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是否為劉備打天下奠定基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個國家,一個朝代,要想興盛昌達,就得整頓安良嚴抓緊打,管理好國家,安頓好百姓,在我們今天是這樣,在歷史上更是這樣。
歷史上有著許多平定天下、安定百姓的故事,這其中還數「三顧茅廬」最為人知曉了。
那麼,本文就帶你來領略一下歷史的三顧茅廬究竟是何場面,它到底有沒有為劉備的平定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顧茅廬,說得直白點,就是劉備與諸葛亮的三次見面。
但無奈諸葛先生是隱世高人,本不想面對這凡塵世故,但後在劉備的三次拜訪,諸葛見其虔誠,知道劉備此人心存善意,還是個有謀略的人才,便同意出山,助其一臂之力。
諸葛亮,字孔明,自稱「臥龍」,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
年輕的時候隱居山林,在遠離人世的地方熟讀經書,特別是對於兵法的研究,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並且了解各朝代的衰敗興亡的歷史。
他是一位千百年難得一遇的將才,正因此為,劉備聽聞後不遠萬里都要來請他出山,哪怕被拒絕了一次、兩次…
劉備深知要想平定天下,就必須得有一位擅長謀略的軍師,而恰好諸葛亮的出現,填補了這個空缺。
第一次邀請諸葛亮出山還是在一個深冬,劉關張三人前去,不料卻吃了個閉門羹,三人只得掃興而歸 。
劉備也不愧為一代君王,深知諸葛亮這樣的賢者得有禮節的去邀請,而不是用著極其敷衍的態度,所以面對張飛的「他只不過是一介平民,用得著我們這樣大架子去迎接嗎」話語,劉備只說了句「諸葛先生是隱居世外的賢者,乃是能夠擔當重任的大臣,怎麼能夠隨隨便便的邀請呢」,說服張飛後,三人便再次前往諸葛亮家中,誰知道,這一次還是沒能夠見到諸葛亮,實在是沒辦法,便寫了封信交給諸葛亮的弟弟,並說明來意以及下次來拜訪的意願。
二次拜訪還是無功而返。
到了第三次,張飛、關羽都勸阻劉備說,覺得劉備是當時候有地位的人,而諸葛亮只不過是平民,用不著這樣。
張飛還說,我們已經仁至義盡,這次就不需要大哥前去了,我自己去見他,倘若還是見不到,我綁了他回來見你。
劉備趕緊停止張飛的話,並很嚴肅的說,諸葛先生是世外高人,是不可多得的賢者,需要我們帶有誠意的去請。
於是這第三次果然邀請到了。
三人前來到諸葛亮的門前,當時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生怕驚擾諸葛休息,於是不顧自己連夜趕路過來的疲勞,就在門前等候。
直到諸葛亮睡醒, 才敢上前說明來意。
諸葛亮本是隱居山林,但被劉備此舉感動到了,認為劉備是一個不僅有武力還是有品行的人。
於是,諸葛亮同意出山輔佐劉備。
懷著一身的抱負,這四人一同離開茅廬。
隨後,諸葛亮被封為軍師,為劉備的作戰出謀劃策,確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使劉備實現了蜀漢的統一,為蜀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諸葛亮有多聰明?臨死前為了自保設下一個圈套,兩千年來無人能解
都說諸葛孔明才智全國無雙,算盡身生前事,也算便了身後事。在他開未出山之前,風貌便受人人廣為傳揚。在剛開始出山輔佐劉備的時分,就以多打少,以弱勝強活生生打出了一個蜀國來,然後區分全國,呈三國鼎立...
三國中隱藏最深的兩位高人,諸葛亮見面都要下跪,卻至死都沒出山
在我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能人異士輩出,不僅有許多諸如諸葛亮、司馬懿、龐統等神機妙算的謀士,而且還有五虎上將、顏良文丑等勇猛無敵的武將,令人驚艷。但是,在他們之外,卻有兩個人是三國之中隱藏最深的人...
你道諸葛亮真是隱居南陽嗎?他不過是在學姜太公釣魚
文/王逸風大家都曉得諸葛亮隱居南陽的故事。唐代大文學家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寫道:「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諸葛亮的草廬,無論多麼簡陋,因為他是諸葛亮住的,也便不再簡陋。 為什...
中國古代史上最低調牛人:愛做女人才做的事,卻準確預言三國結局
世人皆知司馬昭、司馬懿,但對於同為司馬姓氏的司馬徽卻毫無印象。倘若說起「水鏡先生」,或許看過三國的人倒是有點印象,不錯,「水鏡先生」便是司馬徽。人們不熟悉司馬徽,並不是司馬徽沒有才能,而是此人實...
水鏡先生最認可的人並不是諸葛亮,他認可的人連諸葛亮也怕
水鏡先生最認可的人並不是諸葛亮,他認可的人連諸葛亮都怕水鏡先生本名司馬徽,字德操,河南禹州人,精通奇門遁甲,兵法,會觀天象。更是一位超牛的導師,這個人教出來的學生,各個用兵如神,神機妙算,可以說...
此人可列五虎將代替黃忠,只因諸葛亮多了句嘴,與五虎將……
劉備的五虎將聚集了三國最頂級的武大猛將,即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可你知道嗎,蜀國還有一位大將,論資歷不輸黃忠馬超,論實力亦不輸關羽張飛。本來劉備是讓他位列五虎將之一的,可諸葛亮說了一句話...
三國最厲害的軍師,他是三十六計的實施者、三國鼎立的設計者
東漢末年發生了黃巾之亂,天下百姓都處於水深火熱的情況下,天子處境也十分艱難。當時漢朝的朝政已經被宦官控制著,更換皇帝的速度比翻書還快,所以漢朝社稷江山岌岌可危。可是俗話說得好亂世出英雄,在亂世...
諸葛亮,一個被劉備算計的死死的愚忠之人
三國中司馬徽說了這兩句話很耐人尋味:1、元直去了,自便去了,何故惹他出來嘔心血也。2、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司馬徽是很愛惜人才的,他對於徐庶走馬薦諸葛是反對的,他對於諸葛出山輔助劉備持有...
關羽跟張飛性格上差多大?看看諸葛亮對待他們的態度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三國鼎力始於東漢末年,分別是曹魏、孫吳,蜀漢三分天下。皇叔劉備,與猛人張飛、赤臉關羽,三人結義於桃園,後來又三顧茅廬,請出臥龍才人諸葛亮,最終將這三人收至自己的麾下任為己用,從而建立蜀...
千古名相,諸葛亮的大智慧,夢三國孔明的用人謀略(一)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對於諸葛亮的千秋評說似乎都在其軍事方面,並且對最後六出祁山而未果的悲壯扼腕嘆息,諸葛亮似乎帶上了巨大的悲壯性。特別是五丈原因病死在54歲這一壯年非常可惜,究其原因...
為什麼劉備要三請諸葛亮,是因為諸葛亮架子大嗎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曹操通過官渡之戰消滅了實力強大的袁紹,基本統一了北方。劉備雖是漢朝皇帝的遠親,在鎮壓黃巾起義中也發展起自己的一些力量,形成了一個規模不大的軍事集團,但他沒有固定的地盤,還遭到...
二十七歲諸葛亮,與四十六歲劉備之間較量,使其快速成集團二把手
三顧茅廬是民間的一個廣為流傳的典故,已經成為後代禮賢下士的一個典範。當初諸葛亮能夠讓比他大十九歲的劉備成功的達成這件事。這裡面就有諸葛亮與劉備的計謀較量。一個人需要找到合適的人和機會施展自己的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