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十大用槍高手,誰才是你心中的第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no10諸葛尚

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三國時期的人物,諸葛瞻長子,諸葛亮之孫。

諸葛尚雖然是一個龍套,但確實有一定的實力。

擊敗了 鄧忠+師篡,也算一名用槍高手。

no9文鴦

魏將文欽之子,武勇出眾,被賦予了極高的期待,甚至一度有人將其與蜀之名將趙雲相提並論。

文鴦的謀略才幹和驍勇善戰的能力可謂是數一數二,但是卻遠不比趙雲、呂布等有名氣,只可惜他生不逢時,命運弄人。

no8孫策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人。

孫堅長子,孫權長兄。

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

綽號「小霸王」。

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

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

孫策十四歲那年去壽陽拜見袁術。

剛到不一會兒。

豫州牧劉備就來了,孫策要走。

袁術說:「劉豫州來和你有什麼關係?」孫策回答說:「不然,英雄互相妒忌。

」說完就往外走。

他從東面台階下去,劉備從西面台階上來,只是轉頭看孫策走路的資勢,卻不再往前走了。

儘管在戰場上有過出色的表現,但歷史上的孫策並非以武勇著稱,而是他的果敢幹練、善於用人和雄才大略的魄力成為他躋身三國時代一流人物行列的本錢,總體給人的感覺就是一位血氣方剛、有父孫堅遺風的大男子漢,但是「小霸王」的綽號是羅貫中給他編排從曹操口中說出的。

要是在各種版本的三國遊戲里,孫策的武力基本能和太史慈平起平坐,能排前十名,而且他的謀略也不低!

no7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

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

弓馬熟練,箭法精良。

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太史慈不及馬超,但也應在一流武將之列,敗張合應該沒什麼問題的。

書中對太史慈描寫較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描述太史慈時曾用過「如入無人之境」一語,單槍匹馬闖進敵陣並且做到如入無人之境,單憑這個戰績就可以直接把他帶入一流,貌似全書得到這種評價的寥寥幾人罷了。

no6文丑

文丑(?-200年),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命文丑率軍於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誘敵之計大破文丑一軍,文丑於此戰中喪生。

明·羅貫中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根據此段歷史描寫關羽斬文丑的故事,並廣泛流傳於後世。

文丑是《三國演義》中的猛將,都是河北四庭柱中的一員,在被關羽斬殺之前有著驕人的戰績,顏良曾經20回合擊敗徐晃,威震曹營,而文丑也曾和趙雲打的不相上下,可見兩人都不是浪得虛名之輩,縱觀兩人的戰績來看,顏良和文丑的實力應當是不相上下的.

no5張郃

張郃: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

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

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

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

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

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

張郃有很多單挑事跡,例如與張飛大戰50回合,在戰敗的情況下一擊把蜀國大將雷銅給殺死等等,不在這裡一一寫出了,光是比孫策太史強的武力就足以讓人害怕了~

no4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

東漢末年名將,曹魏開國元勛,西漢開國元勛夏侯嬰的後代。

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

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

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

夏侯惇的後世詩詞贊語中出現了「槍戟叢中敵萬軍」的評語,該評語可比關張趙三位超一流的「萬人敵」。

這自然也是作者對夏侯惇武力的肯定。

no3張飛

張飛,字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觀察《三國演義》中的交戰記錄我們可以看到,張飛的交戰經歷十分豐富,甚至於全書第一戰,即是張飛一矛刺死黃巾軍的鄧茂。

縱觀統計中25次交鋒經歷,和張飛交過手的,既有呂布這樣的頂級選手,也有許褚、馬超這樣的超一流和夏侯淵張郃這樣等一流或次一流的武將;既有以一敵二三,也有一人對陣萬人;既有一擊秒殺,也有馬上生擒……

劉巴輕視

張飛曾經到劉巴處就宿,劉巴卻不理會張飛,使張飛十分惱怒。

諸葛亮對劉巴說:「張飛雖是武人,但他非常仰慕先生你。

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業。

先生你雖然天性清高,但也應該放低一些格調吧。

」劉巴回答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怎麼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談了?」劉備聽聞後異常憤怒。

