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虛偽陰險的四個人,劉備只能排最後,他第一無爭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於小說三國演義的宣傳,三國成為被吐槽最多的一段歷史。

作者羅貫中按照他自己的標準,把曹操描述成了一個大花臉,劉備變成了一個正直得近乎迂腐的將軍,諸葛亮成了一個呼風喚雨,算無遺策的神人。

這跟正史有點不同。

今天呢,小編結合真實的歷史和三國演義情節,來盤點一下三國究竟哪四個人最虛偽陰險。

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朋友們指出來。

第四:劉備

老實說,劉備是小編最喜歡古代的英雄之一,從一個擺地攤賣草鞋的小販到蜀漢到的開國皇帝,三分天下有其一,他是所有英雄里出身最低的,但始終不折不撓,在諸葛亮,關羽張飛等文臣武將的輔佐下,建立了霸業。

劉備身上有兩大法寶:一是仁義攻心,二是識人用人。

仁義攻心說不好聽點就是,最懂收買人心。

比如說趙雲單槍匹馬,從百萬曹軍中救下劉阿斗。

劉備假意要摔自己的兒子,並說了一句話:為了你,幾乎讓我折損一員大將。

這一手確實高明之極,讓趙雲更加死心踏地效忠劉備。

還有,劉備臨終前託孤諸葛亮,說了這麼一番話:先生,你才華能力比曹丕高十倍,肯定能輔佐劉禪興復漢室江山。

如果劉禪值得輔佐,你就輔佐他;不值得,你可以換了他。

【原文:君可自取】

劉備話的意思里,把諸葛亮跟曹丕相比。

而曹丕是什麼人呢?曹丕逼漢獻帝讓位給他。

因此,劉備是話裡有話,在暗裡提醒諸葛亮不要學曹丕。

史書記載,諸葛亮聽到劉備這一番話,立即磕頭,磕到頭破血流,哭著說說:臣一定拚死輔佐少主,完成統一大業。

【原文: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不可否認,劉備有試探收買人心的意思,雖然有點虛偽但效果還是不錯的。

第三:賈詡

小編認為,賈詡是三國第一謀士,一句話就毀了一個朝代。

話說,董卓被呂布殺死以後,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二將,帶著人馬要逃回西涼地區。

這時候,作為謀士的賈詡發話了:你們現在逃走,隨便來個人就把你們殺了。

不如起兵攻打都城長安,失敗了再走也不遲。

李傕郭汜攻下長安以後,長安一片大亂。

從此開啟了軍閥混戰的時代。

後來,他又投靠軍閥張繡,曾擊敗善於用兵的曹操,曹操的長子曹昂,以及愛將典韋就是被賈詡的計謀害死。

再後來,他投靠了曹操,變得更加謹慎老辣,一般不主動向曹操獻計。

赤壁之戰曹操沒聽他的,聽賈詡的或許就一統天下了。

更狠的是賈詡害死那麼多人,最後他位列三公,得了善終。

第二,司馬懿

司馬懿是整個三國笑到最後的人,天下最終落到他司馬氏的手裡。

司馬懿兼有曹操的權謀,劉備的虛偽,以及隱忍。

綜合了三國兩大英雄的優點,所以小編把司馬懿排第二。

第一 ,孫權

小編最討厭的一個人物就是孫權,網上有很多人稱孫權為「渣權」。

劉備有虛偽的成分,曹操奸詐起來讓人害怕,但是不失英雄行徑。

孫權被人吐槽最多的是,軍事無能,10萬人打不過張遼5000人。

至今在安徽合肥逍遙津,還有張遼的雕像,紀念他在這個地方打破孫權。

並且,孫權,用人喜歡過河拆橋,猜忌心最重。

東吳從周瑜,呂蒙到陸遜,有用的時候,都不得善終,很令人寒心。

對於這個排名,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說出自己的看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十大謀士,誰排第一名?

一場戰爭的好壞除了指揮者的指揮外,謀士的出謀劃策在戰爭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諸候的成功與不成功關鍵就在領導者對謀士的運用。三國中謀士眾多,從而使長達百年的戰爭顯得更加波瀾壯闊,從而使我們在血雨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