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什麼樣的國策方針,能讓唐王朝續命百餘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丨流惜子(南開大學)

以中學教科書為宣傳核心,我們日常能接觸到的所有歷史信息都在告訴我們: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是一個藩鎮割據的時代。

更甚者,在一般人眼裡,唐朝到安史之亂好像就忽然打住了,之後好像還存在了一百多年?可發生了什麼事,沒人知道,也沒人關心——大家只喜歡盛世,那種節度使混戰的衰亡時代,有什麼關心的必要?

可是問題是,藩鎮真的都是割據嗎?節度使真的都是擁兵抗上的軍閥嗎?

今天筆者在這裡告訴你:錯了!

唐後期的藩鎮事實上變成了普遍的一級行政區,相當於今天的省。

那種把藩鎮和割據不加分辨混為一談的看法,完全沒有道理。

藩鎮是怎麼形成的?

在認識一團亂麻的藩鎮史前,先得說說藩鎮是怎麼形成的,藩鎮的出現源於唐玄宗時代的節度使和採訪使的權力合一。

在唐朝前期,行政區劃只分兩級,州管著縣,國家直管著州。

但是大唐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國家直接管著300多個州,難免力不從心,又怕在州上再設置一層後引起東漢末年的割據,於是採取了折中辦法,派中央大員到地方去當只有監察地方權但沒有行政權的採訪使,這些觀察使有固定的監察區,就被稱為道——在玄宗時代,一共有十五個。

而玄宗時代戰爭規模巨大、次數繁多,原有的府兵制向募兵制轉化,在邊境上就形成了新的大軍區——節度使,總管轄區內的一切軍事事務。

他們二者權力都很大,但如果權力不合二為一,不同時擁有軍政權是無法形成割據的。

但是玄宗末年出現了第一個利用皇帝寵信而實現兩者合一的節度使安祿山,這樣他就相當於把整個河北道變成了自己的地盤,所以才有和中央叫板的實力。

在755年,他終於掀起了安史之亂——唐朝的轉折點。

這次叛亂規模太大,唐廷猝不及防,為了方便兼顧各條戰線,必須在分配各戰區,而採訪使和節度使並行的二元體制顯然無法適應戰局,於是唐廷為了平叛而設置的一系列節度使,已經實現了二者權力的合流:一級行政區節度使也兼觀察使(採訪使改名而來),擁有轄區內的軍政監察權力,管轄屬下州縣。

唐朝的行政體制至此由二級變為了三級。

非常時期,當然要賦予非常權力。

安史之亂期的各節度使權力極大,比如平叛的頭號功臣郭子儀、李光弼,都是大節度使,但是權力放出去就不好收回來了,於是河南、江淮地區的不少藩鎮就這樣實際脫離了朝廷的掌控;再加上唐廷無力徹底平叛,對於河北地區投降的那些安史降將,只能保留他們的原始地盤讓他們繼續當節度使,著名的割據大佬河朔三鎮——幽州、成德、魏博節度使就是這麼形成的。

唐代宗收權

於是763年安史之亂剛平息後,新登基的唐代宗發現他面對的局勢是:整個帝國的北部,自己已經無力掌控,權力被十幾個兵強馬壯的節度使瓜分殆盡。

可是國家剛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無力也不敢隨便動方鎮,對安史系統的河北藩鎮就只能姑息容忍;而對京西北、河南、四川的那些翅膀硬了不聽話的藩鎮,則動用各種手段,上下其手,翻雲覆雨,試圖把他們重新納入到朝廷的軌道中來。

在陰面調配藩鎮權力的同時,唐廷還在陽面積極培養新的禁軍——神策軍,那是因為764年吐蕃人趁虛而入打入長安,代宗倉惶跑到陝州避難的時候,各鎮軍隊居然不及時趕來勤王,只有公公魚朝恩率領的一支邊軍神策軍火速救駕,給代宗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這使得他明白,擁有一支強大中央軍的重要性,以期中央在討伐不聽話的藩鎮時不至於無兵可調,只能靠藩鎮直接互相攻擊。

同時,在這個時候,藩鎮已經在全國廣泛設立起來,只不過在北方重兵雲集的地方多為節度使,南方財賦之地多設觀察使,而唐廷始終未失去對南方廣大地區的控制。

不得不說,唐代宗是一位尚可稱道的政治家,穩住了國家百廢后緩慢興復的大局,局勢確實大有可觀,河南江淮的很多藩鎮重新歸於朝廷控制,河朔藩鎮也比較恭順,沒有挑起戰端。

中二少年與四鎮之亂

但是780年唐德宗登基後,情況驟變。

德宗是個血氣方剛的中二少年,做夢都想著在自己手裡中興高祖太宗立下的輝煌基業,上台以後就立馬徹底改革了唐朝的稅制——變租庸調製為兩稅法,搞完經濟後就該搞軍事了,迫不及待要把不聽話的藩鎮全部幹掉。

