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痛恨惡霸屠戶,故意讓其割肉叱罵,屠戶氣急:你敢殺我嗎?軍官舉刀就砍!終成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相信看過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的讀者對這首詩一定非常熟悉,五陵是指漢帝國的五座皇陵,雖然大漢帝國曾強盛無比,但一旦江山易主,帝王陵墓也被人開墾為田地,昔日繁華,一去不返。
一般的帝王都十分重視自己的陵墓建設,無不極盡奢華,但往往越是這樣,越會成為後世盜墓者的目標,反而有可能落個開棺暴屍的下場。
但歷史上也不乏擁有大智慧的帝王,早將這一切看透,因此在這件事上非常節儉,大家比較熟悉的是曹操,另外還有一個是後周的開創者郭威。
大家都知道後周的武帝柴榮很厲害,但也幸虧開國皇帝郭威給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說起郭威,很有傳奇色彩,他是將門之後,父親曾官至刺史,但後來其父被別的軍閥所殺,他很小就成為孤兒,由姨媽撫養長大。
長大後的郭威身材魁梧,習武好鬥,18
歲時投軍,受到後唐將領李繼韜的賞識。
此時的郭威年輕氣盛,酒後任性鬧事,常有違法犯禁之事。
有一件事大家一定眼熟。
據記載,
有一次郭威在市場上遊玩,市里有個屠戶,常常憑藉自己的勇力欺負市民。
郭威喝醉了酒,就叫屠戶割肉,變著法地捉弄他,「使進幾割肉,割不如法,叱之」。
屠戶忍無可忍,拍著腹部說:「你勇敢,敢來殺我嗎?」郭威二話不說,一刀就殺了他,市民都驚恐不已,郭威卻神色鎮定。
李繼韜珍惜他的勇敢,讓人私自將其放跑,不久又召回部下。
怎麼樣,這個故事大家很熟悉吧,是不是和《水滸》里「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差不多?或許是《水滸》借用了郭威的故事也說不準!但此後的郭威卻逐漸成熟起來,喜讀兵法,處事謹慎,後來跟隨了劉知遠,深受信任,屢立戰功。
劉知遠死前,讓蘇逢吉、史弘肇、郭威等人擔任託孤大臣輔佐隱帝劉承佑,後來劉承佑疑忌郭威等人,派人暗殺出征的郭威並殺死了郭威在京城的親人,郭威回軍一舉奪取了政權。
在這裡,又發生了一件事,後來被趙匡胤所效仿。
隱帝劉承佑死後,郭威並沒有立即稱帝,而是找了個傀儡,然後自己假裝出兵征討契丹。
走到澶州(現在河南濮陽),「諸軍將士大噪趨驛,如牆而進,帝(郭威)閉門拒之。
軍士登牆越屋而入,請帝為天子。
亂軍山積,登階匝陛,扶抱擁迫,或有裂黃旗以被帝體,以代赭袍,山呼震地。
」然後返回汴京,迫使太后下令由郭威監國。
這就是最早的「黃袍加身」版本,趙匡胤當時正是郭威的部將。
不過別看郭威是行伍出身,卻深刻接受了前人的教訓,在治理國家上很有一套。
郭威他從小經歷了很多苦難,對民間疾苦也有親身體會,稱帝之後,馬上進行改革,首先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一是罷除不合理的牛租,二是撤消營田務。
在早年朱溫征伐淮南時,朱溫將繳獲的上萬頭耕牛給百姓使用,然後向百姓收牛租,幾十年之後,當年的牛早就死了,卻仍然在收。
郭威下令廢除這項既過時又累民的稅收。
郭威非常重視有才德的文臣,努力改變軍人政權的醜惡形象,他說:「朕生長於軍旅之中,不懂得學問,也不精通治國安邦的大計,文武官員有利國利民良策的就直接上書言事,千萬不要只寫一些粉飾太平的無用話。
」
郭威非常節儉,下詔禁止各地進奉美食及地方土特產品,珍寶就更不用說了。
他對大臣們說:「朕出身微寒,嘗盡人間疾苦,也經歷了國與家的災難,現在當了皇帝,怎麼能養尊處優拖累天下百姓呢!」他不僅不讓進奉寶物入宮,還讓人將宮中的珠寶玉器、金銀裝飾的豪華床凳、金銀做的飲食用具一共幾十件,當眾打碎在殿廷之上。
郭威經常對侍臣說:「那些帝王,怎麼能用這種東西!」
954年正月,郭威病重。
他自己知道難以恢復,便囑咐柴榮說: 「陵所務從儉素...不須用石柱,費人功,只以磚代之,用瓦棺紙衣.。
不要守陵宮人,亦不得用石人石獸。
只立一石記子,鐫字云: 『大周天子臨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
』若違此言,陰靈不相助。
」他還告誡柴榮說:「我從前西征時,見到唐朝帝王的十八座陵寢統統被人發掘、盜竊,這都是由於陵墓里藏著許多金銀財寶的緣故,而漢文帝因為一貫節儉,陵墓到今天還完好無損。
你到了每年的寒食節,可以派人來掃我的墓,如果不派人來,遙祭也可以!」這種見識和精神在封建帝王中是難能可貴的。
通過郭威的精心治理,中國長期戰亂的局面開始轉向統一,使唐末以來極為混亂的北方社會開始走上安定的道路,為周世宗,甚至為趙匡胤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范文瀾評價他說:「(郭威)對沙陀人的野蠻性政治開始進行改革,使呻吟在戰亂暴政下的民眾感到有些希望了。
」
建立後周的郭威,為什麼傳位給非郭姓的柴榮?
後周太祖郭威 (904年-954年),字文仲,別名郭雀兒。 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 五代時期後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曾為後漢的鄴都留守,後漢隱帝劉承祐「厭為大臣所制」...
當朝皇帝帝王姓氏發生改變的也就只有這個朝代了
隋唐之後,古中國再次陷入到了亂世之中,這時的國家四分五裂,先後有梁唐晉漢周五代的建立,其中這五個朝代最是讓人同情的就是後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後周兩個明君皆是功、名未滿身先死,如若不然完成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