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魏國第1名將夏侯惇,燒得抱頭鼠竄的博望坡大火到底是誰放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將魏國第1名將夏侯惇,燒得抱頭鼠竄的博望坡大火到底是誰放的?
話說孔明被劉皇叔請出山了之後,在博望坡打的那一仗,是他在三國史上第一次讓人驚艷的表現。
不僅讓作為曹操得力大將的夏侯惇吸取到了教訓,而且讓劉備的手下對他的能力表示肯定,這在歷史上也是人盡皆知的一把火了。
其實事實上,諸葛亮並沒有在博望坡上放火嚇得夏侯惇倉皇脫逃,而且這個事也沒有你們所想像的那麼有名。
按《三國志》上所講,大概是這個意思:在公元202年間,劉表想襲擊攻下許都。
這邊曹操北上去打袁尚,劉表就順勢讓劉備率兵北伐;劉備的隊伍一路攻到葉縣,許昌也近在咫尺,此時的中原岌岌可危。
於是曹操也派出自己的三員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向劉備發起了反攻;兩邊的軍隊在新野縣的博望坡附近展開激烈的廝殺,劉備燒毀自己軍隊的營寨,讓曹軍認為自己敗退。
果然夏侯惇著道,以為劉備已經慘敗,即將往南撤退,所以帶兵追擊。
可是李典卻告知夏侯惇,南邊的草叢眾多容易埋伏,這有可能是劉備用的計。
可是夏侯惇不聽李典的勸告,仍然堅持帶兵追擊,果然中計,進入了劉備設計好的埋伏圈,好在李典派兵營救,才讓他們脫身。
劉備見狀,也就撤退了。
之後兩邊停戰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到建安13年曹操南下向荊州發起攻擊,劉表因此死去,他的兒子劉琮也投降了。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了是劉備放的這把火,達到了這麼好的戰績;相信很多人也在猜測是不是諸葛亮給他想的辦法呢?我們來看看這個事情發生的時間段:在公元202年發生的這事件,而這個時候的諸葛亮還在他隆中的草棚里,並沒有出山輔佐劉備,為什麼這樣說?
咱們接著看:公元227年,諸葛亮在北伐之前上奏給劉禪的《出師表》中有一句是這麼說的:"奉命於危難之中,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所以,諸葛亮輔佐劉備是在公元207年,跟這個事相差了五年。
所以說這把火根本就不是諸葛亮的主意,更不可能是他放的。
那麼人們為什麼會第一時間就想到諸葛亮呢?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的才能誇大,這是這本書中要達到的一種作用,就是在孔明提議天下三分後,總需要有具體的事情來體現,於是就把這件事安在他頭上,讓他在三國中有一個驚艷的亮相。
而作者羅貫中絕逼是孔明的粉絲,所以就把他樹立成智慧才華集於一身的結合體,獲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不過從這本書達到的效果來看,無疑是相當成功的!以至於現在一提起聰明人,孔明肯定是第一個被想到的!
博望坡之戰的火其實不是孔明放的,你肯定想不到卻是他!
在《三國演義》里,博望坡之戰是很重要的,不止因為這場戰役規模浩大,而是因為它被描寫成孔明軍師「初出茅廬」後所打的第一場勝仗、立下的第一功。孔明初出茅廬後,因為還有什麼表現,關公、張飛都覺得劉備...
火燒博望坡並不是諸葛亮指揮的
《三國演義》寫道: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書中寫道三顧茅廬之後,劉備請的諸葛亮出山,兩人關係日益親密,自然疏遠了關羽,張飛二人,不久,夏侯惇帶兵殺向新野,...
演義中諸葛亮到處搶功勞,一出山就把自己老闆的功勞搶走了
說到三國中的劉備,可能很多人都認為他只會哭鼻子。而一說到諸葛亮,那可就是智慧的化身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就是對他最好的寫照。但這其實都是受到了三國演義的影響,而在正史上,劉備的軍事能力應該更出色。
解密火燒博望坡之戰:劉備指揮和諸葛亮沒有關係
火燒博望坡是劉備在荊州時發生的一次戰役。戰役規模不大,可在《三國演義》中,由於這是諸葛亮初出茅廬指揮的第一次陣仗,所以這次戰役就顯得意義非同尋常了。不過,在史籍當中,指揮這次戰役的卻不是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的火燒博望坡是諸葛亮的計策嗎
火燒博望坡是劉備在荊州時發生的一次戰役。戰役規模不大,可在《三國演義》中,由於這是諸葛亮初出茅廬指揮的第一次陣仗,所以這次戰役就顯得意義非同尋常了。不過,在史籍當中,指揮這次戰役的卻不是諸葛亮,...
諸葛亮在取得劉備的劍印之後,為何安排關羽和張飛在博望坡左右埋伏?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說的是諸葛亮出山之後,第一次為劉備獻計--火燒博望坡,助劉備贏得一場大勝的故事。當時諸葛亮剛剛加入劉備陣營,尚未贏得劉備手下人的信任,尤其是關羽和張飛,對諸葛亮的能力極為懷...
諸葛亮出山第一計是胡扯,火燒博望坡跟他沒一毛錢關係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說的是諸葛亮出山之後,第一次為劉備獻計--火燒博望坡,助劉備贏得一場大勝的故事。當時諸葛亮剛剛加入劉備陣營,尚未贏得劉備手下人的信任,尤其是關羽和張飛,對諸葛亮的能力極為懷...
諸葛亮在取得劉備的劍印之後,為何安排關羽和張飛在博望坡左右埋
《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說的是諸葛亮出山之後,第一次為劉備獻計--火燒博望坡,助劉備贏得一場大勝的故事。當時諸葛亮剛剛加入劉備陣營,尚未贏得劉備手下人的信任,尤其是關羽和張飛,對諸葛亮的能力極為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