恰逢建中二年(781),河北割據藩鎮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了,該鎮要求遵循割據藩鎮的習慣,自立其子李惟岳繼位,請朝廷批准。

德宗覺得這不是撞上門的機會嗎!於是大筆一揮,發動各鎮軍隊往死里打成德。

李惟岳是死了,但是唐廷想一鼓作氣消滅藩鎮之患,於是用盡各種手段挑撥河北諸鎮自相殘殺,沒想到玩過了火,平定成德的河北諸鎮對唐廷積怨頗深,四大割據藩鎮幽州朱滔、魏博田悅、淄青李納和淮西李希烈又聯合起來造反,還自己妄自稱王,這就是四鎮之亂

其中尤以身居唐朝腹心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對唐廷威脅大,這個喪心病狂的瘋子最後居然稱帝,殺遍河南地帶。

唐朝畢竟還沒從安史之亂中恢復過來,軍隊雖然尚可一戰,馬燧渾瑊李抱真等猛將雲集,但畢竟財政非常緊張,在各個戰場只能和割據藩鎮形成拉鋸局面。

唐廷不斷從京西北藩鎮抽調邊軍增援河北戰場,最後激起了幾乎滅亡唐廷的朱泚之亂,德宗抱頭鼠竄跑到奉天縣和漢中。

貞元元年(785),朱泚之亂被平定下去,但是唐廷為了平朱泚,只能承認河北割據藩鎮的既成事實,在整個貞元年間都採取姑息政策。

中二少年德宗在朱泚之亂中受驚過於嚴重,也就磨平了剛登基時經略天下的銳氣。

但是不能說德宗一無是處——畢竟割據的只是小部分地區,二十年的長期和平使得國家大部分地帶恢復了元氣,積攢下了豐厚的經濟儲備,為憲宗大展宏圖奠定了基礎。

同時,因為四鎮之亂的影響,唐朝在本來鐵板一塊的河北安插進了兩個親朝廷的橋頭堡——義武節度使和橫海節度使,再加上朝廷重鎮昭義節度使在太行山東麓還擁有三州,從此河北也是朝廷與割據方犬牙交錯了。

中興皇帝唐憲宗

元和元年(805),德宗的孫子憲宗,在把他的植物人爸爸順宗趕下台後,成功登基——有唐一代最偉大的中興皇帝出現了。

大概是覺得少年皇帝好欺負,德宗又是個忍氣吞聲的小媳婦,唐朝廷的兩大後花園——向來穩固的劍南西川和浙西兩鎮,居然也想效仿河朔割據。

憲宗力排眾議,堅決平叛,大刀闊斧的解決了螳臂當車的兩鎮,天下為之震動。

憲宗的宏偉目標是實現真正的全國統一,在全面清理國家積弊,整頓內政的同時,元和四年(809)成德節度使王士真死後其子王承宗自為留後,憲宗派大軍討伐成德,無功而返,但漏洞居然出現在河北三鎮中素來最囂張的魏博鎮。

元和七年(812),魏博節度使田季安死後,軍中擅立大將田弘正,此人是堅定的親朝廷派,上台後立刻全面倒向朝廷,上戶籍,納賦稅,交出人事任免權,自此的平叛戰爭中,魏博始終沖在第一線。

這一下可亂了割據藩鎮的陣腳,幽州成德再也不敢造次,河北一片寧靜,唐憲宗也終於能騰出手來收拾第一個心腹大患——淮西鎮。

占據今河南南部申光蔡州的淮西節度使,雖然身處大唐的心腹,被中央勢力包圍,卻是鐵桿割據勢力,安史之亂後半個世紀了就沒有歸過王化。

元和九年繼任的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更是四處煽陰風點鬼火,還想直接派兵威脅漕運,憲宗於是打算拿它開刀,立天下之威,由此進行了四鎮之亂後唐朝規模最大的戰爭——淮西之役(814-817)。

因為指揮不統一,雖然唐軍具有壓倒性的兵力,仍然為主場作戰的淮西各個擊破,戰局極為不利。

同時,更加駭人聽聞的事情發生,與淮西勾結的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居然暗中派刺客,於長安大街上刺殺了主戰派宰相武元衡,朝中人心惶惶,皆主張退軍。

