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必須要解決的四個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想讀書,但是實在讀不進去,看見字就頭疼,怎麼辦?
我想讀書,但是我效率太低了,看得特別費時間,怎麼辦?
我想讀書,但是我發現讀了之後忘得特別快,根本記不住,怎麼辦?
我想多讀書,但是不知道怎麼選擇書,常常選了一些看起來想讀又讀不下去的,怎麼辦?
這幾個問題分別對應著閱讀習慣,閱讀技巧,閱讀方法,閱讀策略,這四套實際就是從無法讀書的菜鳥到讀書萬卷的大佬的通關秘笈呀!從如何去讀,到怎麼樣快讀,到怎樣讀後不忘,再到如何多讀,簡直是攻克讀書難題的不二法寶。
《快速閱讀術》的作者印南敦史是一位來自日本的自由職業者、書評人,自從在廣受商界人士歡迎的網絡媒體「生活駭客(LifeHacker)日文版」撰寫書評以來,他發現快速閱讀大量書籍的有效方法。
從「讀一頁書需要5分鐘」的小白到「每年讀700本書」的大神,他到底用了什麼方法呢?《快速閱讀術》一書中精要地介紹了關於讀書每一種問題對應的解決方法,集自己多年經驗提出了「流水式閱讀」,從閱讀理念出發,提供了對讀書問題的解決之道。
如何去讀——培養閱讀習慣
印南敦史認為想讀書卻難以實現的人其實是因為沒能把讀書融入自己的生活。
像我們平常吃飯,睡覺,甚至是健身,壓根不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努力,因為這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一個健身愛好者可以把健身融入生活之中,那麼一個讀書愛好者也可以把讀書融入生活之中。
那麼如何養成讀書的習慣呢?
第一步就是確定讀書時間。
21天養成一個習慣的傳說並不是空穴來風,任何習慣的養成最重要的是在固定的時間做這件事。
相信經歷過高考或者考研的學生黨會有意識地根據考試時間安排自己不同時間的複習科目,比如知道上午考數學,平時複習就會把數學安排到上午,這樣養成習慣之後,考試的時候不至於調整不過狀態來,有健身習慣的人也一樣會有意識地選擇鍛鍊的時間點。
時間就是一個觸發器,到了這個時間,你的習慣就會被激發出來。
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固定時間的同時固定情境,有的作家讀書前都是要舉行一點類似於儀式的準備,比如洗手,放音樂之類。
第二步就是首選「能快速閱讀」的書。
快速閱讀的書具有貫穿全書線索少,相對獨立章節多的特點,也就是說比較碎片,好處是無論你從什麼地方開始讀,都能有收穫,不用擔心沒看前面的內容而讀不懂後面。
印南敦史建議建立書單的原則是遵循9:1的比例標準,能快速閱讀的書占90%,不能快速閱讀的占10%。
不能快速閱讀的書一般是故事性的以及自己想細細品讀的一類,這樣的書可以與快速閱讀的書交叉閱讀。
在我的書單里就有歷史小說和溝通技巧這兩本書放在一起,交叉閱讀,一是保持了閱讀的興趣,二來還能提高效率,因為如果這本小說都快讀完了,溝通技巧還沒開始讀的話,我就會有意識快速閱讀溝通技巧。
第三是保持新鮮感,一天一花樣。
也就是書不重樣,如果一本書連著讀了10天還沒讀完很容易產生厭倦感,想當初我連著吃了三個月一模一樣的早餐,到後來連餐廳都不想進,那已經不是厭倦了,是憎惡!所以呀,我們要避免厭倦,儘可能一天讀完一本書,與其拖拉讀一個月,不如集中精力讀30分鐘,這樣還能提高閱讀質量。
如何快讀——學習閱讀技巧
閱讀技巧其實就是跳讀。
其實短時間內總結文章大意甚至每段的主題,一般都用了跳讀的技巧,因為你不可能讀完一遍文章就一字不落地背過了(除了個別超強大腦),當需要總結的時候你只需要回頭看每段首句就夠了。
