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曹魏的棄將,卻成為蜀漢的名將,死後被剖腹分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從公元221年,劉備建立蜀漢到公元263年,蜀漢滅亡,四十三年,誕生了不少名將,比如早期的關羽、張飛、中期的魏延,王平,晚期的姜維等。

儘管如此,但是仍舊沒有改變被滅亡的事情,而其中一位名將,為蜀漢的也算是流盡最後一滴血,甚至死後被剖腹分屍,現如今埋葬在四個地方。

此人是誰?三國後期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人物,叫姜維,蜀漢最後的大將軍。

現在的人對他的評價有兩極分化的趨勢。

其實這種討論還遠不僅局限於姜維個人的品質,而是和漢國後期的戰略息息相關。

在軍事上有著「窮兵贖武」之嫌,人品基本沒有可以指摘的地方。

據《三國志·蜀書》、《劍閣縣續志》等有關史料記載:姜維,字伯約,有膽義,才智超人,心存漢室,志圖統一中原,原為魏中郎將,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被曹魏懷疑通敵,丟棄,被迫投降了蜀漢,之後一直被諸葛亮器重,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

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魏將士對姜維的計策非常憤怒,於是對姜維剖腹分屍,發現姜維的膽如斗大。

姜維死,蜀漢亡 ,一句話,姜維是個悲劇人物。

姜維死後,埋葬之地也破有爭議,其中的墓穴就有4座,孰真孰假一直存在爭議,這些墓分別位於四川蘆山縣、劍閣縣、甘谷縣及甘肅天水市。

在蘆山縣,不僅有姜維墓,還是著名的「姜城」。

相傳姜維在成都被曹魏亂軍殺害後,又遭「五馬分屍」剖腹取膽,但見姜維「膽如斗大」,敵軍很是懼怕。

姜維的部下冒死從成都將姜維的膽搶回蘆山,葬於城東的龍尾山上。

所以姜維墓又稱「膽墓」。

今甘肅甘谷縣六峰鄉姜家莊世傳為姜維故里,有姜維衣冠冢。

傳說姜維兵變被殺後,暴屍原野,魏派專人監視,不得掩葬。

隨從設法偷得衣冠靴子,背回故里,家鄉人民非常悲憤,依南山築衣冠冢,靴子別葬冢旁,南山也就有了靴子坪之稱。

劍閣姜維墓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劍門關景區內。

劍門關景區東南有平襄侯祠,姜維墓就在平襄侯祠內平襄侯祠又稱姜維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分前後兩院,前院塑劉關張坐像,名武聖宮,後院正殿塑姜維坐像,名忠勤祠。

包括姜維殿、授略堂和姜維墓。

天水關姜維墓坐落在秦城區天水鎮東北的黃家坪山頂,左面為石家峽,右面為鐵堂峽。

姜維古墓原為直徑約十米的土冢,在此遠眺,天水關盡收眼底,乃天水鎮的八景之一。

姜維死的時候只有六十二歲,據傳他的部下偷偷地割下姜維的頭顱,潛回天水關,埋在黃家坪山頂姜維曾經屯過兵的紮營地里。

當地人至今仍然稱這座山為「姜維墳」,地為「紮營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讀《三國》後期職場中最耀眼的名將——姜維

三國後期他可以說是最耀眼的名將,他的逝世標誌著三國的結束。一個人生命的結束標誌著一部偉大作品的結束,這個人就是姜維;一部偉大的作品,無疑就是《三國演義》。姜維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閃亮登場,一...

華夏第一縣:甘谷縣

《史記·秦本紀》載:「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縣之。」這是有關甘谷設縣,也是中華設縣的最早記載。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秦武公越過隴山攻打今甘谷一帶的冀戎,征服該部族後,為了占地治民,加強...

如何評價姜維?他為何有四座墳墓?

姜維,(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蜀漢後期的頂樑柱,一開始姜維是魏國小官,在諸葛亮北伐時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在費禕死後開始獨掌軍權,官...

敵國降將為復興蜀以身殉國漢卻飽受爭議

姜維,字伯約,天水人氏,三國時蜀漢後期名將,生於202年,卒於264年。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早年在曹魏的朝廷里就職,官拜大將軍。姜維在三國後期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人物,對...

王牌逗王牌,姜維與鍾會鬥法結果如何

在蜀國最後的一段時間之內,姜維閃亮登場,作為諸葛亮的嫡傳弟子,姜維歷來的戰績還是可圈可點的。陳壽是這樣評價他的:「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姜維,蜀國後期一面旗...

姜維墓在哪裡?姜維死後被埋在了哪裡?

姜維雖然是魏國人,後來投降了蜀國,但是人們卻也一直將他視為蜀國將領。他投降蜀國後,一直被諸葛亮帶在身邊,當做接班人來培養,儘管臨死也沒有明確指定姜維繼承他的事業,但是姜維卻一直都在努力繼續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