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得天下,為啥必先除掉關羽張飛?張飛為何最怕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桃園三結義,大家都比較熟悉。

老大劉備,老二關羽,老三張飛,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劉備偏偏是老大呢?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劉備的年齡大。

在三國志中記載,劉備在劉關張三個人中年齡排行老二。

那為什麼關張二人執意奉劉備為大哥呢?我覺得原因有二:其一,劉備的皇室宗親身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二,劉備具有天生的領袖氣質,思想高度不一般。

大家仔細閱讀《三國演義》,就會發現。

羅貫中對劉備的描寫極為有趣,大概意思就是,劉備不是很愛學習的人,但卻儀表出眾,經常混跡於名人之間,年紀輕輕就和當時的名人官員為友。

這裡所講的,是真是假我們不得而知,但這至少也說明長得帥,還是很討人喜歡的。

和劉備比起來,關張二人就low了不少。

關羽是在家鄉誤殺了勢豪被迫走江湖,這儼然一個離家的流浪漢啊。

這時候有倆個哥們跳出來說,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那當然是樂意至極,今晚的住行有著落了,開心的不行,至於排行老幾,你們說了算。

三人中經濟條件最好的就數張飛啦,自己的莊園住著,大的都能種桃成林,宰豬場開著,有酒有肉,這在現在生活中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土豪啊。

按說自己應該當老大的啊,怎麼偏偏當了老三呢?書中沒有交代,但從史書記載可知張飛小關羽五歲,小劉備四歲,年齡小的有點大,也就不好意思和兩位哥哥爭老大了吧。

在我們傳統意識中,他們三個人同甘共苦雖然是異姓兄弟卻勝似親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生死弟兄,其實老王認為他們三個也並不是真正的鐵板一塊,他們在剛開始的時候劉備只是想讓武藝高強的關羽、張飛助自己一臂之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然後才有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他們三人食則同桌,寢著同塌,在戰場上互相救助,的確是在別人眼中看來的是生死弟兄,但是後來發生了一系列的事,他們之間產生了無法彌合的間隙,首先是曹操征討劉備的時候,關羽為了保全劉備的兩個夫人而投降曹操,但是我們都知道劉備為了事業是一個不在乎家庭女人甚至孩子的人,雖然關羽是為了保全劉備的夫人而屈身投降曹操的這還有情可原。

可是到了後來曹操在火燒赤壁失敗以後關羽奉命在曹操失敗逃走的路上也就是華容道,關羽違抗軍命不惜自己掉腦袋的代價也把劉備的對手給私自放走了,放走的還有曹操手下的大將、謀士,這個錯誤是劉備對關羽無法忍受的,這也是關羽人生當中一個義薄雲天的重要事例,同時也是他輝煌一生中的一個重大污點,劉備對他的這個失誤是耿耿於懷的。

東漢末年,皇權衰落,諸侯割據,大漢早已名寸實亡,劉備當時亦無力改變現狀,沒落市井,以織席販履為業,劉備為人目光短淺,沒有學識淵博,因此,他不懂任何用兵之道和智謀,但他卻有一點好處,就是他始終立志匡扶漢室,能夠忍辱負重,堅韌而且有耐心,這一點也使得他最後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基業。

但是劉備自己的性情似乎有又限制了他的發展,一是劉備被困東吳時期,張飛關羽魯莽,吵著要救大哥,多次猜疑諸葛亮,後來劉備回來荊州後,諸葛亮給劉備說出他二弟關羽性情孤傲,視天下英雄如草芥,如果不防,早晚禍及自身,而三弟張飛,喝酒誤事,不懂的體恤下屬,劉備也只是聽聽而已,他之後就沒在意這些,而劉備自己做事要不失仁義,想留個好名聲,又要奪取別人城池,為此犧牲了多少為他盡忠的人,包括剛剛輔佐他不久的龐統,在別人眼裡,劉備假仁假義,似乎並不是胡說。

似乎張飛關羽能打仗之外,沒有為劉備提供任何益處,相反,他們似乎一直在拖後腿。

早年,劉備征袁術,留張飛留守徐州,沒想到張飛一喝酒,就打罵下屬,最後被呂布趁機奪下徐州,害得劉備進退兩難,原是呂布無謀,劉備才能活下來,若是曹操奪了徐州,劉備必然無路可逃。

劉備攻取漢中以後,封五虎上將,關羽守荊州,沒想到關羽為人高傲,不聽勸誡,私自調兵北上攻取樊城,又輕視東吳,還瞧不起東吳大都督呂蒙,最後呂蒙聯合曹操,白衣渡江,奪下荊州,殺了關羽,可見,關羽的死實在是他自身性情所致,而張飛在關羽死後,性情更加暴躁,又招致殺身之禍。

荊州一失,劉備的基業由盛轉衰,開始變弱,後來劉備不以大局為重,又給關羽張飛報仇,致使夷陵大敗,蜀漢國力大損,無法發展,所以蜀漢成為三國中最早被滅亡的國家。

在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裡,千辛萬苦從曹操帳下離開,帶著兩位嫂嫂好不容易見到了日思夜想的三弟,正想上前與其團聚的時候,張飛一矛便刺向關羽。

