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歷史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到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史稱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戰國因劉向《戰國策》而得名,兩者以"三家分晉"為分水嶺。
春秋戰國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時期。
社會政治局面錯綜複雜,軍事鬥爭層出不窮,經濟急劇變化,學術文化異彩紛呈;華夏文明在這一時期呈爆炸性發展,空前絕後,留下了極為燦爛的文化遺產,對後世的政治、經濟、文化、倫理、道德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一)國際關係
周王室推翻商朝時,為了加強統治區域的控制,創新地提出分封制。
擴大分封七十一個諸侯,控制著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法制。
春秋時期已演裂為170個政治實體。
有的欣欣向榮,發展壯大;有的每況愈下,日薄西山;甚至破產消亡。
平衡一旦被打破,不再勢均力敵,便開始弱肉強食的兼并。
手段就是戰爭。
春秋時期戰爭至少二百多場,且都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
如鄭莊公伐宋的理由是"宋公不王(不朝見天子)",齊桓公伐楚的理由是楚國沒有按時向周王進貢茅草,影響了王室的祭祀。
這些理由被當時的輿論認為很正當。
一旦戰敗,國君遞上降書,任由戰勝國處置。
春秋早期,只要認輸,勝利者會放他一馬,歃血為盟、做我的跟班即可。
春秋晚期,就開始亡國,有時臣民還會被遷出祖國,淪為奴隸,甚至商品。
大國不斷崛起,小國站隊跟隨。
大國要的是領導權,小國需要的是保護傘。
諸侯各國盟會便是稱霸的標誌和儀式。
其中,歃血是重要程序。
具體做法是,牽一頭牛,割下左耳,放在盤子裡。
參加會盟的代表,依次用手指蘸血塗在嘴旁,叫"歃血為盟"。
排在第一的,被認為是盟主。
盟會誕生了五位春秋霸主:齊桓公,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
齊桓公稱霸的葵丘之會,晉文公稱霸的踐土之盟等,便是典型的例子。
春秋無義戰。
諸侯宣戰的目的主要是炫耀武力,震懾對方,拉幫結派,爭當霸主。
最卑鄙的動機也不過是掠奪財富和擴張勢力。
唯一極端的是自稱蠻夷的楚文王,為了傾國傾城的息夫人滅了息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簽署命令,冊封晉國大夫趙、魏、韓三家為諸侯,昔日頭號霸權大國分裂為三個國家。
歷史進入戰國時期。
北方諸國紛紛見賢思齊,不甘寂寞,相繼稱王,秦和齊甚至一度稱帝,均不再把日薄西山的周王室放在眼裡。
大家都是王,等於沒有王。
因此,國王們只能頻繁發動戰爭,打出一個新的天子來。
戰爭的目的變為赤裸裸的兼并。
比如秦國,從獻公至嬴政,大規模戰爭十五次,敵方死亡總人數一百多萬人。
因此有人說,春秋開口閉口是禮,戰國開口閉口是利。
春秋還只是禮樂崩壞,戰國則是道德淪喪。
錯綜複雜、爾虞我詐的國家關係與如今的國際形勢如此的接近,恃強凌弱、弱肉強食的諸侯吞併充滿了無恥和暴力。
中小邦國做牆頭草的後果,是挨打的次數更多。
有時為了自衛,有時是侵略,有的是迫於霸主的命令,有的是因為自己左右搖擺得罪了霸主。
晉楚爭霸幾百年,夾在中間的小國吃盡了苦頭。
鄭國參戰次數為七十二,宋國為四十六。
城濮之戰晉勝,邲之戰楚勝。
特殊的地理關係,夾在中間的鄭國做為小弟,自動或被動地臣服和依附於勝利者。
失敗的大國就要教訓這些見風使舵的小弟。
小弟扛不住,只好歸順原來的老大。
這邊新的老大當然也不干,帳越算越亂,越積越多,最後兩個大國再打一仗,算總帳。
弱國雖然挨打,但未必無外交。
正因為弱勢,更要善於運用外交手段。
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一批極為優秀的外交家,如蘇秦、張儀、甘茂、司馬錯、樂毅、范雎、毛遂、蒯通等。
他們不僅剛柔並濟、智勇雙全,更有君子氣節和貴族精神。
以布衣之身庭說諸侯,以三寸之舌退百萬雄師,以縱橫之術解不測之危;多次化干戈為玉帛,使國家轉危為安,爭取了最大程度的保全。
小國,如何夾縫中生存?大國,如何生存得有尊嚴?超級大國,憑藉什麼稱霸世界?在當今的世界版圖上,中國該怎樣定位自己,該怎樣應對世界形勢,這恰恰需要春秋的智慧。
(二)君臣
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國內亦非太平盛世。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
諸侯挾持天子,大夫放逐諸侯,家臣反叛大夫,君臣瘋狂地追逐著權力,又都在追逐權力的過程中喪 失了權力。
齊景公曾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為: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
人人都正其位,安其事,才能叫"正治"。
否則,君臣失位,長幼失序,倫理失常,社會則動盪不安。
君臣父子,乃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政治理念、道德規範和制度設計。
自西周以來,就被著力打造、建立和維護,不容動搖。
春秋時期尚無三跪九叩和山呼萬歲,沒有奴才主子和卑躬屈膝。
君臣平起平坐,"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君臣關係不是隨便建立的。
