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死的最窩囊的九大英雄之張飛,死在自己士兵的刀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劉備稱帝,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

同年六月,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伐吳,讓張飛從閬中出兵江州。

因為張飛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

」果然,張飛臨出兵前,被其麾下將領張達﹑范強(演義中誤寫作范疆)謀殺,並將張飛的首級去投奔孫權,張飛軍營都督送表給劉備,劉備聽聞後不由得嘆道:「噫!飛死矣。

」蜀後主劉禪(shàn)於公元260年(景耀三年)追諡張飛為桓侯。

其屍體軀幹被埋葬在閬中,頭顱埋葬在雲陽,並分別建有張桓侯祠和張桓侯廟。

有一天,張飛下令軍中,限三日內製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

次日,帳下兩員末將范疆、張達,入帳告訴張飛:「白旗白甲,一時無可措置,須寬限才可以。

」張飛大怒,喝道:「我急著想報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賊之境,你們怎麼敢違抗我作為將帥的命令!」就讓武士把二人綁在樹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

打完之後,用手指著二人說:「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備!如果違了期限,就殺你們兩個人示眾!」打得二人滿口出血。

二人回到營中商議。

范疆說:「今日受了刑責,讓我們怎麼能夠籌辦?這個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辦不齊,你我都會被殺啊!」張達說:「比如他殺我,不如我殺他!」范疆說:「只是沒有辦法走近他。

」張達說:「我兩個如果不應當死,那麼他就醉在床上,如果應當死,那麼他就不醉好了。

」二人商議停當。

張飛這天夜裡又喝得大醉,臥在帳中。

范、張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時分,各懷利刀密入帳中,就把張飛給殺了。

當夜,拿著張飛的首級,逃到東吳去了。

張飛是劉備手下的一員猛將,力敵千軍,戰功顯赫、卓著。

劉備先後封給他宜都太守、征虜將軍、車騎將軍、司隸校尉等要職。

但張飛性情暴虐,對士兵動輒打罵,濫施鞭笞、刑殺,其下官兵對他懷恨在心。

劉備常戒之:「此取禍之道也。

」但張飛聽不進劉備的告戒,依然故我,暴性不改,終於釀成殺身之禍。

一次,劉備派張飛率兵萬餘攻打孫權,出征中,張飛的部下張達和范強把他殺了,持其人頭投奔孫權邀功領賞。

張飛一生輾轉沙場,出生入死,沒有死在敵人的手中,而是死在自己士兵的刀下,真是可歌又可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睡覺時死在自己士兵的刀下的名將

此人就是張飛(?-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

張飛死因真相揭秘:為何張飛沒死在戰場

張飛簡介張飛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將領,張飛為河北涿州人。早年間,劉備在涿郡組織了一支反抗黃巾軍的隊伍,張飛也加入其中。隨後,張飛結識了關羽和劉備,三人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張飛得知劉備一心想要匡扶漢室...

一代猛將張飛為何會被無名小卒殺死?

張飛,字益德,河北涿郡豪紳,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頗有膽識善於奇襲,曾擺疑兵計以20騎嚇退曹軍數千虎豹騎。後期又出奇兵前後夾擊大破曹魏五子良將張郃於宕渠。性格直爽且有謀略,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但對...

張飛去世,劉備只說了四個字。

桃園三結義大多數人都知道吧,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

《三國演義》中張飛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三國演義》中,關羽敗走麥城,被馬忠設計所擒,由於關羽拒不投降且大罵孫權「碧眼小兒,江東鼠輩」,孫權大怒,將關於父子斬首。劉備知道關羽被斬首的消息後悲慟不已,想要舉兩川所有兵力討伐孫權,被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