勃然大怒的憲宗力排眾議,傾全力支持平叛,排遣同樣遇刺受傷的裴度親自到前線指揮。

元和十二年(817),神策軍大將李愬發動斬首行動,雪夜奇襲蔡州,俘獲吳元濟,淮西平定。

現在還在抗上的只剩占據山東的淄青節度使李師道了,憲宗也不客氣,元和十三年(818),大軍三面合圍淄青,次年把淄青也收歸中央。

淮西淄青相繼覆滅,幽州、成德兩鎮恐怖異常,主動向朝廷交出節度使之位。

中央藩鎮中不那麼聽話的宣武鎮等,也趕快入朝聽管教。

唐朝至此在安史之亂後第一次實現真正統一。

唐人認識到,徹底削平藩鎮是不可能實現了,不如盡最大可能使藩鎮體制最為得體而有用。

從這時到唐末僖宗時是藩鎮局勢的穩定期,全國大致有五十個藩鎮左右。

唐朝的藩鎮結構也終於在元和時期成形,可以分為四類:

①河朔割據型:主要在河北地區,半割據狀態,不上戶口賦稅,完全自任僚屬;

②中原防遏型:在山西、河南、山東懷抱河朔,重兵防範河北藩鎮;

③邊疆御邊型:主要分布在京西北陝甘等地,負責防備吐蕃回鶻等;

④江南財源型:主要分布在南方,負責提供財政支持,兵力薄弱。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憲宗年間對藩鎮體制進行了改革取消了節度使對鎮下轄各州軍隊的指揮權,同時賦予各州自行支配財賦的權力。

這一改革在當時作用不甚明顯,卻是後周北宋時期肢解節度使權力的濫觴。

在河朔三鎮外的其他藩鎮,完全就是朝廷的普通政區,朝廷握有人事調動權在內的正常權力;哪怕是在河朔三鎮,他們也只能保持半獨立狀態,不僅節度使的任命名義上要朝廷授予,朝廷有戰事,他們照樣要派兵援助。

也就是說,割據的藩鎮事實上只占唐朝藩鎮的極小部分罷了。

安史之亂後的國策

唐朝能在安史之亂後維繫上百年所依靠的國策就是:保持藩鎮之間的勢力平衡,使得中央神策軍對一個和幾個藩鎮的聯合保持絕對優勢,並主要利用藩鎮來制衡藩鎮。

這樣的穩定局面持續了近一個世紀,在這期間,除了唐文宗大和元年(827)的滄景李同捷之亂,和武宗會昌四年(844)李德裕平澤潞之叛外,基本沒有發生過較大規模的藩鎮戰爭。

這一穩固體制從唐懿宗咸通九年(868)龐勛之亂開始動搖,到黃巢起兵後國家大亂,唐廷再次遠走成都,各地藩鎮局勢劇烈變動,擁兵自重徹底變成軍閥,那是唐末最後一二十年的事了。

到昭宗年間,唐廷徹底受制於京西北藩鎮的控制,中原則變成河東李克用、宣武朱溫兩大強藩的對決。

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宣武節度使朱溫最後毀滅了大唐王朝,建立了後梁,為長達一個半世紀的唐朝藩鎮史划上了句號。

但藩鎮本身的歷史,還要延續五代宋初半個多世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唐帝國的癌:成德節度使史略

一安史之亂後,由叛軍降將搖身一變而成的河北地區各節度使,掛著唐王朝的旗號,實際過著高度自治的逍遙日子,形成以成德、盧龍、魏博這「河朔三鎮」為核心的藩鎮割據局面。陳寅恪先生即指出:其(河朔三鎮)政...

河朔三鎮藩鎮割據

河朔三鎮,又稱河北三鎮,是指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時位於河朔地區的三個藩鎮勢力,即燕薊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等三個節度使的合稱。其中燕薊又作范陽、幽州或盧龍,位於今日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長...

唐朝的「中興」之光

趙揚唐憲宗的治國路徑是,削藩以鞏固中央集權,其後與民休息,努力恢復經濟,待國家強盛有了實力,徐圖打通「絲綢之路」,以恢復大唐帝國的榮光。一「安史之亂」終結了盛唐的繁華,拉鋸般的戰爭將中國的北方拖...

解毒歷史:藩鎮真的都是割據政權嗎?

文丨流惜子(南開大學)以中學教科書為宣傳核心,我們日常能接觸到的所有歷史信息都在告訴我們: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是一個藩鎮割據的時代。更甚者,在一般人眼裡,唐朝到安史之亂好像就忽然打住了,之後好像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