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之亡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存續了一百九十五年,在其中後期一直是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權專政,東漢最終也滅亡於外戚。
宦官和地方割據勢力之手。
其滅亡原因有著其偶然性也有著其必然性。
東漢的建立本身就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必然性在於是類似劉秀是的人物建立的東漢。
西漢末年、新朝時期雖然天下群雄並起,然而縱觀其中人物,或實力不足,或胸無大志,或無能力駕馭天下,相對於劉秀這般的英雄實在是差了很遠,因而劉秀的確是最有可能取得天下的人。
而偶然則是取得天下居然仍然是劉邦的後代,而東漢也因此很多方面都繼承了西漢的遺產,這就造成了東漢更多可以理解為西漢的一種延續,相對西漢並沒有做出實質性的改變。
因而東漢也就延續了西漢制度中的弱點,因而東漢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漏洞,比如對於宗室的過度削弱,政治體制發展跟不上生產力發展等,而這種漏洞也成為導致著東漢的滅亡的重要原因。
外戚與宦官專權有著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偶然性一直發生在東漢朝,東漢朝自漢章帝後的皇帝大多在壯年甚至是幼年就去世,而此時的皇后們又恰好比較強權,這就造成了以皇后為代表的外戚的崛起。
而外戚集團以及部分年幼登基的皇帝若想真正掌握權力,宦官集團又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這就給宦官集團提供了一個崛起的機會,宦官集團或者投靠外戚,協助外戚迎立一些年幼無能的皇帝,要不是依靠皇權,幫助皇權奪回權力,不管怎麼都使自己站到了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
宦官和外戚的專政看似是皇帝們英年早逝造成的,但是實質上這些在東漢初年就已經有了伏筆。
西漢的滅亡就是滅亡在外戚王莽手中,在東漢初期不管是皇帝還是皇后都對此十分注意,光武帝和漢明帝都對外戚予以限制,伏波將軍馬援因為是漢明帝老丈人的原因未能入選雲台二十八將,而漢明帝之皇后馬皇后也對外戚干政十分注意,得知自己的兄長們被封為侯爵後,就暗示兄長們辭去官職,以此來避免外戚干政,但是自漢章帝之後,就開始放鬆了對外戚的限制,漢章帝雖是一個仁君,但是卻給東漢的滅亡埋下了禍患。
並且東漢的皇后大多出自一些功臣之後,功臣家族本身就有強大的勢力,再加上和皇帝之間有了關係,更加強了外戚的實力。
這些因素的其實會必然導致外戚集團的崛起。
因而外戚和宦官集團專權在東漢如此猖獗也有其必然性。
東漢末期雖然沒落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東漢王朝作為中華文明中近二百年的時間中,在經濟上以及文化上都有著巨大的發展,造紙術在東漢時期開始出現,並且東漢時期雖然內部常常混亂,但是在軍事上卻一直保持的強大的實力,對於外族的侵略從不手軟,亦可以稱為一個強勢的王朝了。
光武帝劉秀遺留下一個問題,最終導致東漢滅亡
歷數中國的古代歷史,外戚干政屢禁不絕,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屬於一個典型,但是光武帝劉秀推翻王莽而建立的東漢,外戚干政的情況依然嚴重,尤其是東漢末年,外戚干政導致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漢朝滅亡。...
概述史:懂中國政治最需懂的東漢歷史,皇權外戚宦官士族樣樣出彩
歷史上有幾個朝代被分成了兩大段,西漢、東漢是一例,之後有西晉、東晉,再之後還有北宋、南宋。這樣的組合里,我們一直的印象是前面一個比後面一個要強大、強盛。可西漢真的比東漢更強盛嗎?北宋比南宋更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