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竟然也明碼標價出售官職,當屬奇聞了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靈帝劉宏

東漢時期,要說哪個皇帝最昏聵,非漢靈帝劉宏莫屬了。

他在位二十二年,政績上沒有什麼作為,荒唐事卻幹了不少。

本人生活也極端奢侈荒淫,後宮彩女多至數干餘人,衣食之費,每天竟高達數千金。

靈帝會玩

漢靈帝執政的時候,皇權旁落,宦官當道。

宦官的名目之多,簡直令人眼花繚亂。

他突破常制一次便冊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史稱「十常侍」。

建寧二年(169年),在宦官曹節病重時,劉宏以其為車騎將軍,他死後又追贈為車騎將軍;中平元年(184年),又任命中常侍趙忠為車騎將軍,到軍營對討伐黃巾軍的立功將領進行封賞。

漢靈帝還公開宣稱:張常侍(張讓)是我的父親,趙常侍(趙忠)是我的母親。

宦官

宦官地位的提升,直接造成他們的驕橫跋扈,無所顧忌。

當權的宦官,給他管理家事的私奴可以遊走在權貴中間收受賄賂,為其斂財。

在朝廷上是興風作浪。

這些宦官地方上的親戚也往往亦步亦趨,學著他們的樣子橫行鄉里,為害一方。

大宦官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漢靈帝竟然開始公開出賣官職。

賣官的規定是:地方官比朝廷官員價格高一倍,縣官則價格不一;官吏的升遷也必須按價納錢。

求官的人可以估價投標,出價最高的人就可中標上任。

(現在流行的招標制度是否由此開始的?)甚至連公卿這樣可以世襲的高位也可以出賣,公一千萬錢,卿五百萬錢,就可一次性買斷。

出主意

除固定的價格外,還根據求官人的身價和擁有的財產隨時增減。

一般來說,官位的標價是以官吏的年俸計算的。

及至後來更變本加厲,以後官吏的調遷、晉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須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標價。

中常侍呂強進諫:「這天下的財物都是屬於陛下的,何必還分公和私?」劉宏不聽。

賣官的政策一直持續到劉宏逝世。

這個價格

冀北名士崔烈由廷尉升任司徒,就是走皇太后的後門花了半價五百萬而買到這一職位的。

拜官之日,漢靈帝劉宏親自參加百官聚會,劉宏回頭跟身邊的寵臣說:「我後悔沒堅持一下,本來可以賣到一千萬錢的」,皇太后回答道:「崔公可是冀州名士啊!他起初那肯買官,還不是虧我撮合,陛下反而不知道我的好心嗎?」

賣賤了

這個,崔烈出身於儒學世家,素有「冀北名宿」之稱,他平素非常珍惜名聲。

此事披露以後內心不安,一日,問他的兒子崔鈞:"我現在位居三公,人們有什麼議論嗎?"崔鈞答道:"大人年少時就有英名,又為官多年,都認為你完全有資格位列三公的;但是現如今大人果然登上三公之位,卻讓天下人失望。

"崔烈追問究竟是為了什麼,崔鈞只得回答道:「都說散發著銅臭味。

奢靡

朝廷上是如此,那地方上肯定是以例效之。

地方官員怠於行政,而精於逐利,往往違背法律,專縱私情,殘害民眾,小民百姓雖然內心怨憤卻無所訴說。

地方官員貪贓枉法,已經成為慣習。

崔寔在《政論》中所揭露的「政令垢玩,上下怠懈」,正反映了當時國家政治機器已經被腐敗風氣全面鏽蝕的真實情形。

地方官吏為了應付考績,常常隱瞞災情,虛報戶口和墾田數字,使更為沉重的賦稅負擔被強加於民眾的肩上,於是迫使大批農民流亡他鄉。

黃巾起義

在這天怒人怨的情況下,天下的老百姓再也無法忍受,終於爆發了黃巾起義,張角領導的太平道教徒揭竿而起,聲勢浩大。

這次起義雖然最終被朝廷鎮壓了下去,但從根本上動搖了東漢的根基,國力日益衰落。

中平六年(189年)劉宏在南宮嘉德殿駕崩,年僅三十四歲,諡號孝靈皇帝。

參考資料:《後漢書》宋·范曄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漢靈帝的花式賣官,帶著東漢快速奔向死亡

東漢後期,朝廷的財政狀況因羌族多次叛亂而全面惡化。漢安帝永初年間,朝廷為了撲滅隴右的羌亂就花費240多億錢。靈帝時期朝廷為了撲滅東羌叛亂,又花費44億錢,最終國庫空空如也,中央財政基本崩潰。

歷史上這個皇帝最荒唐:貪污家財自我享受

最早的賣官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一般被認為戰國所做的《管子》一書中記載「上賣官爵,十年而亡。」意即賣官造成政治腐敗,因而導致亡國。《韓非子·八奸》說:「故財利多者買官以為貴,有左右之交者請...

中國歷史上賣官賣得最瘋狂的皇帝

漢靈帝劉宏(156—189),原為解渡亭侯,是漢章帝的玄孫,漢桓帝的堂侄。因桓帝無子,於168年由桓帝的皇后竇妙立為皇帝,時年僅12歲。在位22年,死後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歷史上的那些腐敗王...

揭秘漢靈帝劉宏:中國史上賣官最瘋狂的皇帝

官職者,國家之名器也。歷史上的那些腐敗王朝,大都存在買官賣官的現象。但即便是很腐敗的朝廷,在賣官時也是遮遮掩掩,巧立名目操作之。然而,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卻將賣官行為推向了極致:不僅堂而皇之地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