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非秦皇漢武雄才偉略知人善任,用盡畢生精力仍未能實現天下統一,他該恨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因自己的出身不好,向來被袁紹、袁術這種世家子弟所瞧不起,儘管其祖父曹騰的爵位是侯爵,可畢竟是宦官出身,侯爵雖然顯貴,但在世族為尊的時代里,雖有富貴卻未必得到別人的尊重。

曹操的官宦生涯較早,20歲舉孝廉入京城洛陽為郎官,後又被任為洛陽北部尉,開始踏入東漢政壇。

184年,開始爆發黃巾起義,曹操被朝廷任命為騎都尉,他與皇甫嵩等人一道向占據潁川的黃巾軍進攻,戰鬥中斬首數萬。

他也因此戰功而被朝廷升遷為濟南相。

當時的濟南國轄區內的有十多個縣,以往各縣長吏們大多都習慣於依附權貴勢力,以致膽大妄為、貪贓枉法。

歷任國相對此大都不予過問。

曹操到職後,開始大力整飭官史,大多數的縣長吏被免職,有貪腐不法的官吏紛紛逃竄。

東漢靈帝於公元188年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被任命為典軍校尉。

公元189年,何進準備清理宦官勢力,結果泄密後,自己反而被宦官們所殺。

董卓進京後,自行廢立皇帝,各種倒行逆施行為令人髮指,曹操不願與其合作,遂想法子逃出京都洛陽,回歸陳留故里。

之後他「散家財,合義兵」,首倡號召天下英雄共同起兵以討伐董卓逆賊。

各地諸侯討伐董卓,可諸侯們自己也是矛盾重重,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名義是討伐董卓,實際上都心懷鬼胎,伺機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才是目的。

不久,因諸軍摩擦不斷,甚至相互火拚。

後在西涼軍挾天子逃往長安後,諸侯們也自行散去。

此後的東漢王朝正式進入軍閥混戰、群雄逐鹿的時期。

192年,青州黃巾軍聚眾起事,連續攻破兗州郡縣,兗州刺史劉岱也在交戰中被斬殺。

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接曹操來出任兗州牧。

曹、鮑兩軍聯合向黃巾軍發動進攻。

在戰鬥中鮑信戰死,而曹操則因精通兵法,他「設奇伏,晝夜會戰」,終將黃巾軍擊敗。

當年冬天,黃巾三十餘萬歸降曹操,統轄區內有百餘萬人口。

曹操留下黃巾中的精銳,組建成軍,號稱青州兵。

196年八月,曹操採納荀彧之策,親自率軍到洛陽迎接漢獻帝。

被漢獻帝封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

之後,曹操建議遷都許昌。

曹操又被漢獻帝封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總攝百官之事。

這是曹操重要關鍵轉折點,此後,曹操獲得「奉天子令,以討不臣」的權威優勢。

因為他可以想打誰就打誰,而且師出有名。

袁術、袁紹兩兄弟兵精糧足,也敗於其手。

呂布勇武而不可當,最終被擒後處斬。

張繡也被降服,馬超雖勇卻也被逼得無家可歸,去了張魯手下為將,北方各路諸侯們陸續被曹操逐一剪除。

劉備這樣的梟雄也數次敗在曹操手下,最後逃到南方與孫權合盟才終於獲得喘息之機。

烏桓與袁紹父子的關係很好,屢次侵擾邊境,擄掠中原的人口及財物,成為邊患。

東漢末期,三郡烏桓是指,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其首領為遼西部的蹋頓。

207年,曹操決定遠征烏桓。

前鋒為大將張遼,他乘烏桓軍陣勢不穩時,向烏桓軍發起猛攻。

交戰中斬殺蹋頓,胡、漢降者達二十餘萬。

公孫康將投奔避難的袁尚、袁熙斬殺,將其首級獻與曹操,從而徹底肅清袁氏勢力,統一中國北方。

赤壁之戰而大意而失敗,與劉備爭漢中無功而返。

曹操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完成統一天下的願望,但論其才智武功,都堪稱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及政治家。

對曹操,主席曾有評價:他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他統一了中國北方,改革東漢後期諸多惡政,抑制豪強勢力,發展農業生產、督促開荒,實行屯田、推行法治、倡導節儉,使混亂的社會開始恢復、穩定和發展。

其雄才偉略、貢獻絲毫不亞於秦皇漢武。

曹操為何不能完成統一天下的夙願,只因一個人提出一項戰略,徹底阻斷了他的雄圖偉略。

這就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闡述的,三足鼎立戰略。

倘若沒有這一戰略,而且在此後被劉備採納,那以曹操在占據北方後,擁有超強的實力,完全可以對孫、劉兩家分而制之,實現統一天下是指日可待之事。

即便是遭受赤壁這樣的敗仗,曹操總結失敗的經驗後,定能捲土重來。

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三國鼎立的時期,不僅僅是東漢後的三國,在南北朝也曾出現北方兩魏及南方政權的三國時代。

可見一旦形成三方勢力的存在,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政權割據方式,對企望實現統一天下的曹操極為不利。

之前的北方諸侯都沒有大的戰略格局,大多是各自為戰。

否則,他們也不會如此輕易地敗在曹操手下。

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結局是必然的,未能統一天下,曹操該恨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是怎樣一個人 他是如何強大的(一)

三國,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歷時很短,從220年曹丕稱帝到280年西晉滅東吳,只有60年時間,這是狹義上的說法。其實我們通常所說的三國歷史,是小說《三國演義》所記載的年代,從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

權術之王(曹操)

曹操(155-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

盡顯風流——盪氣迴腸的三國「義」(一)

就在漢室這幕大戲即將落幕之際,又一出波瀾壯闊的大戲拉開了序幕,這就是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當時一位複姓諸葛單名亮的英雄人物,在出山之前縱論天下大計時,就準確的預言了三分天下的結局。歷史的走向果然...

東漢末年—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

三國中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其實不止曹操一個

在三國中,一說到挾天子而令諸侯的人是誰,或許大多數人第一個只會想到曹操吧,畢竟曹操應該是最成功的一個。其實還有幾個也有過挾天子而令諸侯。只不過其餘幾個失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策略的有兩個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