嚇得關羽連忙閃過。

開始,關羽的解釋張飛根本不相信,即便是兩位嫂嫂勸說也不起作用,因為他覺得真正的忠臣就算死,也不會為另一位主公賣命。

這說的是關羽在與劉備失散以後,為了照顧兩位嫂嫂,被迫幫曹操做事的事情。

隨後追兵趕到,要不是關羽提刀直接斬了追來的蔡陽,不然一根筋的張飛還真的不會相信他這位二哥。

張飛最怕的人,其實是諸葛亮。

諸葛亮從臥龍崗出來,第一戰便是在面對曹操的大將夏侯元讓。

最初的關羽和張飛根本不相信諸葛亮,覺得諸葛亮根本不懂打仗,在領了諸葛亮的令箭以後還在笑。

劉備看不過眼,教訓了一頓,這才悻悻領命率兵前往戰場。

結果,曹軍大敗,關羽張飛輕鬆將曹軍殺退,回到諸葛亮的輪椅前,行禮道歉。

關羽和張飛有所不同,關羽的腦子會轉,也有自己的驕傲。

關羽有自己的一套,並不是對諸葛亮唯命是從,結果敗走麥城,被孫吳生擒,最後斬首。

這些都是因為關羽不聽諸葛亮留下的「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而張飛,只要諸葛亮說什麼,他都會聽從吩咐的去完成。

因為,在多次戰役中,諸葛亮的指揮和戰略都是神乎其神的,在張飛的眼裡,諸葛亮總是料事如神,信他准沒錯。

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從不肯放棄任何希望,從他的屢敗屢戰就可看出他對於勝利的渴望,他寧願與虎同謀。

守徐州,他知道呂布狼子野心,奔赴江東迎娶孫尚香,江東的套路他也知道,他太渴望勝利了,那這麼渴望勝利的一個人,在一統三國後面對權力的誘惑,為了兒子劉嬋以及蜀國江山的千秋萬世,張飛關羽會得善終嗎?他會怎麼做呢?

劉備

在劉備起兵初期,張飛對他的幫助不可謂不大。

起兵沒錢?沒事,張飛家有錢。

於是變賣家產湊錢給大哥招兵買馬,此乃義。

張飛武藝高強,劉備在新野撤退時遇上曹操的追兵,為了掩護大哥撤退,獨率二十騎斷後,於長坂坡橋顯英豪,不顧身家性命,只為劉備拖延時間。

在關羽千里走單騎回來尋找劉備時,張飛聽到留言,以為關羽投靠了曹操,一見面就大打出手,此為忠。

如此忠義之士,劉備所塑造出來的仁義形象,是斷斷不能殺他的。

還有一點不要忘了,張飛喜好飲酒,應為飲酒數次犯了大錯,但就因為如此,劉備更加不會殺他了。

張飛

相比較而言關羽可能就不會那麼好運了,關羽心高氣傲,誰都不服,只聽劉備的話。

那麼這裡有疑問了,如果,關羽沒在麥城自刎,那麼劉備死後,關羽會聽劉嬋的話嗎?答案是肯定不會,如此心高氣傲的人,怎麼會聽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的命令,那可能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

而且關羽曾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又在軍中威望極高,功高蓋主,劉備不得不防。

但是念在昔日的恩情,在劉備死時估計會將關羽一起帶走,以便保護住自己的基業。

關羽

亂世出英雄,但亂世平定之後呢?英雄們該何去何從。

一統三國後劉備亦是梟雄,容不得有人對自己的基業有半分染指,半分念想都不行,縱使是自己的親兄弟,就算是七步成詩照樣還是會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的基業是被關羽,張飛拖垮的!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的第一回講的就是桃園三結義,是指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初相識,並在桃園之中結為兄弟,自此之後,三人便一起共創大業,而劉備作為大哥,和關羽張飛既是君臣關係,又是兄弟關係,這種關...

另眼看三國人際關係 諸葛亮放任終害關羽

《三國志》評價張飛、關羽時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諸葛亮對待關羽,特別注意分寸,並努力維持一個客客氣氣的良好關係,因為關羽並不十分買軍師帳的。孔明的聯吳方針,他執...

揭秘諸葛亮親張飛而遠關羽的真正原因

《三國志》評價張飛、關羽時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諸葛亮對待關羽,特別注意分寸,並努力維持一個客客氣氣的良好關係,因為關羽並不十分買軍師帳的。孔明的聯吳方針,他執...

難解之謎諸葛亮為何重用張飛疏遠關羽?

《三國志》評價張飛、關羽時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諸葛亮對待關羽,特別注意分寸,並努力維持一個客客氣氣的良好關係,因為關羽並不十分買軍師帳的。孔明的聯吳方針,他執...

揭秘:諸葛亮親張飛而遠關羽的真正原因

《三國志》評價張飛、關羽時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諸葛亮對待關羽,特別注意分寸,並努力維持一個客客氣氣的良好關係,因為關羽並不十分買軍師帳的。孔明的聯吳方針,他執...

揭秘:諸葛亮親張飛而遠關羽的真正原因

《三國志》評價張飛、關羽時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諸葛亮對待關羽,特別注意分寸,並努力維持一個客客氣氣的良好關係,因為關羽並不十分買軍師帳的。孔明的聯吳方針,他執...

揭秘名相諸葛亮親張飛而遠關羽的真正原因

《三國志》評價張飛、關羽時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諸葛亮對待關羽,特別注意分寸,並努力維持一個客客氣氣的良好關係,因為關羽並不十分買軍師帳的。孔明的聯吳方針,他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