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名相都有哪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伊尹扶湯

伊尹,原名摯,官號阿衡、保衡,商初湯王的重要輔臣。

《呂氏春秋》說有姺氏女於伊水邊得嬰兒於空桑,故以伊為其姓。

相傳伊尹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務農,湯娶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自願作為陪嫁之臣,隨同到商。

他背負鼎俎為湯烹炊,以此為引,分析天下大勢,提出"伐夏救民"的主張,得到湯的賞識和重用,任其為相。

伊尹輔佐湯攻滅夏桀,建立商朝,並為商朝理政安民六十餘載。

商湯死後,歷佐外丙、仲壬相繼為王。

他們在位時間都很短,伊尹掌握著統治權。

仲壬死後,立太甲為王,太甲昏庸暴虐,不遵守湯的法度而亂德敗行,被他放逐到桐。

伊尹自行代理國政。

三年後,太甲悔過自責,又被接回復位。

伊尹死於沃丁時,商代後王對伊尹舉行隆重的祭祀,《詩.商頌.長發》也高度讚揚他。

伊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著名的賢相。

2、周公輔政

周公,姓姬名旦,又名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先後輔佐周武王滅商,周成王治國,並製作禮樂,天下大治,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亦是儒學奠基人,被尊為"元聖",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

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周公是周武王姬發的母弟,在周滅商之戰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

"滅商二年後,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

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便勾結紂王的兒子武庚,並聯合東夷部族反叛周朝。

周公奉命東征,三年乃平定叛亂,鞏固了周朝的統治。

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正式建議成王把國都遷到洛邑,並實施封邦建國之策,將周室宗親和功臣,分封為各部諸侯,以作為捍衛王室的屏藩。

另外在封國內普遍推行井田制,將土地統一規劃,鞏固和加強了周王朝的經濟基礎。

他還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維護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級的典章制度,最重要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和貴賤等級制。

成王長大後,周公便還政退位,專心"制禮作樂"。

周公死後,成王將他葬在畢邑文王墓旁,以示對他的無比尊重。

3、齊相管仲

管仲(約前723前645),名夷吾,字仲,又稱敬仲,潁上(潁水之濱)人,是春秋前期齊國傑出的政治家。

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

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分錢時管仲常常多取,鮑叔牙並不以為意,反而處處為他設想,一直都善待管仲。

後來,管仲輔佐齊國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其弟公子小白。

前686年,齊襄公逝世,他的侄子公孫無知篡位。

前685年春天,齊國大夫雍廩殺了公孫無知,公子小白即位,立為齊桓公。

魯國支持小白之兄公子糾,因此齊國和魯國交戰,管仲一箭射中了齊桓公的帶鉤,齊桓公裝死,騙過了管仲。

後來齊國戰勝魯國,鮑叔牙要求魯莊公處死公子糾,並把管仲交給齊國。

在鮑叔牙強烈推薦下,齊桓公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甚至尊為"仲父",後世尊管仲為"春秋第一相"。

管仲在齊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終於幫助齊桓公成就了霸業。

他與鮑叔牙的友誼、輔助桓公成就春秋霸業都成為千古佳話。

管仲重視商業,在淄博設立七處市場,為了吸引外來商人,還設立了七百處"女閭",也就是妓院。

所以管仲也可以稱為是中國官營妓院的始作俑者。

清代褚人獲《堅瓠續集》卷一記:"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此即教坊花粉錢之始也。

4、晏嬰相齊

晏嬰(?前500年),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高密)。

是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嬰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

他生活十分儉樸,穿的是"緇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車駑驪;住的是"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

他不僅如孔子所說的"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

景公見晏子妻"老且惡",欲以愛女嫁他,他堅辭不納。

晏嬰頭腦機靈,能言善辯。

內輔國政,屢諫齊王。

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

晏嬰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四十餘年,一直勤懇廉潔從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張"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

孔子稱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他比作齊相管仲。

《晏子春秋》是一部記敘晏嬰思想、言行、事跡的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說集。

相傳為晏嬰撰,現在一般認為是後人集其言行軼事而成。

5、范蠡歸湖

范蠡(約前536前448),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

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

後來到了越國,輔助越王勾踐二十多年,終於使勾踐在公元前473年滅吳,一雪前恥。

范蠡到了齊國,努力經營,後來定居於陶(今山東定陶西北),經商積資巨萬,世稱"陶朱公"。

范蠡很有經商的頭腦,他根據市場的供求關係,發現價格漲落有"一貴一賤,極而復反"的規律,所以他提出一套"積貯之理"。

這就是在物價便宜時,要大量收進,即他所說的"賤取如珠玉",即像重視珠玉那樣重視降價的物品,儘量買進囤積;漲價之後,就儘量賣出,"貴出如糞土",即像拋棄糞土那樣毫不猶豫地拋售。

他根據季節規律,提早儲備物資。

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他是我國道德經商儒商的鼻祖。

范蠡既能治國用兵,又能齊家保身,是先秦時期罕見的智士。

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成功以後,認為盛名之下,難以久居,且知勾踐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明智地隱退。

相傳范蠡離開越國後,與天下第一美女西施攜手泛舟江湖,成就了歷史上"范蠡歸湖"的一段佳話。

6、商鞅變法

商鞅(約前390前338),公孫氏,名鞅,原為衛國公族,又稱衛鞅,後封於商,稱商鞅。

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少好刑名之學,聞秦孝公下令求賢,乃離魏去秦,以變法強國之術說孝公,孝公大喜,以商鞅為左庶長,下令變法。

