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貴族張魯的母親真的擁有不老容顏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魯,生活於公元前大約300年,字號公祺,東漢末年沛國人,今江蘇一代的人,曾經是割據漢江一代的軍閥貴族,祖上有天師道教,他是曾孫,所以他也是師傅自稱「師君」!後來他投降於曹操,被曹操封賞給予田地!

圖片來源於網絡

東漢末年,是一個戰爭頻發的年代,社會動盪不安,天下局勢混亂,百姓生活在一片水生火熱當中,很多有錢人家都遷移,移到了戰爭相對較少,而且和平的地方,而就是在這樣動盪不安的局勢下,當時的張魯獲得了很多少數民族的支持,服從他的統治和指揮,他有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和政策,管理著當地百姓,又因為自己是道教的傳承人,擴大了對當地的影響,就這樣,他統治了這個地方很多年,而他也成為了當地不可小視的一股力量軍!

當時的曹操忙於戰爭,沒有時間顧忌於這個地方,有一次,有人在底下挖到了一塊玉印,很多人卻想藉此機會稱張魯為漢寧王,他的將領曹閻圃也勸說他「這裡物產豐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百姓富足,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很多人都想要得到這個地方,你不要先稱王,以免有殺身之禍,」。

張魯聽取了他的意見,果真曹操率領軍隊到達了此處,張魯想要投降於曹操,可是他的弟弟張衛很是不服氣,於是帶著軍隊去攻打,可是失敗了,於是張魯去為他的弟弟求情,張魯聽取了自己將領的意見,所以得到了曹操的重任,而且曹操也相信了他。

這就是張魯,他為人做事謹慎小心,所以獲得了曹操的信任,他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自己的百姓,讓他們免受戰亂之災。

張魯的母親

張魯的母親是五斗米道教第二任天師張衡的妻子,據史料稱張魯的母親致力於研究養生的方法,即使年老了也擁有少女般的容顏,仿佛能青春永駐一般。

甚至在民間傳說中說她有上天、遁地、穿牆和瞬間移動的功能。

因為張魯的母親長相美麗,又會一些養生之道、神鬼之說,所以與劉焉一家有所往來。

據說劉焉與張魯的母親來往密切,似乎有不正當的關係。

更有甚者稱,張魯能被劉焉任命管制漢中地區與此也有關係。

劉焉為了能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他向皇帝建議將國家分為若干個州。

同時在他的觀察下,在益州匯聚著龍氣,加之中央勢力逐漸削弱,他便向皇帝請求到益州任職,最終也獲得了批准。

也許是因為自己的母親與劉焉有此關係,所以張魯心有不滿。

在他後期對漢中地區的控制進一步加強的時候,他便把劉焉派到漢中的使者殺了,並截斷了交通,這引起了兩家的仇怨,但是劉焉也許是對張魯的母親十分恩寵,並沒有殺她。

後來劉焉死後,就由他的兒子劉璋繼任他的職務。

而張魯的母親就是被劉璋殺死的,劉璋是湖北天門人,他生性多疑,為人又懦弱無能,原本歸屬於益州的漢中在張魯的管制下,不聽從於劉璋的命令。

劉璋看張魯如此驕縱不馴,便在一怒之下將張魯的母親殺了。

正因為這樣,矛盾更加激化,隨後張魯便帶兵攻打劉璋所管治的益州,劉璋沒有什麼才能,所以他一敗塗地,完全不是張魯的對手。

張陵是張魯的什麼人

張陵是張魯的祖父。

張陵是五斗米道教的祖師,有張權、張衡(張魯的父親)兩個兒子。

張陵是東漢道教的創始者,是五斗米道教的天師,而張魯是五斗米道教的第三代天師。

張陵喜歡讀一些關於天文地理的書籍,曾在太學當差。

張陵還精通五經,喜歡讀黃老之學,黃老之學是取皇帝與老子的「黃」與「老」組合而成的。

後來張陵隱居於北邙山,也就在今天河北洛陽的北面,在那裡張陵修煉長生不老的方法,最終羽化于山中,至今不知去向。

張魯是五斗米道教的第三代領導,他既有淵博的知識又有較強的管理能力。

正因為這樣,他才能在漢中地區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在多地傳播五斗米道教的教義。

一個有才能的人必然會有眾多的追隨者,他手下有一些謀士、武將。

同時,五斗米道教的信徒眾多,因為只需五斗米便能進入到這個組織中。

加之張魯有思想、有謀略,在漢中地區採取惠民、利民的政策。

所以,相比當時天下的混亂,漢中地區可以算得上是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的地方,這也吸引了周邊甚至更遠地區的人前來避難,更多的人知道了五斗米道教。

張陵死後由張魯的父親張衡繼承五斗米道教,張衡死後,張魯便成為了五斗米道教的首領,傳播並發展了該道教思想。

在張魯投降於曹操後,眾多教徒北遷,五斗米的教義便被傳播到了北方及中原地區,張魯可以說是將祖父張陵的產業發揚壯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張魯:道士也能當軍閥!張天師問你服不服?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