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始八歲的曹芳登上了皇帝大位,尊曹叡皇后郭氏為皇太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景初二年(237年)十二月,曹叡以宗室、故大司馬曹真之子曹爽為大將軍。
次年正月,司馬懿也自河內郡汲縣應召至洛陽。
三年正月,曹叡即病死。
《資治通鑑》卷74景初三年條載其事云:
春,正月,懿至,入見,帝執其手曰:「吾以後事屬君,君與曹爽輔少子。
死乃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見,無所復恨矣!」乃召齊、秦二王以示懿,別指齊王芳謂懿曰:「此是也,君諦視之,勿誤也!」又教齊王,令前抱懿頸。
懿頓首流涕。
是日,立齊王為皇太子。
帝尋殂。
於是年始八歲的曹芳登上了皇帝大位,尊曹叡皇后郭氏為皇太后,給曹爽、司馬懿都加「侍中、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二人各領兵三千人,輪流宿衛宮殿以內。
終於出現了司馬懿與曹爽的鬥爭。
從來兩個大臣共同輔政,都有職任高低之分,不可能平起平坐,可是陳壽《三國志》並沒有把曹爽、司馬懿的主次交代清楚,只是說:「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宣王輔政」。
事實上,曹爽是首輔,司馬懿居次,因陳壽為晉臣,未便直截了當地敘出,只把曹爽排列在司馬懿之前。
以讓後人追尋其真。
二人剛開始輔政時,表面上還能和睦相處。
史稱「宣王以爽魏之肺腑,每推先之」;曹爽也以懿「年位素高,常父事之,每事諮訪,不敢專行」。
曹爽輔政後的第一個措施,即把司馬懿由太尉轉為太傅。
《三國志》卷9《曹爽傳》言這樣作系「丁謐劃策,使爽白天子,發詔轉宣王為太傅,外以名號尊之,內欲令尚書奏事,先來由己,得制其輕重。
」這種講法是否正確呢?我以為未必符合事實。
當時的情況是:司馬懿早已是居於其他軍政要員之上的太尉。
論資歷、功勳、名望和同文武官員的關係,司馬懿都遠遠勝過曹爽。
曹爽原來只是一個武衛將軍,他之成為首輔,主要是憑其為皇族。
因此,曹爽恐司馬懿不服,所以倡議把司馬懿由太尉提升為太傅,這樣,既無損於爽的決策大權,也給懿以最高官位的尊榮,正如曹爽在上疏中所說:「上昭陛下進賢之明,中顯懿文武之實,下使愚臣免於謗誚。
」司馬懿既仍持節統兵、都督諸軍,並錄尚書事,則實權依然如故。
爽、懿共同輔政,前後整整十年,在前幾年,從史書上還看不到二人有何直接衝突,不過,兩個對立的集團已逐漸形成。
據《三國志》卷22《盧毓傳》載:
時曹爽秉權,將樹其黨,徙毓僕射,以侍中何晏代毓。
頃之,出毓為廷尉;司隸畢軌又枉奏免官。
眾論多訟之,乃以毓為光錄勛。
爽等見收,太傅司馬宣王使毓行司隸校尉,治其獄。
復為吏部尚書。
《三國志》卷21《傅嘏傳》:
時曹爽秉權,何晏為吏部尚書,嘏謂爽弟羲曰:「何平叔外靜而內銛巧,好利,不念務本。
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將遠,而朝政廢矣。
」晏等遂與嘏不平,因微事以免嘏官。
起家拜滎陽太守。
太傅司馬宣王請為從事中郎。
曹爽誅,為河南尹,遷尚書。
《三國志》卷24《王觀傳》:
(王觀)徙少府,大將軍曹爽使材官張達斫家屋材,及諸私用之物,觀聞知,皆錄奪以沒官。
少府統三尚方御府內藏玩弄之寶,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憚觀守法,乃徙為太僕。
司馬宣王誅爽,使觀行中領軍,據爽弟羲營。
由上可知,在前數年,曹爽和司馬懿還沒有公開對抗,但已各有親信。
