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去投奔舊主,為什麼曹操放走關羽卻要殺掉沮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在徐州被打敗後,獨守下邳城的關羽最終戰敗被曹操俘獲;沮授是三國時期輔佐袁紹的一流謀士,名聲不亞於後來的荀彧、諸葛亮,後來在袁紹撤退時被曹操抓獲。
一個武將,一個文臣,二人先後都被俘於曹操帳下,那麼,曹操為什麼對沮授嚴加看守甚至知道他要逃跑不惜殺掉,但關羽則可以平安回歸劉備陣營呢?這要從曹操的用人態度說起。
曹操的用人宗旨是唯才是用,但在此基礎上,對文武兩種將領也要區別對待,曹操為了把自己的勢力做到最強,對謀士的用人態度和對武將的態度並不相同,我們先來看看。
1、曹操對謀士的態度
a、凡是能主動歸降我、為我獻計立功的謀士,我必待為上賓。
賈詡、蒯越、許攸在來降時,曹操均是如此厚待,荀攸、郭嘉、程昱等忠心之人自不必說。
b、如不能為我所用,在我麾下不得離開。
比如徐庶、石韜都沒有得到曹操的重用,處於曹操不太信任的謀士行列,但曹也不敢將他們放虎歸山;這方面曹丕也繼承了曹操傳統,有謀士來堅決不放人,黃權在夷陵之戰後不能降吳被迫降魏,餘生便只得留在魏國效力。
c、謀士若堅決不願服侍於我,必死無疑。
陳宮、沮授、審配均是曹操欣賞之人,但此他們對曹並不感冒,曹操忌憚二人的才能,擔心早晚生變,只好將他們殺掉。
2、曹操對武將的態度
a、降將也需要面試,對舊主都沒有忠心的就地處死。
比如呂布,考慮到他先後背叛丁原、董卓,經劉豫州煽風點火後,還是把他刷下來了。
b、忠心降將,機會多多,寬鬆管理,人心所向。
張遼、張郃、臧霸、龐德、文聘、徐晃等人,履歷簡明單純,在侍奉舊主之時便忠勇無二心,即便他們各自手握軍權,也可在曹操的控制範圍之中。
故而幾位將領都願立下赫赫戰功,關羽在曹營時亦是如此。
由此可見,曹操對武將的要求比較隨性:無論對自己還是對舊主,忠心為上,愚忠的將士最可愛!
曹操對謀士的要求卻趨於理性:遇到聰慧達人,如果你肯為我出力,保你加官進爵;若不願出力也無妨;但若你背叛,危及我打下來的江山,這是萬萬不可的!
所以,相比之下曹操更加重視能為國家出謀劃策的人才。
沮授回歸袁紹的話可以再度興風作浪,威脅「朝廷」,觸動了曹的底線;時下劉備已被曹操擊敗,在還沒有得到徐庶、諸葛亮等謀士之前,朝不保夕,並不足為懼,所以關羽即便回到劉備身邊,也不會影響當時的格局,加之其日常對武將們青睞有加,在關羽斬殺顏良報恩之後,自然肯放走他。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手下謀士都有哪些人
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能用人。
蜀國後期為什麼人才凋零?根本原因竟在諸葛亮身上!
[導讀]想在亂世中稱霸一方,不光要有物力財力,還要有勇猛的武將和睿智的謀士,不都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嗎,這就說明了謀士的重要性,在亂世中,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個睿智的謀士能頂的上一個...
三國四大軍師究竟誰最厲害?
在中國歷史上,兩軍作戰,作為智囊團決策者軍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天才的預見。在劉備集團東奔西走,力量弱小,不成氣候的情況下,軍師諸葛亮能夠恰如其分地分析敵、我、友的實力對比,預見...
中國現在最低調的省,三國時實力最強,孫權靠這個省三分天下
大家都知道三國是三個猛男爭地盤的故事,曹操孫權劉備各帶著一幫小弟爭天下,曹操占有北邊,孫權在南方,劉備在四川,那如果三國按照省份來爭天下,那個省的實力最強,然後可以能夠統一天下呢?我們先看劉備。
袁紹原來才是最厲害的諸侯,劉備曹操不夠看
漢末亂世,諸侯爭霸,在討伐董卓時,出現了十八路諸侯,可謂是諸侯並起。然而就是這樣,有三家殺出了一條血路,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勢。但是這三個諸侯,有兩個都要去袁紹手底下拉人,可見袁紹才是最強的諸侯,...
袁紹手下謀士武將雲集絲毫不弱於曹操
四大謀士:審配審配,字正南,以正直不得志於韓馥,袁紹領冀州,被委以腹心之任,並總幕府。河北平定,袁紹以審配、逢紀統軍事,配峙其強盛,力主與曹操決戰。官渡戰敗,審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譖見疑。袁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