哪些部分能安心跳過去呢?《快速閱讀術》中說了三點:
l 作者自述。
就是介紹自己如何獨一無二,與眾不同。
l 事例。
證明論點的論據,經歷,事例。
l 煽情誇張的表達。
就是說書怎麼能改天換地,讓你改頭換面。
確定了可以跳過去的部分,就可以著手提高對不跳的部分的閱讀速度了。
這一技巧又有四個步驟:
1. 讀序言+目錄。
序言能讓你把握書的全貌,目錄能展示書的大綱,讀完這兩部分,基本就知道這本書說的是什麼了。
2. 讀開頭+結尾。
對不確定是否該跳讀的部分,只讀開頭和結尾就好了,因為這兩部分足以讓我們的大腦自動推斷中間講了什麼。
3. 關鍵詞搜索。
明確你的閱讀目的,你需要什麼樣的信息,就讀什麼樣的書,帶著目的去讀書,更容易養成習慣並保證高質量輸入。
4. 多種速度交替。
老司機要穩,開車不同的路況要換擋,讀書也是一個道理,不同的內容用不同的速度。
如何讀後不忘——呼吸式閱讀
從很小的時候我們的閱讀理念就是讀的書都要記住,因為要考試呀!結果腦子裡塞滿了各種各樣的知識,信息量猛然增加導致了很多人「讀不了書。
」那麼不妨把以記為目的轉化為以寫為目的的讀書,讀是呼,寫是吸,這就是呼吸式閱讀。
《快速閱讀術》中提到呼吸式閱讀的四個步驟:
-
一行採集。
單純摘抄精華片段。 -
一行精華。
從「一張採集」中摘抄最精華的一句。 -
一行評論。
對「一行精華」進行評論,有助於記憶。 -
自我評價。
以12本書為單位,思考哪些書引起了共鳴,自己最讚賞哪些主張,今後還想讀什麼,然後選出一本最喜愛的書,到了年終,再從這些「最喜愛」的書中選出一本「最愛中的最愛」。
可能這樣看起來有些麻煩,不過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深入理解書中的內容,為了減少麻煩,我們會謹慎選擇摘抄最需要的部分,而且在積累中的成就感也會加強我們養成習慣的動力。
如何多讀——選書,取書,管理
這一問題對大多讀書的人來說很奢侈,也就是說還不到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因為能解決前面幾個問題的人相對來說還是不多的。
怎麼才能多讀一點書呢?印南敦史在《快速閱讀術》中建議,一周6本是基準,休息一天。
看到這個的時候我也有點懵,但再想想前面幾個問題和自己平時的碎片時間又覺得不是不可能。
首先用休息的那一天做好策劃,確定書單,抱著「今日書,今日畢」的心態,類似於工作計劃,完不成只能加班,時間久了就會有意識地調配時間。
其次橫向讀書,打破興趣壁壘,同時閱讀多類書籍。
讀書的目的有:學習,獲取信息,消遣。
如果我們的讀書生活只有學習和獲取信息,未免太過枯燥了。
因此同時閱讀多類,保持平衡,既能多讀,又能豐富生活。
我們可以通過電子書,圖書館,書店這幾種方式來獲取想讀的書,保持新書進入書房的同時也要對舊書做好斷舍離的管理,不妨每三個月清理一次。
讀一本書就是讓書的內容在心底流淌一次,流過就有了意義。
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哪一本書帶給你的意義會讓你的人生變得迥然不同,從這個意義來說,讀書也是人生中的一場刺激的探險,不為了什麼提高修養適應社會,只是單純的去享受讀書的過程。
願你我都能獲得讀書的快樂。
這個可以結合我的另一篇關於《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書評一起看。
https://www.toutiao.com/i651446530304324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