曹爽派有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及夏侯玄等;司馬派有劉放、孫資、傅嘏、盧毓、孫禮、王觀等。
《晉書》卷1《宣帝紀》言:
(正始五年,244年)……尚書鄧颺、李勝等欲令曹爽建立功名,勸使伐蜀。
帝(司馬懿)止之,不可。
爽果無功而還……
六年(245年)秋八月,曹爽毀中壘、中堅營,以兵屬其弟中領軍羲。
帝以先帝舊制禁之,不可……
八年(247年)……曹爽用何晏、鄧颺、丁謐之謀,遷太后於永寧宮,專擅朝政。
兄弟並典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
帝不能禁,於是與爽有隙。
五月,帝稱疾,不與政事。
由上可知,最遲到正始五年(244年),曹爽和司馬懿的矛盾已趨激化。
這時曹爽遇事已不再徵求司馬懿的意見,而是獨攬大權。
由於曹爽在軍事方面缺乏權力基礎,所以他打算通過伐蜀建立自己的威望。
司馬懿對軍權更不放鬆,他輔政以後,曾經兩次率軍南征,以對付吳人的挑釁,結果都完成了任務。
然而正始五年曹爽發動伐蜀之舉,結果卻無功而返。
正始六年,曹爽毀中壘、中堅營,將兵屬其弟中領軍曹羲統領,司馬懿對以上二事,都出面阻攔。
由於曹爽是首輔,司馬懿阻擋無效,懿乃暗中與其子師、昭策劃清除曹爽勢力的兵變。
為了掩人耳目和麻痹曹爽,懿詐稱有疾,不問政事。
曹爽集團中人對懿的稱疾,亦有所懷疑。
適逢曹爽派的河南尹李勝改任荊州刺史,李勝趁當外出之際,謁懿辭行,以探視其病情。
懿亦知之,故意示以羸形。
勝進入懿臥室後,懿令婢進衣,懿手顫抖過甚,持衣衣落。
懿又指口言渴,婢進粥,懿不能飲入口中,粥皆流出沾胸。
勝言:「眾情謂明公舊風發動,何意尊體乃爾!」懿更佯裝有聲無氣地說:「年老枕疾(懿時年七十歲),死在旦夕。
君當屈并州,并州近胡,好為之備!恐不復相見,以子師、昭兄弟為托。
」司馬懿故意把荊州說成并州,勝以為他真聽錯,因曰:「當還忝本州,非并州。
」懿更佯說道:「君方到并州?」勝又曰:「當忝荊州。
」懿始說:「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還為本州,盛德壯烈,好建功勳!」勝退,告爽曰:「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
」他日,勝又向爽等垂泣曰:「太傅病不可復濟,令人愴然!」因此,爽等不復設備。
曹爽除對司馬懿疏於防範以外,他執政稍久,驕傲自滿的情緒也與日俱增,例如《資治通鑑》卷75正始九年(248年)載:
大將軍爽,驕奢無度,飲食衣服,擬於乘輿,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又私取先帝才人以為伎樂。
作窟室,綺疏四周,數與其黨何晏等縱酒其中。
弟羲深以為憂,數涕泣諫止之,爽不聽。
爽兄弟數俱出遊,司農沛國桓范謂曰:「總萬機,典禁兵,/TITLE>不宜並出,若有閉城門,誰復納入者?」爽曰:「誰敢爾邪?」
曹爽以遠支宗室,功績未立,而獨攬軍國大權,開始輔政時,還能謹慎從事,過了幾年之後,就滋長了驕縱情緒,以為自己真堪處群僚之右,再沒有什麼憂患了,這就為司馬懿的奪權,提供了機會。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少帝往謁明帝高平陵。
曹爽及其弟中領軍羲、武衛將軍訓、散騎常侍彥也都跟隨前去。
於是司馬懿使郭太后下詔關閉城門,懿父子緊急調集軍隊,占領儲存兵器的武庫。
懿親自率軍出屯洛水浮橋。
同時,懿令司徒高柔行大將軍事,據曹爽大將軍營;令太僕王觀行中領軍事,據曹羲中領軍營。
接著就奏曹爽罪狀於少帝說:
臣昔從遼東還,先帝詔陛下、秦王及臣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後事為念。
臣言:「二祖(應作「高祖」)亦屬臣以後事,此自陛下所見,無所憂苦;萬一有不如意,臣當以死奉明詔」。
黃門令董箕等,才人侍疾者,皆所聞知。
今大將軍爽背棄顧命,敗亂國典,內則僭擬,外專威權;破壞諸營,盡據禁兵,群官要職,皆置所親;殿中宿衛,歷世舊人皆復斥出,欲置新人,以樹私計,根據槃互,縱恣日甚。
外既如此,又以黃門張當為都監,專共交關,看察至尊,候伺神器,離間二宮,傷害骨肉。
天下洶洶,人懷危懼,陛下但為寄坐,豈得久安!此非先帝詔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
臣雖朽邁,敢忘往言!……太尉臣濟、尚書令臣孚等皆以爽為有無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衛,奏永寧宮,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
臣輒敕主者及黃門令罷爽、羲、訓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車駕;敢有稽留,便以軍法從事!」臣輒力疾將兵屯洛水浮橋,伺察非常。
從以上奏章看,司馬懿並沒有舉出曹爽準備篡奪帝位的確實證據,而真正圖謀取代帝位的卻是他自己。
曹爽的罪狀不過是驕縱、奢侈和抑制司馬懿的權勢。
曹爽既為首輔,他自然可以握有決策大權而不必事事征取司馬懿的同意。
司馬懿在奏章中聲稱保留爽兄弟的爵位,意圖是誘使爽兄弟放下武器,然後再進一步給他捏造罪狀而殺害之。
曹爽得到司馬懿奏事以後,不敢上呈皇帝,窘迫不知所為,於是把車駕留在伊水南岸住宿,砍伐樹木以為鹿角;調發附近屯田兵數千人充當警衛。
司馬懿怕只靠兵力不成,又施招誘之計,令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往說曹爽速歸認罪。
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告爽只免其官位。
懿還指洛水為誓,表示不食言。
懿這種狡猾手法,果然使爽猶豫起來。
司馬懿為了分化曹爽集團,特地籠絡與曹爽關係比較密切的大司農桓范,打算讓他領中領軍。
可是桓范仍舊出城投奔曹爽。
桓范勸爽兄弟奉天子去許昌,調發四方兵,同懿對抗。
可是爽兄弟不能聽從。
爽最後還是決定回自己府第,他說:「司馬公正欲奪吾權耳,吾得以侯還第,不失作富家翁」。
於是曹爽把懿奏事呈報皇帝,請下詔免己官。
可是曹爽回到家中只過四天,司馬懿便給爽等加上謀反罪名,言:「爽與尚書何晏、鄧颺、丁謐、司隸校尉畢軌、荊州刺史李勝等陰謀反逆,須三月中發。
」於是逮捕曹爽、曹羲、曹訓、何晏、鄧颺、丁謐、李軌、李勝及桓范,皆夷三族。
當然,司馬懿也不是把曹爽的人都殺掉,一些忠於曹爽的部屬還是得到了饒恕。
例如曹爽出城謁陵後,其司馬魯芝還留在大將軍府,魯芝聽說兵變發生,立即帶領騎士砍津門往奔爽,爽誅,魯芝還被擢為御史中丞。
當爽要繳出印綬、回城歸罪時,其主簿楊綜勸阻曰:「公挾主握權,捨此以至東市乎?」爽不聽。
爽被誅以後,有人奏請逮捕楊綜。
司馬懿說:「彼各為其主也」。
宥之,還以楊綜為尚書郎。
司馬懿所以這樣作,是令曹爽的舊部知道:他並非把曾經忠於曹爽的人都當敵人看待,而只是懲辦那些首要分子。
這是司馬懿籠絡人心、減少和各個擊破敵對力量的手段
高平陵政變 除了曹爽還滅了誰的三族?
《龍吟虎嘯》將隱藏在三國後期的高平陵政變推倒了台前,很多人對這次事件並不是很清楚。在《龍吟虎嘯》中給出的答案差強人意,不過即使如此也要比那些將司馬懿一黑到底的影視劇和書籍什麼的要強上不少。司馬...