變法令下達後,商鞅放了一根三丈長的木桿在都城南門,宣稱誰能將木桿搬至北門賞十金,但無人響應;他又將賞金增至五十金,有一個人將木桿搬到北門,即獲得五十金,以此取信於民。

當時太子犯法,商鞅罰懲了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公孫賈。

新法令推行幾年後,秦國百姓家給人足,臣民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孝公以商鞅為大良造。

兩年後,秦從雍(今陝西鳳翔)遷都咸陽,並第二次下變法令。

孝公二十年(前342),秦國富強。

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權力基礎,即位的太子在保守派的支持下捲土重來,對商鞅施行了瘋狂的報復。

他們不僅以誣告陷害的方式迫使商鞅謀反,而且以最殘酷的暴行,將他五馬分屍。

商鞅在秦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雖然慘遭失敗,但他所開創的變法大業卻順應了歷史潮流,並最終對秦朝的統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商鞅為適應社會政治經濟變革的要求,從"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論點出發,強調教育改革,注重培養人才。

但他手段簡單粗暴,焚燒《詩》、《書》,實行愚民政策和文化專制主義,甚至推行連坐法而刑及無辜等,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致使他死於貴族的報復而"秦人不憐"。

7、秦相李斯

李斯(前280前208),字通古,楚國上蔡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早年為鄉中小吏,掌管文書,見到廁鼠與倉鼠的不同境遇,感嘆道:"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所在自處耳!"於是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

初投呂不韋門下,很快得到器重,任以為郎。

後藉機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深受秦王賞識,被擢為長史。

秦王採納李斯的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收效甚著,遂拜其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下令驅逐六國客卿。

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為秦王所採納,取消了逐客令,李斯更加受到重用,不久即官封廷尉。

他輔佐秦王政統一天下,與王綰、馮劫共尊其為皇帝;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全國度量衡和貨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

秦始皇死後,趙高與胡亥、李斯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胡亥為二世皇帝。

後來,李斯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斬於咸陽,並夷三族。

8、蕭規曹隨

西漢初,蕭何為相。

惠帝二年(前193),蕭何病重,臨終時惠帝詢問後繼者,蕭何薦以曹參。

曹參為相三年期間,仍以治齊之術治漢,極力主張清靜無為不擾民,施政辦事一概遵循蕭何創立的規章制度,無所變更。

任用官吏也都是選用那些厚重穩健的有德長者,而對那些華而不實的浮誇之徒概不錄用。

從而使西漢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曹參死後,百姓編了一首歌謠稱頌他:"蕭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齊;曹參接任後,遵守不偏離。

施政貴清靜,百姓心歡喜。

"後人用"蕭規曹隨"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

9、運籌帷幄漢張良

張良(前251前186),字子房,秦末漢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

先世原為韓國貴族,五代在韓為相。

秦滅韓後,他圖謀復國,於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偕刺客以鐵椎擊始皇於博浪沙,誤中副車,遂改名換姓,逃匿於下邳。

傳說遇黃石公,得兵書《素書》。

秦二世二年,率眾投奔劉邦,後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助其聯合英布,拉攏彭越,重用韓信,終至破秦滅楚,創基立漢,封為留侯,與蕭何、韓信並稱"漢興三傑"。

漢朝建立後,高祖劉邦大殺功臣,張良目睹英布、彭越、韓信等人的悲劇,深悟"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

敵國破,謀臣亡"之古訓,決然辭官,歸隱江湖,令後人追慕不已。

10、諸葛亮治蜀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沂水)人,三國時蜀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東漢末年,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襄陽西),一面躬耕讀書,一面留心世事,伺機施展抱負,被時人稱為"臥龍"。

建安十二年(207),經名士徐庶薦舉,劉備"三顧茅廬",登門求教安定天下大計。

諸葛亮把當時形勢向劉備做了精闢分析,提出了完成統一全國大業的建議,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劉備讚賞備至,心悅誠服。

從此,諸葛亮就成為劉備的重要謀士,輔佐劉備稱帝。

建安十三年(208),聯合孫權,在赤壁大敗曹操,隨即引兵奪取荊、益二州,建立蜀漢政權,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功拜丞相,錄尚書事。

劉備死後,諸葛亮繼佐後主劉禪,封武鄉侯,以丞相兼領益州牧,掌握蜀漢軍國大事,持法謹嚴,賞罰必信,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任用;積極發展農業生產,派人維護都江堰水利工程,鼓勵百姓種植棉桑,在漢中大興屯田;對西南少數民族採取"和撫"政策,改善和他們的關係,並派人到那裡推廣內地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西南各族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強西南地區的統一。

此外,還注意保持蜀吳聯盟,以維持三國鼎立的均勢。

經過諸葛亮的勵精圖治,使一度民貧勢弱的蜀漢終於成為"天府之國"。

從建興六年(228),諸葛亮數次揮師北伐,攻擊曹魏,以圖統一全國。

建興十二年(234),與魏將司馬懿相拒於渭南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葬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世所欽仰,唐代杜甫《蜀相》詩云:"三國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可謂其傳神寫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奇人,諸葛亮未進前五

TOP1、韜略鼻祖、兵家之宗——呂尚(姜子牙)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漢族,生於公元前1156年,死於公元前1017年,壽至139歲,先後輔佐了六

揭秘中國歷史上的八大文將都有誰

一、齊國的管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

歷史上的十六大名相,個個牛人!又漲見識了!

丞相(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的行政長官,是所有文人夢寐以求的官職。朝代不斷變換,丞相(宰相) 也在不斷更替,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今天笑談君就來說一說歷史上的十六大名相,看看他們都做了什麼。一、商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