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首位80後主講人唐博:歷史可以「更接地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博有很多個頭銜:河南歷史單科狀元、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央視《百家講壇》首位80後主講人,而同時,他供職於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是一名公務員。

唐博認為,從學術圈的研究學者到公務員,不管什麼頭銜,也不論何種身份,自己實際上是一個「中間者」,將自己所學、所掌握的學術研究成果,變成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知識,是責無旁貸的。

在他看來,歷史傳播需要、也可以」更接地氣」。

9月2日晚上,唐博風塵僕僕地趕到上海,受大今文化研究院之邀,他在8月新開業的鐘書閣芮歐店與聽眾分享他對歷史的理解以及個人的讀史心得。

堪稱「最美書店」之一的鐘書閣芮歐店布置得果然讓人眼前一亮,各類新書錯落有致地擺放於書桌及牆壁的裝置區上,唐博的「講台」便擺放在書與書之間的空地上。

這是一個完全開放的講座空間,另一側隨處可見在書海中駐足的讀者。

或許,這樣的空間安排正暗合了唐博一直推行的「接地氣」,歷史不應該只是象牙塔里的學問,而講座也應該是開放的、包容的。

2015年,唐博受邀登上中央電視台品牌欄目《百家講壇》,主講「清案探秘」系列節目,成為《百家講壇》首位80後主講者。

提起自己與其他主講者的差異,唐博不避諱自己在知識上的不足:「同樣是清史,我在學術知識的廣度、研究的深度上很難超過閻崇年等資深學者。

」 但年輕也是他的優勢,「現在已經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更多強調互動性、參與性、體驗性。

」唐博一直思考如何在傳達歷史知識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觀眾,「既然我們都是年輕人,就要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內容。

他摸索出來的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便是「老中帶新,更接地氣。

」具體而言,在唐博的「清案探秘」中,「老」表現在他會講述大眾耳熟能詳的帝王將相的例子;「新」則體現在講述中會同時講到大臣和普通百姓,普通百姓里又有商人、拳師和俠客。

「比如甘肅通省冒賑捐監案,我在百家講壇上試講,現場聽的觀眾都說:我們聽了很多清史講座,但這個從來沒聽過。

」唐博說,「我舉這個例子,因為其中有乾隆、和珅等熟悉的人物,但這個案子大家又沒聽說過,這樣講就給大家帶來了新意。

」 在他看來,歷史知識的傳達需要讓更多的人接受,而內容上的新意,更能拉近傳播者和讀者、聽眾之間的距離。

唐博傳達通俗史學的想法萌發於上學期間,「象牙塔的學術研究和普通大眾的歷史學習是脫節的,這需要有一批學者搭一個橋,讓大眾能了解到中國歷史學研究的前沿知識。

」唐博意識到,作為歷史學者不能只局限於象牙塔內的「衝鋒陷陣」,「你要由雅變俗,而不是通過晦澀的方式去講述,這個工作需要有人來做。

」師從著名歷史學家戴逸教授,唐博的「雅」主要是從事多年學術研究,並參與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雖然現在沒有專職從事學術研究,但「至少了解清史的前沿知識」;同時公務員的身份又使他「俗」在「接地氣」,可以和實務打交道、和老百姓打交道,知道大眾需要什麼樣的歷史知識,又對什麼樣的歷史知識感興趣。

因此,唐博得以自如地在《橡膠風波》里談清末股市的狂熱,在《驛站小史》里談交通方式的演變,在《清案探秘》中以案說史、以小見大。

但「中間者」的身份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些許困難,「當你不在學術一線的時候,雖然你在竭力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東西,但畢竟不如學校教師,這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唐博坦言。

除此之外,普通大眾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接受自己所傳達的歷史知識,成為擺在唐博面前的另一個問題,「雖然我也天天接觸網際網路,但三年差一代,我若和00後對話,可能很多話就對不到一塊兒去了。

」為此,他也意識到,學習是終身的,成為博學者、博士遠遠不夠,還要時刻關注社會熱點,將歷史知識與社會關注點結合起來。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

在唐博看來,歷史不止是一門學問,更是做人的哲理,是每個人人生的「指南針」。

「歷史留下了很多智慧,前人已經給我們栽了樹,我們為什麼不去乘涼呢?」

圖片來源:大今文化 圖片編輯:張陌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