,也離開了他深愛著的親人。

人生至此,還有誰不會油然生出悲憫之心,有種哭泣的衝動呢?

(本頭條號中所有文章均為本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以獲取授權,同時需註明出處,否則後果自負)

文/格瓦拉同志 老蘇有話說主編

微信號:sushuaishuai198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的用人待人之道,我們可以學習一生!

唯才是舉這一詞出自於東漢末年亂世之奸雄的曹操東漢末年分三國,曹魏勢力最強大。那麼曹操是怎麼吸納人才,讓自己一步一步壯大起來的呢?縱觀曹操鼎盛時他手下的文臣武將。文:荀彧、荀攸、賈詡、郭嘉、程昱、...

郭嘉和諸葛亮,誰才是三國真厲害的謀士?

事實上,郭嘉和諸葛亮不但作為個人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在各自的陣營的分量也都一樣。劉備得到諸葛亮以後說發是;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後的說法是;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劉備...

一代梟雄曹操一生竟為七個人哭過?

在大眾眼中,一般來說三國最愛哭的應該是劉備,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曹操也經常哭。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