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不死 秦朝是否能不被亡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蒙恬乃至整個蒙氏家族的結局是相當悲慘的。

胡亥奪位後,斬殺蒙毅,蒙恬被迫吃毒藥自殺,其家族則被滅門,成為胡亥奪權的陪葬品、犧牲品。

為什麼這麼一位有大智慧,又擁有重兵的人會有如此悲慘結局?假如他不死,秦國是否可以不亡。

名門之後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大業中,蒙恬的祖父蒙驁、父親蒙武,都是秦國著名的將領。

為秦國攻城略地,出生入死;
為秦國疆土的開拓,為始皇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此,秦始皇對蒙氏家族非常信任器重。

秦始皇外出時,蒙恬的弟弟蒙毅陪同與始皇共乘一車,在朝時又侍從始皇的左右。

蒙恬兄弟二人,一個負責對外軍事,一個謀劃國內政事,有忠信為國的美名

秦國的其他將相都不能與他兄弟二人爭寵。

蒙氏家族世代為將,戰功顯赫,到了蒙恬這一代更達到了事業的頂峰。

公元前221年,蒙恬由於出身將門做了秦國的將軍,於是率大軍攻破齊都,實現了秦始皇夢寐以求的全國統一,秦始皇授給他內史的官職。

其實,蒙恬在統一六國的戰鬥中雖然並沒有立下赫赫戰功,但卻積累了足夠的戰爭經驗,他的才華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認可。


蒙恬

北擊匈奴 讓匈奴幾十年不敢進漢地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為帥,統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

在黃河之濱,以步兵為主的秦軍與匈奴騎兵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

蒙恬率領的軍隊以銳不可當的破竹之勢,在黃河上游(今寧夏和內蒙古河套一帶地區),擊敗匈奴各部大軍,迫使匈奴望風而逃,遠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漢代賈誼就評價當時匈奴的狀態說:「不敢南下而牧馬。

」蒙恬僅一戰就將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創,使其潰不成軍,四處狼奔。

匈奴幾十年不敢進漢地,蒙恬功至高也

蘇軾:「蒙恬將三十萬人,威振北方,扶蘇監其軍,而蒙毅侍帷幄為謀臣,雖有大奸賊,敢睥睨其間哉?不幸道病,禱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謀。

在蒙恬打敗匈奴,拒敵千里之後,他帶兵繼續堅守邊陲。

蒙恬又根據「用險制塞」以城牆來制騎兵的戰術,調動幾十萬軍隊和百姓築長城,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防護城牆連接起來,並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

建起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達五千多公里的萬里長城,用來保衛北方農業區域,免遭遊牧匈奴騎兵的侵襲。

蒙恬在修築萬里長城的壯舉中,起了主要的作用,這延綿萬餘里的長城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瑰寶。

其實,司馬遷《史記》中蒙恬修築長城的評價是片面的,他只看到修長城對人民的勞役,卻沒有看到修長城對中原地區的長久安定的重要意義。


蒙恬將軍

蒙恬死因

首先,蒙恬悲慘結局是趙高報復的結果。

扶植胡亥上台的宦官趙高曾經被蒙毅判處死刑,差點就被蒙毅斬了,這件事一直讓趙高懷恨在心,尋找報復機會。

其一,趙高與李斯、胡亥奪權的原因之一就是趙高「怨蒙毅法治之而不己也。

」(《史記·蒙恬列傳》)

蒙恬之死是胡亥鞏固帝位的結果。

雖然蒙恬一門三代忠良,對大秦王朝忠心耿耿,不會反叛秦朝。

但是二世胡亥是陰謀奪權繼位,是奪了與蒙恬關係親近的扶蘇的帝位,並謀害了扶蘇,且把蒙恬囚禁在陽周以圖殺害。

蒙恬將軍

胡亥是非常害怕活著的蒙恬,萬一釋放了蒙恬,而深受民眾支持的蒙恬則率領他的30萬大軍為扶蘇報仇的話,就嚴重威脅了胡亥的統治。

從這個角度來說,蒙恬的悲劇是封建統治的必然。

因為任何一個皇帝不會留著一位手握重兵且與自己有矛盾的將領活著。

蒙恬只能嘆息一聲「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一代戍邊名將就這樣吃藥西去。

假如秦朝能有此名將用之,扶蘇未亡,殺掉趙高,估計秦朝的邊疆會不斷的擴大,劉邦和項羽就不可能在那時風生水起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