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為改造中國耗盡畢生心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後霽 青年力

再過幾天,3月12日,就是國父孫中山逝世92周年的紀念日。

近年來,對於孫中山的評價,有兩種謬論。

一種是將其與其他革命先烈一併詆毀,否認其貢獻;

另一種則以孫中山之偉大來否認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後來的奮鬥。

前者旨在通過否定中華民族的革命史來否定中華民族,是歷史虛無主義中的一支;後者則屬於「民國熱」思潮中的一支,旨在建立一種去共產黨化的國民黨認同。

二者的錯誤都顯而易見。

客觀認識孫中山,瞻仰偉人不凡的一生,對於我們至關重要。

孫中山,這個名字,從40後、50後、60後、70後到80後、90後乃至00後,對當代的我們,或許都不陌生。

不知不覺,這位推翻帝制的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已經逝去92年了。

時代造就偉大人物,偉大人物又影響時代。

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後人試圖用這樣的評價去概述這位偉人的一生。

2016年11月11日,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評價孫中山先生:

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習總書記這般評價,讓人夢回150多年前……

01

150多年前的中國是個什麼樣的時代?

戰亂頻發,民生凋敝,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野蠻侵略,清朝腐朽的專制統治,那時候的中國可以說是內憂外患,人民處於水深火熱的境地中。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孫中山先生仿佛帶著使命一般降臨於世。

出生於農民家庭的孫中山,年少時受到廣東人民鬥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甚至還自詡「洪秀全第二」。

或許是目睹了祖國的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他誓言「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

1883-1885年的中法戰爭中,孫中山目睹了清朝政府的賣國行徑,這使得他萌生了反清和以資產階級政治方案改造中國的思想。

那時候,儘管民眾對清朝政府的腐敗專制統治日益不滿,但反清活動仍然只是存在於洪門等幫會組織。

1894年,正是青年時期的孫中山關掉診所藥房,上書李鴻章,提出改革建議,希冀李鴻章能夠接受,拖家帶口且毫無收入的孫中山此舉頗有孤注一擲的味道。

然而李鴻章這樣的「老油條」怎會理睬這樣的一個「小鮮肉」?

沒有獲得李鴻章接見的孫中山由熱心瞬間跌為徹底失望,不僅對清朝政府失去了信心,而且也對康有為等人提出的「改良維新」也失去了信心。

絕望之際,孫中山決心革命,革這個腐朽政權的命!

由此,他遠赴美國檀香山組建中國近代第一個民主革命團體——興中會,取「振興中華」之意。

在《章程》中,興中會首次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的革命綱領。

共舉右手宣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倘有貳心,神明鑑察」,中國歷史進程就這樣慢慢地開始被這個人們稱之為「孫文先生」的人改變。

那年,孫中山28歲。

從那開始,革命事業仿佛「坐上了高鐵」。

0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12月下旬,孫中山被當時的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炮台鳴炮21響,軍艦響起汽笛,孫中山在南京就職,組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不久,清帝退位,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就這樣玩完了。

然而,沒過多久,孫中山不得不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等現實壓力下,讓位於玩弄權術的袁世凱。

退位後的孫中山開始宣傳民生主義,呼籲「平均地權」,修建大型鐵路等,但其設想在當時大多都無法實現。

那一年,同盟會改組成中國國民黨,孫中山被推舉為國民黨理事長。

1913年3月,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袁世凱派人暗殺,臨死前上書袁世凱:

今國基未固,民福未增,猝爾撒手,死有餘恨。

伏冀大總統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家得確定不拔之憲法,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悲憤至極,孫中山力挺武力討袁,發動二次革命,後流亡日本。

沒過多久,袁世凱稱帝,搞了個「中華帝國」。

依舊是沒過多久,袁世凱復辟失敗。

1917年,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軍閥廢除了具有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

不得己,孫中山在廣州建立軍政府,開始了護法戰爭。

然而憂國憂民的孫中山卻在此時備受軍閥和政客的排擠壓制。

此次護法戰爭的失敗使孫中山認識到,依靠軍閥終究是難以成事。

同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孫中山致電列寧和蘇維埃政府祝賀俄國革命勝利。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孫中山備受鼓舞!由此開始與蘇俄方面人士接觸,並會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

此後,孫中山開始接受中共和蘇俄的幫助,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重新闡釋了三民主義,創辦黃埔軍校以此為建立革命軍隊打下基礎。

一年後,孫中山在北京逝世,逝世前簽署的遺囑中表示「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這位偉人的一生由此畫上了句號。

可惜的是,先生逝世不久,國民黨就背棄了先生的遺訓。

擔當起「扶助工農」大任的,是共產黨。

最好的繼承、發展先生志向的,竟也是中國共產黨。

03

儘管先生早年曾不切實際地希冀英法美等國能夠援助中國的革命及建設,但在他也漸漸認識到,中國要富強,必須獨立,必須推翻帝國主義。

在逝世前夕,他仍不忘發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

在孫中山先生逝去92年之際再次追憶百年前那段歷史,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規劃了青藏等多條鐵路線,這樣的美好藍圖在當時被認為是空想。

而在今日的中國,已然實現了孫中山先生當年的強國之想。

難以忘懷的是他曾說過的:

「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注,猛力向前,應付世界進步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則終有最後成功之一日。

斯人已逝,志氣永存。

歡迎「寫留言」參與交流

長按二維碼

識別關注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辛亥革命的特點是什麼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爆發的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不僅推翻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還使得民主、自由的觀念深入人心,堪稱中國歷史上一次廣泛的思想解放運動,從此無論誰想復辟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