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鬼才郭嘉:短暫卻輝煌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諸多的功勳。
主要功勳如下: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與袁紹抗衡,擔心能力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鼓舞曹軍將士的鬥志,更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
建安三年(198年)九月,曹操攻打呂布。
呂布堅守不出,戰役僵持,對曹操極不有利。
郭嘉及時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最終擒殺呂布。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大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
曹操擔心劉備突然發難,在背後捅上一刀。
當時諸將皆怕袁紹乘機來攻許都,到時候前進無法作戰、撤退失去了據點。
郭嘉分析道:「袁紹向來優柔寡斷,不會迅速作出反應。
劉備人心未歸,立足未穩,迅速進攻,他必敗無疑。
然後再回師對付袁紹,這是改變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決不能失去。
」於是,曹操舉師東征,大破劉備,俘虜了劉備的妻子,擒了關羽。
建安七年(202年),官渡之戰後袁紹病逝,曹操進攻他的兩個兒子,連戰連捷。
諸將都想乘勝攻破二袁,郭嘉獨進奇策,建議退兵,分析了原因。
因為郭嘉的妙計,這一仗贏得既輕鬆又順利。
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烏桓。
曹軍諸將都說「袁尚已如喪家之犬,關外胡人不會支援他們的。
如果再做遠征,劉備必然會挑撥劉表襲擊許昌,在背後發難。
郭嘉詳細地分析了平烏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
其觀點一針見血,曹操聽罷茅塞頓開,立刻進兵柳城。
曹操軍到易城,郭嘉覺得推進的速度還是太慢,又進言道:「兵貴神速。
現在潛力遠征,輜重太多,行進緩慢,被對方有所覺察必然就要做防備。
不如留下輜重,輕兵速進,攻其不備。
」後來,這一戰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典戰例。
曹操在設置了一些撤軍假象之後,暗中率領一支輕裝精兵,在嚮導田疇的帶領下突然出現在烏桓的背後。
烏桓軍士措手不及,首領蹋頓也被擊殺。
同年秋天,遼東太守公孫康帶著袁尚的首級前來投降。
曹操根據郭嘉的計策終於徹底平定北方,統一整個黃河流域以北地區。
在從柳城回來的途中,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勞過度,郭嘉患疾病去世,年僅三十八歲。
當郭嘉病逝時,曹操親至靈堂,悲痛萬分。
更有詩一般的精練的語言道出了自己的無限哀傷和惋惜:「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就這樣,一個英才如流星一般隕落了,可惜,惋惜。
他的一生短暫且輝煌,改變了三國那個時代,影響了整個世紀。
他的雄才偉略和戰略思想以及著作將流傳一世。
三國時期曹操的八大謀士,分為前五謀士和後三謀士,第一是他當之無愧
能得一方,固然是自己的聰明。但僅憑這,夠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史上性格最複雜人物之的曹操手下也是謀士如雲。更有前五大謀士和後三大謀士之分。NO1、堪稱三國第一謀士前五大謀士之
「三國」名臣之 郭嘉 的一身悲與喜
郭嘉出生於潁川,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全國將會大亂,於弱冠(二十歲)後便隱居,隱秘結交英傑,不與世俗往來,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21歲時,郭嘉北行去見袁紹,對袁紹的謀臣辛評、圖說:「正確的人能審...
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功勳的郭嘉是如何在歷史長河中大放異彩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
三國郭嘉是怎麼死的?歷史上郭嘉的死亡之謎
郭嘉,,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三國時期曹魏的第一謀士。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毛澤東曾評價郭嘉說郭嘉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智謀之士...
讓諸葛亮感到忌諱的一位鬼神級別的人物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民間還有一句:郭嘉不死,諸葛不出。
郭嘉若不英年早逝,也許三國鼎立局面不會出現
敵我雙方從來是此消彼長的趨勢,郭嘉去世時年僅27歲,而諸葛亮正好出山。曹操陣營少了一位重量級謀士,而劉備陣營終於迎來了能夠力挽狂瀾空手套白狼的軍師。曹操曾經評價郭嘉:當機立斷、神機妙算、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