成為他人之臣,首先要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簡策上,叫"策名"。
其次,要向人君敬獻禮品,叫"委質"。
表示一旦確立關係,就忠貞無貳,永不變心。
晉國公子重耳受驪姬之亂,在國外顛沛流離了19年,輾轉了8個諸侯國,直至62歲才登基做國君。
逃難期間有一批文武精英跟隨,如狐毛、狐偃、趙衰、先軫、介子推等。
飢困之時,介之推曾"割股奉君",煮成湯端給重耳喝。
他即位後,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晉國很快就強盛起來。
後經關鍵性的城濮之戰,晉文公重耳終於在花甲之年稱霸中原。
另一位霸主齊桓公姜小白,在莒國避難。
政變來臨時,小白和公子糾爭搶時間趕回齊都臨淄繼位。
公子糾的家臣管仲,半路攔截公子小白,但箭射在了衣帶鉤上。
小白裝死倒下,騙過管仲,之後輕車別道先入國,當上了國君。
齊桓公不記一箭之仇,重用管仲為相,成就一代霸業。
管仲可謂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設計完美嚴謹的治國方案,迅速帶領齊國登上霸主地位。
內閣制、福利社會、減免農業稅、控制通貨膨脹、鼓勵商業、鹽鐵專賣,都是管仲帶給全世界管理者的啟示。
中國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孫武,亦來自春秋。
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占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孫子兵法》至今是全世界軍校的必讀課本。
從伍子胥助吳勝楚,范蠡助越滅吳;從孫子兵法到商鞅變法;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機智權謀、英雄輩出的時代,是世風豪邁、尊才納賢的時代,是一個文風鼎盛、百家爭鳴的時代。
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改革家、文學家、外交家等。
讀古人,讀歷史,認真感受到他們身上所散發出的崇高的人格魅力,領悟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非凡的智慧。
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政治家和軍事家們的必修課程。
太史公曾言: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
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
(三)思想文化
文化是政治、經濟的反映。
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的變革、政局的動盪,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躍和文學藝術的繁榮。
其代表階層為士。
他們的社會地位雖然較低,但深有學問和才能。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或政治家、軍事家。
士的出身和立場不同,因而政治主張和思考方式也不同。
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奏響了華夏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華彩樂章。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百家爭鳴的議題雖多,匯總後卻只有兩類:一是如何治國,二是如何做人。
治國之法,道家主張自治、墨家人治、儒家德治、法家法治。
治國之道,道家講天道、墨家講帝道、儒家講王道、法家講霸道。
天道是上古;帝道是堯舜;王道是商周。
這些都是倒退。
只有講霸道,才能走向秦漢。
於是法家勝出。
然而法家的獨占鰲頭只是曇花一現。
漢初貴黃老,武帝尊儒學。
此後歷朝歷代的治術,其實都是兼取儒法,雜用王霸。
做人的哲學即生存之道。
首先是人性論。
人性善惡的問題,經過三百年,甚至後來兩千年的爭辯,始終沒有結論。
全人類的共同價值,需要全人類來共同思考。
其次是方法論。
韓非主張"鬥爭哲學"。
人性本惡,德治和禮治都不管用,只能靠嚴刑峻法。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需向善疾惡,尊賢敬長,明辨是非。
孔子不提人性善惡,主張仁愛,講求"中庸之道"。
中是不走極端,庸是不唱高調。
孔孟共同的價值觀是仁愛與道義。
老子的名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是說,矛盾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
善就是惡,惡就是善。
故主張無為而治。
墨子主張自食其力,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機會均等。
荀子主張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輕重有別,貧富有稱。
回顧中華史,諸子爭鳴是華夏文明思想最活躍的時代,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
儒家思想孕育了傳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道家學說構成了傳統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稱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