年近70歲司馬懿被曹爽架空多年,為什麼還能發動政變?
司馬懿政變殺曹爽奪權,曹氏宗親為什麼不反抗?當時的的輔政大臣(姑且稱為輔政大臣)就是司馬懿和曹爽,司馬懿從曹操時期就跟著打仗,雖然是個小官,卻也熟識軍中將領,結下情意。再到曹丕時代,他未上位的時...
全景展示司馬懿一生最重要的時刻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司馬懿在家中,召開了秘密會議。師兒,子通兄(蔣濟)我司馬懿身手大魏四代厚恩,自太祖皇帝以來至今已有30年,到今日曹爽亂政,社稷不寧,天下不安,大魏危如累卵。此兒倒行逆施,...
與其說是司馬懿篡曹魏政權,不如說是曹氏讓權
最近吳秀波主演的虎嘯龍吟正在熱播,我也是挺喜歡裡面演員的表現。雖說正史中是貶司馬懿這個人的,認為他不忠,在中國人傳統文化里,講的是忠義孝,所以司馬懿架空曹氏政權,自己獨攬大權那一刻,他已經被定在...
【股事傑說】曹魏集團諾大的帝業,其實也毀於一場「閃崩」
他的偉大事業似乎也在某一個瞬間就「閃崩」了,有人說是一場騙局,我更願意相信只是江山易主而已。1最近電視劇《軍師聯盟》很火,以至於我都好幾期不敢寫三國故事了,怕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之家啊(其實是懶...
司馬懿在高平陵發表獲獎感言:「能演的這麼好,我要感謝一個人」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高平陵之變終於上演了,隨著一聲「起事」,觀眾老爺的心再一次被波哥的演技沸騰了。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三國志正史中是如何記錄這次改變歷史走向的政變的,對於冢虎最後的一個對手,曹爽又...
高平陵事變前司馬懿都做了哪些準備?
魏明帝曹叡於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逝世,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司馬懿乃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少主。曹芳即位,司馬懿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曹爽各統精兵三千人,...
高平陵之變中,若曹爽聽從桓范建議去許昌,曹魏的結局是否會改變?
1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春正月,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高平陵祭奠魏明帝,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城中兵力頓時空了一半。司馬懿由於此前裝病裝得很是成功,蒙蔽了曹氏集團眾人的眼睛...
一個老謀深算的人出現,掩人耳目之舉,讓曹魏最終敗掉政權
【高平陵事變大案】司馬懿誅滅政敵曹爽的一次事變。因事由曹爽在高平皇陵祭祖時引起,故稱「高平陵事變」。魏景初三年(239),明帝曹叡病死。養子曹芳年僅八歲,繼位為帝。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共同受遺...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奪了曹爽的權,難道曹真的兒子真是蠢豬?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逝世,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並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曹爽因為他父親是曹真,小時候和魏明帝曹叡玩得很好。曹真逝世後,曹爽承襲邵陵侯爵位。
此人力壓司馬懿10年,司馬懿靠裝病才逃過一死,最後一招翻盤
01、託孤239年正月,洛陽城裡一派祥和,處處洋溢著新春的氣息。突然,一隊騎兵飛馳而過,為首一人鬢髮鬍鬚皆灰白,老態龍鍾卻凸顯一副青年鬥志,衣衫斑駁卻難掩一臉堅毅之色。這個人正是大魏將軍,太尉司...
魏明帝死後,他的日子比新任皇帝都過的奢靡,司馬懿都只能忍著!
公元239年,魏明帝駕崩,太子曹芳繼位,當年年僅八歲。曹芳下旨,大赦天下,尊皇后為皇太后,加封曹爽、司馬懿侍中的頭銜,授給節杖和黃鉞,任命他們都督中外各路兵馬,並且負責尚書台事務。各處正在修建宮...
司馬懿的逆襲—高平陵政變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明帝曹叡逝世,...
司馬懿如何一步一步掌控魏國的朝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