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很少有人知道的三國人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三國,孔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這裡說的孔明非彼孔明。

三國時期,有兩個孔明。

胡昭就是其中之一。

他出生於延熹四年,也就是公元161年,比諸葛孔明整整大了二十歲。

建安四年,諸葛亮或許還沒有獲得『孔明』這個表字,正就讀於水鏡山莊,師從於司馬德操。

而胡昭胡孔明,已名滿天下,是這個時期極有名的學者。

胡昭擅長書法,尤其在隸書方面,造詣極深。

劉德升之後,以鍾繇胡昭二人書法最強,後人稱讚:鍾瘦胡肥。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三國魏劉德升字君嗣,以造行書擅名,胡昭、鍾繇並師其法,而胡書體肥,鍾書體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同時,胡昭還擅長修史,對於其史學造詣,即便是正在幫助漢帝編撰《漢紀》的苟悅,也極為推崇。

曾上書漢帝,請求徵辟胡昭一同修史,但最終被胡昭推辭。

素有「四世三公之家,門生故吏滿天下」之稱的袁紹,聞知胡昭乃潁川名流,才華蓋世,韜略過人,多次邀請請胡昭出山,輔佐自己打天下。

但由於他厭惡仕途險惡,因而對袁紹之邀「堅辭不就」。

悄悄地離開冀州,躲進了深山老林。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獻帝遷都許昌,發布「唯才是舉令」後,潁川大批仁人、志士紛紛投靠曹操。

求賢若渴的曹操得知胡昭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後,連續多次派人請胡昭出山入仕。

但胡昭不願做官,「信然不起」。

後來曹操仍不厭其煩,再次相邀,事出無奈,胡昭只好去面見曹操,自陳胡某乃一介村野民夫,無軍國之用,早已習慣於躬耕樵讀的田園生涯,做官入仕,非我輩所為,斷不從命,還望丞相見諒,讓他息隱山林。

曹操見胡昭態度堅決,難以挽留,只得慨嘆:「人各有志,出處異趣,勉卒雅尚,義不相屈。

」後來胡昭為了躲避無休止的辟召,索性遷居到陸渾山中(今河南嵩縣東北)。

胡昭在陸渾山開館辦學,聲名遠播,很多世家子弟都前來求學。

這些人中,最有名的就是曹魏的司馬懿,司馬懿是河南溫縣的世家大族子弟,當他聽說胡昭在陸渾山開館辦學後,就慕名前去學習。

恃才傲物的司馬懿與同學周生結怨,周生就糾集同伴二十多人去刺殺司馬懿。

胡昭聞知此事後,立即去追趕周生。

翻山越嶺,歷盡艱辛,終於在崤山澠池之間截住了周生一行,經他斡旋,周生才放棄了尋仇的打算,司馬懿死裡逃生。

裴松之注釋《三國志》時寫道:同郡周生等謀害帝,昭聞而步陟險,邀生於崤、澠之間,止生,生不肯。

昭泣與結誠,生感其義,乃止。

昭因與斫棗樹共盟而別。

昭雖有陰德於帝,口終不言,人莫知之。

或許在司馬懿為他的兩個兒子取的名字:司馬(師)、司馬(昭)上可以看出對其師的尊敬感激。

難以想像,要是司馬懿死在了這裡,不知後面的歷史會發生怎樣天翻地覆的變化。

胡昭在魏齊王曹芳正始年間(240——249年),才從陸渾山遷徙到宜陽(今河南省宜陽縣境內)居住。

魏國朝臣頻頻上書,請求魏帝召胡昭入仕,胡昭都婉言拒絕。

嘉平二年(250年),魏帝曹芳再次派公車特徵胡昭入朝,聞胡昭在這年病逝,這才作罷。

胡昭與」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諸侯」的鉅鹿張臶一樣「闔門守靜,不營當世」,這也許就是二者都能長壽的原因。

另外,張臶是三國時期有可靠記載的最長壽的人,享年105歲,「乃援琴歌詠,作詩二篇,旬日而卒,時年一百五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何字孔明?竟然和司馬懿有關!

在三國的歷史上,可謂能人輩出,當時在曹操集團中,有兩個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郭嘉,另一個是司馬懿。這兩個人一個為曹操平定了北方,一個幫助魏國抗擊吳、蜀漢政權,最終奪取了天下。若是非要論功勞,顯然...

司馬懿的師父原來是他,諸葛亮也只能流冷汗

在三國的歷史上,可謂能人輩出,當時在曹操集團中,有兩個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郭嘉,另一個是司馬懿。這兩個人一個為曹操平定了北方,一個幫助魏國抗擊吳、蜀漢政權,最終奪取了天下。若是非要論功勞,顯然...

閒扯三國(17):兩個孔明

閒扯三國(17):兩個孔明一提起孔明,大家立即會想到那個足智多謀、鞠躬盡瘁的蜀丞相諸葛亮。其實在三國時期的魏國還有一位孔明,但不為人們熟知。諸葛亮,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他是一位智慧超常,德行...

三國另一個孔明是誰?

在三國時期,有兩個「字為孔明」的人。其中一個就是名傳千古的諸葛孔明,但另一個孔明也不是泛泛之輩。這位孔明姓胡名昭,字孔明(胡孔明)。胡孔明為潁川人(治今河南禹州),是一位隱士。他也是著名的書法家...

你知道嗎?三國時期竟然有兩個「孔明」

從公元220年起, 在我國歷史上先後建立了魏、蜀、吳三個國家,它們三分東漢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稱王稱霸,互相對峙,這種政治局面習稱為「三國鼎立」,三國各據一方,都在為大一統做著準備,在這種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