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面為何只有關羽、張飛死的最慘?都和他們的性格有著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到三國,很多人都會想到奸詐的曹操,仁義的劉備(也就是劉皇叔、他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後代)。

兩個人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而三國形成在東漢末年,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董卓控制朝廷。

而董卓更是權傾朝野,廢少帝,立劉協即位(是為漢獻帝),且不久就弒害了少帝及何太后,專斷朝政。

《三國劇照》

而在這麼戰亂的背景下,賣草鞋的劉備結識關羽。

張飛等英雄好漢,三人有著共同的志向,在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

三人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桃園三結義

劉備從一個社會底層的人逐漸變成有自己勢力的人,三顧茅廬請得臥龍「諸葛亮」出山幫助,兩人在隆中的對話,諸葛亮為劉備計謀著奪取天下,這這段對話也是經典的「隆中對」後來諸葛亮的計謀無疑是正確的,劉備開創了自己的「蜀漢」成為一方霸主,而從始至終跟著他的兩個兄弟(關羽、張飛)都做上了蜀漢的大將(五虎上將之一),說到五虎上將,其實也不難發現,關羽和張飛死的最慘,尤其是張飛。

五虎上將里的馬超病死,黃忠在劉備東伐吳國的時候戰死,得到軍人的最高禮遇,趙雲在晚年北伐失敗後也是老死家中,而關羽。

張飛這倆兄弟就死的很慘了,應該說放眼三國裡面,最慘的就是他倆兄弟了。

關羽和張飛

先說關羽吧。

很多人都知道關羽一身傲氣,視天下英雄如草芥,也就是這種高傲的心理為他的死留下了伏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

敗走麥城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

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儼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將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

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

徐晃於是揚言將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

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

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於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曹操也被關羽打怕了,在司馬懿的計謀之下,曹操聯合東吳孫權,共同合擊關羽。

關羽

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

後荊州,南郡失守,關羽兵敗走麥城,被東吳擒獲,被斬首,首席被孫權送給曹操表示友好、本來關羽可以不用死的,就是之前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說:虎女怎麼配犬子,意思是說孫權是犬,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關羽被擒獲後孫權能不殺他嗎?

關羽

再來說張飛吧:相對於老版三國刻畫的張飛比新版更切實歷史上。

而他的性格也比關羽收斂得多,不過也好不了多少,張飛勇武過人,粗中有細,重情義,對有學問的人很有禮遇,惜英雄、重英雄。

不過就是脾氣很暴躁,對待下屬和士兵非常嚴厲。

也為他的死留下了隱患。

在關羽被孫權殺後,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伐吳,讓張飛從閬中出兵在江州江州。

因為張飛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

」果然,張飛臨出兵前,交給下屬不能完成的任務,還令鞭打下屬(張達﹑范強)讓其令軍令狀,後被其麾下將領張達﹑范強(演義中誤寫作范疆)謀殺,並將張飛的首級去投奔孫權,張飛軍營都督送表給劉備,

不知道各位看完的人是怎麼覺得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真正的常勝將軍應該是徐晃

一個時代總會有那麼幾個人感動世人,留在歷史深處,從來沒有平白無故的偏袒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他們之所以青史留名正因為他們的勇略,在那個屬於他們的戰場熠熠生輝。人言為將者,披堅執銳,身先士卒,賞必行...

三國:張飛居然和曹操是親戚

張飛(?-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

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

劉備:成也桃園,敗也桃園!

大江東去,浪淘盡,一時多少英雄豪傑。君不見,奇謀跌出,良策紛紜,一將成名萬骨枯。鬧哄哄,你方唱罷,他登場,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三國紛爭,為一統,管他姓劉還是張,大江歌罷掉頭東,只留桃園...

性格決定命運之劉關張三兄弟之死!

評書大師單田芳的定場詩里曾有一句是「只見桃園三結義, 哪個相交到白頭。」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重情重義的故事流傳至今。三人的性格也是比較鮮明的,劉備的仁義,關羽的重情義、高傲,張飛的坦率、暴躁,...

關羽的死應該怪誰?

文/清歡‍關羽的死應該怪誰?‍歷史上發生的那些事,我們從沒親眼見過,只能通過史書隻言片語的記載和民間流傳的故事推測,所以那些是真是假,我們並不清楚。就我們熟悉的三國歷史中,劉備和關羽的關係那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