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為什麼這麼弱?先是被遼打,後又投降金,最後被蒙古滅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在中國古代史占有一定的地位,不是因為它的疆域,也不是因為它的軍事實力,而是因為它經濟實力強大,相反宋朝的軍事實力確實十分落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導致了宋朝一次次被打敗,一次次丟失國土!

北宋疆域

其實在宋太祖趙匡胤時,宋朝的軍事還是十分強大的,趙匡胤是將軍出身,在奪了後周小皇帝的江山後,趙匡胤南滅後唐,北侵北漢,軍事實力十分強大,就是和強大的北遼也有力量一搏高下!

南宋

但是在趙匡胤稱帝的後期,因為自己的原因,他害怕有人效仿他自己擁兵自重,黃袍加身,因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武將的權利,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在皇帝收兵權之後,他就想了一系類方法防止武將擁有過高的兵權,加強中央集權,解除了禁軍將領的兵權,並調往外地充當節度使,繼而削弱節度使的實權,使其徒有虛名,接著將禁軍統領權一分為三,都對皇帝負責,設立樞密院,樞密院有調兵權卻沒有統兵權,將領有統兵權,卻沒有調兵權,使其相互牽制,守內虛外,加強了對中央的保護,但是卻減弱了邊防,因此之後的宋朝邊庭軍力空虛,在之後與外族的對抗中落了下風,而在將中央軍調往邊地又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得不償失!

宋太祖

另外宋朝實行更戍法,禁軍每一年或兩年必須換防一次,此舉雖然將強 了中央集權,避免將領擁兵自重,但是這卻導致將不識其兵,兵不識其將,導致了軍隊的戰鬥力降低,將領的指揮戰鬥力低下,間接導致了宋朝了軍隊戰力下降!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在太宗之後,宋朝出現了重文輕武的局面,這是文人的春天,可以推動文化的繁榮,但是這卻使得國家沒有了能征善戰的將軍和士兵!

大宋朝廷

在太祖之後,太宗好大喜功卻無真才實學,他沖忙北伐,導致慘敗,這使得太祖之後的皇帝都對北方充滿恐懼,整個國家包括皇帝偏安一隅,毫無進取之心!

宋太宗與小周后

宋朝的軍事實力落後是制度的積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宮廷劇中經常會上演眾皇子爭奪「九五之尊」的劇情,似乎每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想要坐上那把龍椅。過往的歷史中,也不乏一些非皇家血統的人通過手段坐上那個位置。北宋開國皇帝就是其中一位。趙匡胤,原為後周禁...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利弊大揭秘

北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將領們的兵權,因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決策,所以史稱「杯酒釋兵權」。 事件的具體經過,據史料記載:建隆二年七...

趙匡胤為什麼要實行「右文抑武」?

在宋朝,大家都知道武將的地位特別低,重文抑武是宋朝的基本國策,那麼為什麼宋朝武將的地位會這麼低呢?《宋史·曹彬傳》記載,即使是曹彬這樣位居樞密使的武官,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士大夫的車馬,都會主動命...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將領名單都有哪些人

杯酒釋兵權將領名單里有五位高級將領,分別是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在杯酒釋兵權的晚宴上,宋太祖趙匡胤同這五位高級將領喝酒,然後說出了自己的憂慮。這幾位高級將領聽後明白了宋太祖的意思。

宋朝:中央集權的利與弊

在人們眼中,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相對於唐朝的繁榮,元朝的野蠻,明朝的開明,宋朝總是那麼的讓人覺得不夠爭氣,雖然在經濟上爆發了蓬勃的生機,但是在軍事上,除了偶爾幾個閃光的戰役,其他大型戰役幾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