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一刻 曹魏名人食邑知多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大概是是中國人心中,對於英雄夢的最好詮釋了。

因此,戲說、正史、遊戲,影視劇反覆演繹,結果之一就是使得每一個三國名人都擁有大量的粉絲,由是也產生了諸多形象。

比如奸雄曹操,就有正史和演藝兩種形象,雖然演藝形象更深入人心,但它其實誇大了曹操性格中殘暴的一面。

確實,曹操製造的冤假錯案是三國時期開國領袖中最多的,但劉備和孫權手上的血案一點不少。

劉備是死得早,來不及大開殺戒,但孫權是真真正正在晚年把東吳成功改造成了警察國家,對江東大族的猜忌與迫害也是愈演愈烈。

光榮公司筆下的曹操畫像,入木三分,過目不忘

而除了小說形象外,還有影視和遊戲形象。

正史里的曹操,其貌不揚,個頭也不高,丟在人群里,不加介紹估計沒人會注意,這一點上比他的好基友袁紹同學差遠了,袁紹可是出了名的大帥哥兼高幹子弟,在世的時候粉絲數量就很可觀了,導致曹操在前半生一直活在袁紹的陰影裡面。


考慮到影視劇的傳播效應,飾演曹操的都是帥哥,例如鮑國安老師和于和偉,正史里的曹操肯定沒這麼帥。

而拜日本光榮遊戲公司所賜,曹操的遊戲形象更是有了質的飛躍,英氣逼人、不怒而威、五官深邃,令人過目不忘。

但,這裡要做的,是從經濟層面開說三國人物,我們的話題,是食邑,也就是封地的多少。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只對曹魏集團成員食邑做簡要評述,而不會涉足蜀漢和孫吳。

原因有二,一是史家多以曹魏為正統,因其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我是支持這一觀點的;其二,蜀漢國土面積狹小,而孫吳在孫權稱帝之時,大量的知名文臣武將已經辭世,比如周瑜、太史慈、魯肅、呂蒙等,都沒有自己的食邑。

綜上,有實力有條件談封邑的,只能是曹魏集團了。

所謂食邑,是古代諸侯賜給所屬卿與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封食邑的卿與大夫們對封地內的食邑擁有管轄權,說白了就是指定一個區域的老百姓養你,好吃懶做去吧您嘞。

來源:網絡

如果我們查閱曹魏開國功臣的食邑,就能感到史實和演藝的差異。

那些演藝里光彩照人的角兒,不見得就是食邑最多最有錢的主。

比如說大家熟知的,曹操極為鍾愛的謀士郭嘉,食邑是1000戶,這一數字在曹魏集團的開國元勛中並不算高,只能說是中段水平。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郭嘉死得太早,同為曹魏五謀主的荀彧,因功本可獲封高達2000戶的食邑,但人家沒要。

如果郭嘉能活到曹操南下奪荊州之時,食邑應該也能達到這一水平。

圖片來源於光榮,曹魏五謀主

類似的,賈詡的食邑也不高,只有八百戶。

這與賈詡在曹魏集團的地位不符,他在曹丕稱帝後官拜太尉,位列三公,混跡政壇多年,毫髮無損,頗有建樹。

還曾在諸如建議曹操立曹丕為世子這樣的關鍵事件上發揮了作用。


同為五謀主的程昱,食邑為800戶,低於另一謀士董昭的1000戶。

程昱是曹魏集團早期的重要謀士,以行事果斷,性格剛烈著稱,雖能力卓著但人際關係緊張。

最後在曹丕時代也未能位列三公,成為政治生涯的最大遺憾。

董昭同志在演藝中是不折不扣的龍套角色,實際上他在正史的地位上非常重要,且以政治敏感性著稱。

他這輩子最大的兩件事就是勸曹操迎奉天子以及勸曹操受封魏王的稱號。

數量不多,但都是切實影響到了政治走向的重大事件,而他也因此獲取了豐富的政治資本。

可見,緊抓機會對於人的發展而言有多麼重要。

而像毛玠、劉曄這樣的謀臣,食邑就很少了,只有三百戶,而一些並不出名的,諸如辛毗、蔣濟等,食邑則達到了三百和七百戶。

鍾繇為一千八百戶,華歆為一千三百戶。

和演義形象,有一定出入,並不是演義中的熟臉和老人,史實中就能有良好的待遇的。

謀臣中有一個例外,就是滿寵。

演藝中,他做過的最出彩的一件事就是和曹仁一起死守樊城,導致關羽敗亡。

三國志11中的滿寵

這時的他,是曹仁的副手,也許曹仁自己都不會料到,他的這位副手日後混成了曹魏集團開國功臣中的首富,食邑達到了直逼萬戶侯的9600戶,這在整個曹魏時期都算少見的。


一個外姓人之所以能爬到這麼高的位子,有兩個原因:

