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受諸葛亮侮辱,但忍住不出戰,另其出師未捷身先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王安石說過:「莫大的禍,起於須臾之不忍。
」心量不寬,難容於眾;小事不忍,必生大患。
凡人齊家,其間能忍能耐,和美六親;治國時分,能忍、能耐,上下無怨相。
如能忍廉頗之辱,得全賢義之名。
呂布不舍侯成之怨,後有喪國亡身之危。
心能忍辱,身必能安;若不忍耐,必有辱身之患。
自古英雄都是能屈能伸之人。
做任何事情不可能都一帆風順,有時進,有時得退;若只知道進,則可能剛強而折。
唐高祖李淵就是懂得能屈能伸之道的人。
他從不意氣用事,總是審時度勢,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和行動,李淵才能在隋朝末年天下紛爭、群雄並起的亂世中乘勢而起,由弱變強,最終統一天下。
司馬懿也是深諳「忍」術的人物,在下一提起關於忍的歷史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司馬仲達。
諸葛亮駐紮在五丈原與司馬懿對峙時,司馬懿知道若倉促應戰,必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便高掛免戰牌,無論諸葛亮怎麼挑釁都避而不戰。
諸葛亮拖不起,為激司馬懿出戰,便送給司馬懿一套女人的衣服並附上一封信道:「你身為統軍大將卻只知道躲在巢穴中,這跟女人有什麼區別?現在我送你一套女人衣服,你若還不應戰,就恭敬的接受衣服吧。
你要還有一點羞恥心。
男子漢氣概,就讓人把衣服送回來,你我約定日期再戰。
」曹魏大將們都氣的發抖,紛紛請命出戰。
但司馬懿只是笑著說:「我並不是怕諸葛亮而不出戰,但皇上早就有明確的旨意,讓我們堅守城池。
既然你們想出戰,我這就向皇上請示。
」
曹睿收到奏摺一看,納悶司馬懿明知要避而不戰,為何還要上奏摺請戰呢?大臣中有人明白了司馬懿的意思,便對曹睿說:「眾將軍們受諸葛亮這麼一侮辱,肯定都氣的受不了,紛紛請戰,司馬元帥上這麼一道奏摺,就是想讓皇上重申一下堅守不戰的旨意,用來壓一壓將軍們請戰的情緒。
」
於是,曹睿再下旨,要求司馬懿無論怎麼樣都不能出戰,諸葛亮也無計可施,不久就病死在五丈原。
正是司馬懿的「忍」,戰勝了風雲三國的諸葛孔明,另其「出師未捷身先死」。
有時候,「忍」本身就是在出招,它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策略,是不為敵所動的韜略,是致敵於被動的一種手段。
司馬懿高度評價諸葛亮,諸葛亮怎麼評價司馬懿呢?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三國時代頂尖的謀士,傑出的人才,兩個人交戰,可以說是真正的高手對決,司馬懿曾評價諸葛亮,說諸葛亮是天下奇才!而諸葛亮怎麼評價司馬懿呢?
諸葛亮六出祁山,因第一敗,滿盤皆輸,仲達嘆孔明:天下奇才!
諸葛亮在一出祁山之前幾乎百戰百勝,士氣大振。於是為了匡扶漢室,報劉備的知遇之恩,便打算出祁山打曹魏,還慷慨陳詞的寫了千古名篇《前出師表》。這樣一個大好局勢之下,卻因一人失誤而使得整個局勢逆轉。
諸葛亮之死早有徵兆?司馬懿一句話道破他不久於人世
1魏青龍二年春,諸葛亮開始了他的第五次北伐,兵至五丈原,多次攻城未下。司馬懿遵魏明帝曹叡之令,堅守不出。他的堅守是在等待一個機會。這日,諸葛亮派虎步監孟琰駐紮武功水北。孟琰前往駐紮後,水勢漸漲,...
智商碾壓,司馬懿為什麼成最後勝利者,這個計謀連諸葛亮都想不到
品讀三國,品味人生,大家好,我是史小強!說了好多蜀國陣營的故事,今天講一講魏國的故事吧,魏國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曹操,那就是司馬懿了,他經常被描寫的老謀深算,精於計謀,好像一個腹黑軍師一樣。但...
諸葛亮北伐,司馬懿為什麼不敢出戰?
公元234年春天,諸葛亮經過三年勸農講武的準備,在斜谷口再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能同時攻魏。四月,蜀軍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紮營寨。司馬懿則率領魏軍背水築營,想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