這些共同構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論語》、《道德經》等經典之作,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讓後世只能仰視而無法企及。
由311首優美的詩歌組成的《詩經》,以它所表現出的深刻的社會內容和優美的藝術形式,奠定了中國詩詞抒情詠志的優良傳統。
春秋戰國500年,還為我們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和成語故事。
如孟子講的杯水車薪,莊子講的朝三暮四,韓非講的守株待兔、老馬識途和鄭人買履等。
以及諸侯混戰時發生的退避三舍、圍魏救趙、一鼓作氣、紙上談兵、負荊請罪、暗渡陳倉、破釜沉舟、竊符救趙、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等等。
那是一段刀光劍影、鼓角爭鳴的歲月。
(四)戰爭
戰爭,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重頭戲。
春秋時期的戰爭,名義上是維持國際秩序,維護世界和平。
實際上,為爭當江湖老大,獲得話語權。
老大就要以德服人,以身作則,事情就不能做得太過分。
因此,流血而不嗜血,有血性而無血腥。
這時的戰爭更像是競技體育,只要決出勝負就各自收兵,因此時間很短,原則上只有一天。
晉楚爭雄,最著名的城濮之戰,就只打了四月初二這一天。
初三、初四、初五,勝利了的晉軍原地休整,吃完楚軍留下的糧食,就啟程回國了。
春秋時最短的戰爭甚至只有一個早上,叫"翦滅此而朝食"。
大戰之前,要先派使節宣戰。
態度客客氣氣,用詞極其講究。
不宣而戰,是戰國時代才有的。
打仗時極講禮儀,甚至有打到一半停下來行禮的。
晉楚鄢陵之戰,晉國大夫郤至三次遇到楚王,每次都下車行肅拜之禮,表示對一國之君的禮貌和恭敬。
春秋戰爭規則:1.不斬來使。
2.不以阻隘。
不在阻隘地阻擊敵人,一定要在開闊地決戰。
3.不鼓不成列。
對方陣勢擺好之前,敵人不能擊鼓進軍。
4.不重傷。
5.不擒二毛。
不俘虜花白頭髮的人。
6.不逐北。
敵人敗退時,不能追。
追也可以,五十步為限。
春秋時,五十步笑一百步,是因為,逃跑五十步就安全了,你跑一百步幹什麼?
然而,這些規則在戰國時期被破壞的一乾二淨。
戰國時期,戰爭的目的是兼并他國,當然要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打殲滅戰。
戰國時期,一場戰爭打幾個月,很常見。
殺人上萬,也很平常。
最慘絕人寰的是秦將白起在伊闕之戰中斬敵首級二十四萬,長平之戰活埋趙國降卒四十萬。
屠城這樣的野蠻行徑,也是戰國的發明。
戰爭離不開參戰人員。
春秋的是君子,即士人,是貴族。
戰國地是小人,即庶人,是平民。
士,既參戰也作戰,所以叫"戰士"。
卒,只參戰不作戰,只是跟著跑,所以叫"走卒"。
戰場上,士批甲冑,乘車作戰。
卒無甲可披,只穿件布衣,衣服上會做記號,甚至寫個"卒",鞍前馬後跟著跑。
春秋時期,"戰士"是高貴的,體面的,也是驕傲和自豪的。
貴族男子如果不能從軍,被視為奇恥大辱。
春秋時的戰爭是貴族的遊戲。
平民稱為戰士,也是極大的榮耀。
地位更為卑賤的工匠和商販是沒有資格參戰的。
戰國時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不僅大量平民參戰;甚至有軍功,平民也能拜將封侯。
特別是秦國,軍功是按人頭計算的,殺敵一人晉爵一級。
這樣的"虎狼之師",哪裡還有對手?
六國之敗,也就理所當然。
第一家,公元前230年,秦滅韓。
最後一家,公元前221年,秦滅齊,嬴政稱帝。
嬴政對自己建立的帝國信心滿滿,在稱帝後的第一份詔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內容是廢除諡號制度。
以後如何區別不同世代的君主,他自負地說:"朕為始皇帝。
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然而,事實如何?
公元前206年,秦二世即位的第二年,秦亡。
強秦是何等的不可一世!為何如此迅速滅亡?其間有何歷史的玄機?待我們一起去探尋歷史的奧秘……
安徽潁上為什麼出著名的丞相?有哪些?
鮑叔牙——潁上(今屬安徽)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早年輔助公子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協助公子小白奪得國君之位,並推薦管仲為相。齊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參與...
春秋戰國時代的能人們:春秋三傑與戰國三傑誰的歷史影響更大?
春秋戰國時代無疑是能人輩出的輝煌時期,無數文成武將崛起,為歷史添上光榮的一筆。一、春秋三傑春秋三傑指的是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們都是千百年來人們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於其主,伍子胥忠於其君,...
春秋時叫春秋五霸,為什麼戰國時不叫戰國七霸呢?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春秋時期,周王室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
春秋五霸:只有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名副其實,其他四位只是走過場?
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