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司馬懿的粉墨登場 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諸葛亮曾經在《出師表》中表明自己的情懷「臣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

」這就是諸葛亮的播種機和宣言書,於是他不顧自己年邁體衰,開啟了六出祁山的宏偉計劃。


諸葛亮深知自己時日無多,總想速戰速決,勞師遠征,耗費頗巨,糧草不足,如此曠日持久,顯然對於蜀國以及諸葛亮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於是諸葛亮絞盡腦汁,想辦法讓司馬懿出兵。



司馬懿與諸葛亮是「老朋友」了,他何嘗不知諸葛亮的所思所行,因此任蜀兵討敵罵陣,無論語言多麼刺耳,無論蜀兵怎樣叫囂,他就是免戰牌高懸,心中牢記一個字「拖」,他深知這個字是他數十年的法寶,對自己不利的事情,自己就做「縮頭烏龜」,就這樣,他熬死了對自己時刻提防的曹操和曹丕。

司馬懿活了七十三歲,在中國歷史上司馬懿被稱之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不是空穴來風,他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司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他是魏國三朝託孤重臣,逐漸掌握了魏國的決策權,曾經兩度率領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73歲辭世後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 諸葛亮有妙計千條,司馬懿有一定之規,諸葛亮不想讓自己的遠大理想化為泡影,於是便用激將法,派使者到魏營下書,並且送給司馬懿一套女人的服飾,還有裙釵、胭脂等。

並讓使者傳話,司馬公縮手縮腳,不像個男子漢,就是一個小腳女人,連我們感到羞恥。

司馬懿命令士兵將蜀國使者帶到大營,欣然收下裙釵等禮物,還酒宴款待,席間司馬懿談笑風生,「請問貴使者,你家丞相最近如何?」,使者見司馬懿和藹可親,全無敵意,於是放鬆了警惕,說「承蒙您牽掛,丞相每天操勞國事,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可是飯量很小。

」司馬懿聽到這裡,滿臉堆笑,「是嗎?多謝丞相美意,裙釵很漂亮,我收下了,這胭脂也更珍貴。

請替我轉達對丞相的感激之情」。

使者走後,司馬懿對眾將說,「孔明食少事繁,豈能久乎?」他做那麼多的事情,飯量那麼小,還會長久嗎?


​翌日,司馬懿穿上諸葛亮送來的女人服飾,塗脂抹粉,來到前敵,搖頭晃腦,頗為得意。

結果魏國的那些將領不幹了,紛紛請戰,向司馬懿慷慨陳詞「士可殺不可辱,您能忍,我們誓死請戰。

」司馬懿見眾人群情激昂,怕引起兵變,於是上表皇帝曹叡,佯裝申請出兵。

司馬懿所採取的防守策略,之前和曹叡曾經反覆溝通,兩人觀點一致,因此魏國皇帝接到司馬懿的表文感到疑惑了,此時朝臣奏道:這正是司馬大人的策略,都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他為什麼反而上表請戰,正是想藉助陛下的影響駁回眾位將領的請求。

曹叡乃派遣老臣辛毗帶著詔書去司馬懿大營,詔示諸將:不許出戰。

司馬懿為了表示自己和各位將領想法一致,還假裝衝冠大怒,準備和諸葛亮決一死戰。

欽差大臣辛毗拿著曹叡御賜的節杖站在大營門口,一動不動。

辛毗資歷比司馬懿還要老,眾將也都相信司馬懿不敢惹辛毗,所以只好又退回大營。

諸葛亮的計策終於破產。


唐人杜甫有詩慨然嘆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