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退趙子龍,智勝諸葛亮,這個男人到底是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27年諸葛亮呈奏《出師表》,揮師北伐,連下數城,士氣昂揚,一路殺向隴右,兵行天水關,在此跌了跟頭,先鋒官老將趙雲與其廝殺,不能力勝提槍而退,孔明也是棄車扶鞍而走。

這就是三國名將姜維的完美亮相,年紀輕輕,智勇雙全,甚是驚艷。

甘谷縣姜維雕像

姜維,字伯約,隴右冀縣人(今甘肅省甘谷縣),活躍在三國後期的蜀國著名將領,官至蜀漢大將軍平襄侯。

在三國名將輩出的舞台上,他與呂布、關羽、張飛,趙雲和張遼等相比,確實是稍遜名氣,但他的一生真是可歌可泣,孔明在世多次出奇謀,很受武侯重用,文武兼備,傑出的軍事才能吸引了諸葛亮,將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了他,伯約繼承孔明之志,獨挑復興漢室之重任。

將一生無私的奉獻給了蜀漢事業,在十一次北伐中充分展現了自己,勝五次,平四次,負二次,個人戰鬥武力值驚人。

最後對峙劍門關,鄧艾偷渡破成都,後主投降,姜維被迫束手罷兵暫時投魏,這時姜維巧妙利用曹魏內部矛盾,殺死了鄧艾父子,策反敵方大將鍾會反魏,最終事泄兵敗身亡,仰天大叫「吾計不成,乃天命也」,在最悲壯的時刻,姜維將個人智慧用到了極致,無奈天要亡漢。

甘谷縣姜維衣冠冢

不管從《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來看,姜維這個天才身上充滿了悲劇,伯樂識才之時,諸葛亮已到晚年,武侯之術並未研習精透;以降將身份進入了蜀漢政權,所以 自帶了局限性,沓中屯田避禍正是案例;後漢人才捉襟見肘,到了任廖化為先鋒的時候,軍事上幾乎只能靠自己,也形成了獨斷專行的性格;後主信任宦官,疏離朝政,朝野動盪,內亂不斷,後方根基不穩,制使姜維很難成事;完全執行孔明遺願,在進攻規划上缺少創新,形成曹魏在防守上有了新認識。

姜維紀念館

怎麼評價姜維的歷史地位,功與過,在這個問題上分歧很大,自有後人評說,但在普通老百姓心中,他就是忠臣和正派的代表之一,他的故鄉,甘谷縣人民近年精心編排了 大型秦腔歷史劇《姜維》,又名《天水關》,在各地演出影響甚廣,反響熱烈,後人用藝術形式表達了對姜維的追憶,也表達了家鄉人民對他的熱愛。

秦腔姜維劇照

很有幸小編和姜維是同鄉,從小聽著姜維大戰鐵籠山,當歸遠志的故事長大的,每次站到翠柏環繞的姜公墓前,都要沉思良久,努力想像那個一身戎裝,長槍血戰的英雄身影。

學習姜公身上永不言敗的精神,用來鞭策自己努力向前。

至此來恭祭一聯:蜀中蒙棟樑 名留川鄉 力扶漢鼎正乾坤;隴上真豪傑 魂歸故里 死戰雄關壯山河

姜維劇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若非諸葛亮錯用此人,後主劉禪必一統三國!

看三國演義我們都知道諸葛亮五丈原病危時,將自己的生平所學全部傳授給了姜維,諸葛亮為什麼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一個降將姜維,而且連「連弩」之法圖本都悉數傳給了姜維。除了自己的兒子,諸葛亮帳下...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姜維詐降避禍是什麼事情

姜維是誰?看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姜維(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漢族人。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軍工官銜達到大將軍。死後追封為「開明王。」關於姜維的背景會讓很多人...

敵國降將為復興蜀以身殉國漢卻飽受爭議

姜維,字伯約,天水人氏,三國時蜀漢後期名將,生於202年,卒於264年。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早年在曹魏的朝廷里就職,官拜大將軍。姜維在三國後期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人物,對...

解讀《三國》後期職場中最耀眼的名將——姜維

三國後期他可以說是最耀眼的名將,他的逝世標誌著三國的結束。一個人生命的結束標誌著一部偉大作品的結束,這個人就是姜維;一部偉大的作品,無疑就是《三國演義》。姜維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閃亮登場,一...

此人乃蜀漢後期第一大將,至死都在盡忠劉禪!

在三國歷史上,不少人感嘆後期人才凋零,沒有前期那麼出彩。但是,就三國後期來說,姜維、鄧艾、鍾會、陸抗、羊祜等豪傑,各個都有一段傳奇的歷史。就姜維來說,在蜀漢後期一眾大將中,是最為出彩的一位。當然...

諸葛亮死前的預言——二士爭衡,不久自死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司馬昭命鍾會、鄧艾領兵伐蜀。被蜀漢大將姜維堵在劍門關以北,久攻不下,鄧艾則回軍景谷道,到達陰平郡,走數百里險要小道,到達江油關,蜀漢守將馬邈開關投降。鄧艾軍長驅南下,攻克...

華夏第一縣:甘谷縣

《史記·秦本紀》載:「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縣之。」這是有關甘谷設縣,也是中華設縣的最早記載。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秦武公越過隴山攻打今甘谷一帶的冀戎,征服該部族後,為了占地治民,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