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原來他才是我國古代性產業化第一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我們來說說春秋時的大政治家管仲。

很多人都知道他煮海為鹽,削山為錢,「相桓公霸諸侯,以匡天下」的事跡;但對他如何成為妓女業的祖師爺、性產業化的鼻祖的故事不太了解。

其實,管仲在齊國最早實施了國家大妓院項目,使娼妓這一行業合法化,併流傳了近兩千多年。

《戰國策》上說:「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

說的就是國家大妓院項目。

管仲的國家大妓院稱為「女市」,當時齊國一共設置了七家官辦的「女市」,而且都分布在當時國際大都市臨淄城內。

「女市」裡面有一定的國家公務員,稱作「女閭」,當時每一市的公務員數量達100人,一共700餘人。

如此明目張胆的開設妓院,並且將絕對是前無古人之舉。

其實,早在管仲使娼妓合法化之前,妓女可不這麼稱呼,從事這行的女性,我們姑且成為女奴,其地位可想而知。

女奴的身份可不怎麼高,在富貴大家手裡就是玩樂消遣的工具,陪吃,陪唱,陪睡自不比說,甚者還要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終年被限制人生自由。

女奴稍不留神,服務不到位,就可能面臨「杖斃」的危險。

然而,女市的出現改變了這一處境。

女奴從富貴大家中解放出來,走向社會,人生相對自由,而且還有自己一定的收入,並且此種制度,也滿足了許多青年男子的需求,並保護了良家婦女,使她們出門時免受一些壯年男子的追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進步的體現。

但女閭畢竟是公開淫樂的場所,迎合了人性的卑劣,也給從事這行的女性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儘管女市遭到國民的強烈反對,但確深得齊桓公的讚許。

我們都知道,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在齊國推行大規模的改革,是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做後盾的。

女市出現後,齊國國內包括來齊國的各界名人、富商都會在女閭里花費不菲,繳納相應的花粉稅」、「花粉捐」,這著實增加了國家收入,大大緩解了齊國軍費開支緊張的狀況。

當時,齊國年老無妻的人數比較多,很多男子有無處發泄性慾的苦惱,給社會增加了許多不安定因素。

據《韓非子·外儲》載:「桓公見民行年七十而無妻,以告管仲。

對曰:『臣聞上有積財,則民必匱乏;宮中有怨艾,則民有老而無妻者。

』年近七十尚無妻,可將當時的「光棍」現象多嚴重。

女市的出現,大大緩和了有些男子無妻的矛盾。

此外,桓公稱霸後,從戰敗國搜羅了眾多女子,安置在女閭中,吸引了大量的游談之士、有才之人光顧,這也為齊國招攬人才開闢了有利條件。

齊國的做法著實改善了國家狀況,春秋各國紛紛效仿,在不斷的傳承演變中,娼妓制度逐步獲得合法地位。

可以想像,當妓院不再畏首畏尾,光明正大地經營時,難怪娼妓們奉管仲為「保護神」了。

到了明清,尤其是近代,各地妓院普遍供奉管仲之牌位,或醵資建立廟宇,祈求保佑和生意。

談到這裡,當我們面對影視劇中青樓女子們「手端尿盆,用小棍敲著尿盆,跪在管仲牌前,邊敲尿盆邊禱告:『祖師爺,您保證我客人多!』」的情形時,也就見怪不怪了。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

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第一相管仲為何被奉為娼妓業的祖師爺

民國年間學者王書奴寫的《中國娼妓史》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近代瀋陽妓院中,如果某個妓女在一段時期接客不多,就會「手端尿盆,下跪在管仲牌位前邊敲尿盆邊禱告:祖師爺保佑我客人多」。常言道:「三百六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