東吳的張昭也曾和孫權談論此事,張昭認為劉巴心胸過於狹隘,不應如此抗拒張飛。

孫權則說道:「若讓劉子初隨世俗沉浮,為了取悅玄德而結交張飛,怎麼能稱得上是高士呢?」

翼德訛傳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飛字翼德,《三國演義》雖然與宋元時期的「說三分」甚具淵源,但早期的《三國演義》均無承襲宋元時期通俗文學的訛誤,仍據正史以張飛字作「益德」。

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約1522年刊)及早期的周曰校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約1591年刊)亦皆如是。

嘉靖本作為據史演義的本子,著力將歷史通俗化,故大部份內容依據史書,是以張飛之名沿用「益德」。

就現存材料而言,「翼德」之說在《三國演義》版本中首見於萬曆十九年(1591)經修訂後刊行的周曰校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可見周曰校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修訂前後是「益德」訛為「翼德」的重要過渡。

no2馬超

馬超,字孟起,司隸部扶風郡茂陵(今陝西楊凌五泉鎮)人,東漢衛尉馬騰之子,漢末群雄之一,蜀漢開國名將。

馬超大戰張飛許禇且都略占上風體力超強,(前者回合數不詳約600回合,後者230合,),此人顛峰時刻在渭水一戰,殺得曹操割須棄袍,8~9合敗大將于禁,20合張合亦敗,數合殺與槍神張繡齊名的李通,之後曹營便無一人敢扶其鋒芒,當然此時的馬超身負殺家仇,武藝也超了水準,猶如天將下凡,如果這個時候即使呂布付生也難免遭遇速敗,同時有罪在身的曹洪捨身與其死戰,雖堅持到了40回合,但最終氣力不加身中數槍,好在夏侯淵帶兵及時趕到,馬超獨自一人恐被所算,這才阻止了殺戮,這也是三國中唯一以一敵眾的連續單條並取勝的戰例,且對手都很有水準。

no1趙雲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

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

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演義里單騎救主,斬殺50餘員名將,30回合敗張合,剛出道50回合平文丑,嚇退張合徐晃,還有演義中唯一一處對武藝的正面描寫:「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

這就不必多說什麼了。

一呂二趙三典韋,這就是趙雲武力高的地方!

五虎上將,是指蜀漢名將里名聲最響、地位最高、能力最強的五位將軍,即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但是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卻在百家講壇欄目里提出了四虎將之說。

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而且僅排在諸葛亮傳之後,列於蜀漢各文臣武將之首。

而五位將軍又有虎將之名,關羽、張飛被稱為「熊虎之將」,趙雲被稱為「虎威將軍」,馬超「與翼德並驅爭先」,黃忠「勇毅冠三軍」,可以看出,稱這五位將軍為蜀漢五虎上將,都是有史可據的。

而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又先後將五位將軍評為蜀漢的「爪牙」,也就是說,關張馬黃趙就是正史所承認的蜀漢「五爪牙」。

而五虎上將的稱謂也並非是先出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之前的《三國志平話》稱其為「五虎將軍」,再往前推,元曲中就已經將這五位稱為「五將軍」或「五兄弟」。

不管是「五虎上將」還是「五虎將軍」,其實都只是一個稱謂,一個統稱而已,關張馬黃趙這五人在蜀漢也絕對稱得上虎將的,非要計較是出自演義還是正史,是沒有意義的。

除此之外,五虎將也是見於民間史料記載中的,包括《山堂肆考》、《歷代名臣錄》,而《四庫全書》的收錄則以清代官方的身份對其做了全面的肯定,也就是說從明清以來,史家是認可五虎將一說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二十四名將排名

三國二十四位名將源於一首三國武將排名的打油詩,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詩為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

三國10大人物真正死因:周瑜不是被氣死的?

三國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時代,歷來被很多小說、歷史愛好者津津樂道,但是,因為三國演義的關係,很多人物被演義化,小說化,而關於他們的死因更是被神話了。那麼, 這些真實的三國人物到底是怎麼去世的呢...

三國演義里武力前五名

文丑:第五名 文丑(?-200年),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命文丑率軍於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誘敵之計大破文丑一軍,文丑於此戰中喪生。明·羅貫中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根...

三國武將排名 不服來辯

十、太史慈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三國24名將排行,三國武力大比拼

相信那些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應該被電視裡面的那些精彩打鬥場面所震撼,《三國演義》裡面的場景也就勾勒出了我們對於三國的認識,作為中國的歷史上最為動盪的一個年代,當時群雄割據,軍隊才是最強硬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