第一,滿寵同志沒有短板,文治武功,打仗從政都很行。

在張遼同志歇菜了以後,他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孫權的新惡夢,多次打敗孫權,讓東吳的北進計劃顆粒無收。

第二,他身體好,能熬。

從曹操時代一直挺到了曹芳時代,當之無愧的四朝元老,當年的戰友墓碑前的樹都能用來納涼了,同事的子侄輩也都上了戰場了,他還在前線巋然不動。

那自然是位高權重,功勳卓著,老領導老司機各種光環加身。

與他類似的還有司馬懿,他的食邑在曹芳時代達到了五萬戶,如假包換的萬戶侯,但考慮到他的真實身份不是魏臣,而是晉帝,因此不將他納入到本文的討論範疇內。

說白了,司馬懿、滿寵這類謀臣之所以能獲得遠超一般謀臣的食邑,歸根結底還是靠軍功,畢竟軍事實力是硬道理,將軍的食邑普遍高於謀士。

武將之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五子良將,個個都是曹魏前期的重要將領。

五子良將

張郃的食邑最高,達到了4300戶,能打是能打,從劉備、張飛達到了諸葛亮,但也是因為他活得最久,熬到了諸葛亮北伐才把他弄死。

徐晃的食邑是3100戶,他是五子良將裡面活得第二久的,死於孟達之亂。

樂進和于禁同樣是1200戶,這倆一個死得早,一個變了結,食邑上不去很正常。

而最為傳奇的張遼同志,揭開了孫權反覆送人頭送功勳序幕的猛人,食邑在2600戶。

和他的壽命一樣,算中不溜吧。

至於大家都印象深刻的,裸衣斗馬超,生猛無比的虎痴許褚同學,食邑在700戶,三個兒子都獲封關內侯———畢竟親衛隊隊長,深受領導信任。

曹魏後期的名將中,陳泰(司空陳群之子,比父親更厲害)食邑為2600戶,郭淮為2780戶(幹嘛不湊個整數)。

而滅蜀的兩大功臣,鍾會食邑10000戶,鄧艾食邑20000戶,都躋身萬戶侯之列。

和這哥倆同樣有名的是他們的下場———位極人臣而不得好死。

宗族武將方面,曹仁的食邑為3500戶,曹洪的食邑為1000戶,夏侯淵800戶,夏侯惇2500戶,家眷另獲封1000戶。

而子侄輩中,曹真為2900戶,曹休為2500戶。

這些人都是知名度比較高的曹氏家族將領,位高權重,是維護曹魏集團政治穩定的一大支柱。

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夏侯淵的食邑偏低,因為夏侯淵的軍功勝於哥哥夏侯惇,關於夏侯惇的軍事能力,史家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他只是曹操的純後勤部長。

但,曹操對夏侯淵這個弟弟的評價不高也是事實。

至於曹操的兒子們嘛,最知名的當屬長子曹昂、曹沖、曹彰和曹植。

曹昂和曹沖皆早夭,但曹沖還是有1900戶的食邑,曹彰食邑4300戶,曹植只有990戶。

而同為曹操的兒子,只是不那麼出名的曹袞、曹乾和曹彪,依次拿到了3400戶、5000戶以及2500戶,真正意義上的低調奢華有內涵。

可見,曹魏集團在食邑分配上,還是相對公平。

武將的食邑普遍較高,但謀臣中也不乏佼佼者,而曹魏親族的權柄雖大,但食邑上和外族將領也沒有太大的差距,功勳卓著者依然可以憑表現獲得一張份量不輕的長期飯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看演義看史實,曹魏的九大謀主都有誰

漢末三國,人才輩出,而曹魏陣營兵多將廣,湧現出一大批文臣武將,幾乎呈井噴之勢。三國演義和相關遊戲中,曹魏的各位謀臣都已為大家所熟識,他們相互之間(以及和其他陣營謀士)的比較、謀略值的高低,更是眾...

三國時期曹魏的五子良將最後的結局如何

五子良將是三國時期魏國的五位傑出軍事將領。這五人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以及徐晃。《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撰寫魏書部分的時候,將這五位將軍合在一起做傳,並且評價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