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文化可以說相當牛逼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文化
學術思想
漢晉之際的學術思想發生劇烈的變動,主要受傳統思想的變化與政治鬥爭有關,前者成份居大。
由尚交遊、重品藻,反動而變為循名責實,歸於申韓。
因尚名務虛偽反動而為自然、率直,歸於老莊。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
曹操與諸葛亮採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來恢復社會秩序。
曹操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
提出「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
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制,執法公平。
提出「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才適用。
他也重視軍法,如街亭之戰馬謖違反軍令而被斬,他也自貶三等。
漢末魏初的名法思想為此後魏晉玄學思潮提供了基礎,使名士基於政治黑暗將焦點由名法的具體問題轉向玄學的抽象思辨
。
經學方面,漢末鄭玄之經學已甚受推崇。
然而在魏晉之世,王肅繼承父學而注經,其對經學的見解與鄭玄不同,遂有鄭、王兩派互相駁難。
曹魏末年,司馬氏篡魏為晉。
當時政治黑暗,知識份子之思想趨向反動、消沉而無出路。
傾向曹氏者多是失勢士子,採取清談方式批評政治,主張自然。
傾向司馬氏者,則主張維持名教,使儒家作風漸起分化。
因晉武帝為王肅外孫,遂被立為官學,一時黜鄭申王,使王學成為宗主。
魏晉時期最突出的思想為玄學。
其基本教義為《老子》、《莊子》和《周易》,合稱三玄。
玄學家好談玄理,不談俗事,稱為清談,流行於魏晉時期。
在240-248年的醞釀期,以何晏和王弼為代表。
玄學家認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後原理的「本」方能了解平常所見的表象「末」,進而提倡「以本統末」的理論。
又視「本」為「道」,類比為沒有形體的「無」(原理、趨勢),視「末」為實際現象的「有」,並認為「萬物皆產生於無」。
之後到司馬炎篡魏建晉為止。
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把焦點由思想理論轉移到人生問題上。
當時政治黑暗,司馬氏壓抑士大夫,並以崇尚名教自飾。
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張儒教的禮法壓抑人性且虛偽,強調人性的解放與自然真誠。
他們帶頭實現這個理論,形成一股解放個性的風氣。
到了西晉之後,清談之風蔓延到政治舞台上,握有大權的達官顯要也大談玄理,呈現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權貴。
裴頠對「自然」提出修正,主張「崇有論」,以矯「虛誕之弊」。
郭象進一步證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學發展至此已臻終結。
文學著作
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反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
這是因為自曹操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
。
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三曹」及「建安七子」。
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淳、蔡琰、繁欽、路粹、丁儀、楊修、荀緯等。
曹操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概,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門行》、《讓縣自明本志令》等文。
曹丕及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
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洛神賦》等文。
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面向人生。
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正始文學時期,由於當時政治形勢受司馬氏操控,文人備受壓抑,難以直接面對現實。
當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賢及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
正始作家大都通老莊,好玄學,對於社會現實,不如建安作家那樣執著,持比較沖淡的態度。
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詠懷詩》尚繼承「建安風骨」,敢於面對司馬氏政權,其文學都有鮮明的特色。
《文心雕龍》提到「正始明道,詩雜仙心。
何晏之徒,率多浮淺。
惟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
」說明了阮籍和嵇康皆為正始文學的代表詩人。
清談誤國還是救國:魏晉時期的清談與玄學
清談誤國?關於「魏晉清談」,有一則非常有趣的故事:晉代的太尉王戎素聞玄學家阮瞻聲名卓著,有一天王戎見到他,問:「老、莊與孔子有什麼相同和差異呢?」阮瞻回答道:「將無同?(恐怕沒有什麼不同)」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