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札記:用人之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起初,巴郡人甘寧率領奴朴和賓客八百人投奔劉表。

劉表是個儒者,不懂軍事,甘寧看出劉表終究難成大業,恐怕一旦劉表失敗,自己也要受牽連,就打算投靠東吳。

甘寧在劉表手下待了三年,黃祖一直把他當作普通人來對待。

孫權攻擊黃祖,黃祖軍隊大敗而逃,孫權部下的校尉凌操領兵追趕。

甘寧率兵在後掩護,射死凌操,黃祖因此免於一死。

黃祖回營後,對待甘寧還像過去一樣。

黃祖部下的都督蘇飛屢次推薦甘寧,黃祖仍不加以重用。

甘寧打算離開,但又怕邊防戎備森嚴,難於脫身。

蘇飛就向黃祖推薦甘寧擔任邾縣縣長。

甘寧於是趁機逃亡,投奔孫權。

周瑜、呂蒙共同向孫權推薦甘寧,孫權對甘寧禮遇特別優厚,與跟隨自己多年的舊臣一樣。

評:甘寧是一員勇將,但身上恐怕也有明顯的缺點,我想這也是劉表、黃祖不願意用他的原因。

但後漢爭雄時期,應當用人之長,而不能求全責備,處處以賢士的標準來要求一員戰將,明顯是錯誤的。

劉表、黃祖不能做到這一點,但孫權能發現甘寧的長處,並能寬容甘寧的明顯短處,給他優厚的待遇,所以甘寧能夠全新全意的為孫權賣命。

甘寧向孫權獻計說:「如今,漢朝王室日見衰弱,曹操終究會篡奪江山。

荊州南部,山川險要,在我們的西邊,控制著長江上游。

據我觀察,劉表既沒有深謀遠慮,他的兒子又更加拙劣,不是能繼承基業的人。

您應當儘早採取行動,不能落在曹操後面。

奪取荊州的策略,是應該先進攻黃祖。

黃祖現在已經十分老邁昏憒,錢財與糧草都很缺乏,左右親信都貪贓枉法,官吏與兵士都心懷怨恨,戰船武器廢壞,無人修整,農業荒廢,軍無法紀。

如果您現在出兵征討,一定可攻破黃祖。

攻破黃祖後,大張旗鼓地向西占據楚關,則勢力大增,就可以逐步規劃奪取巴、蜀地區了。

評:甘寧的策略與諸葛亮有些類似的地方,他也看到了奪取荊州,進而拿下巴蜀的利益。

可見當時看出這一戰略的優越性的不僅僅諸葛亮、甘寧兩人。

所以說諸葛亮的為劉備的戰略規劃並非獨一無二,當時能謀劃到這一步的,還有很多人,比如魯肅。

孫權認為甘寧說得對。

張昭當時也在座,提出疑問說:「現在吳郡民心不穩,大軍如果出征,恐怕會發生變亂。

」甘寧對張昭說:「國家把蕭何那樣的重任託付給您,您留守後方,卻擔心發生變化,怎麼能效法古代名臣呢!」

評:張昭是個守土之臣,卻不是個進取之士。

不過甘寧對這位元老說話也夠直接、不客氣了。

把有權勢的人得罪了,除非有英明領導力排眾議大膽起用,否則升遷之路基本就堵住了。

孫權舉杯,向甘寧敬酒說:「甘興霸,這次討伐,就像這杯酒,已決定交付於你。

你只管努力去制定策略,去獲得成功,立下汗馬功勞,何必在乎張長史的話呢!」

於是孫權西征黃祖。

大勝,黃祖被殺。

孫權預先準備了兩個木盒,打算用來裝黃祖與蘇飛的人頭。

勝利後,孫權為諸將擺宴慶功,甘寧走下坐位,向孫權叩頭至流血,血淚齊流,對孫權進述蘇飛從前對待自己的恩德,說:「我甘寧如果沒有遇到蘇飛,早就不知道死在哪裡,而不能在您部下效力了。

如今,蘇飛本該處死,但我特地請求將軍饒他一命。

」孫權被甘寧感動,說:「現在我就為你放了他,但如果他逃跑怎麼辦?」甘寧說:「蘇飛能免禍,受到您的大恩,趕他都不會走,怎麼會逃跑呢!如果他這樣做,我用我甘寧的人頭放入木盒。

」孫權於是赦免蘇飛。

凌統怨恨甘寧殺死他的父親凌操,經常打算殺死甘寧。

孫權命令凌統不得尋仇,並讓甘寧領兵到別的地方駐守。

評:先準備盒子,是為了向眾將表示必勝的信心;勝利後擺宴慶賀,理所當然;甘寧求情,表明這是個知恩必報的漢子,所以孫權才赦免蘇飛。

調解凌統與甘寧的仇怨,是必須的,調走甘寧,是為了保護他,也是為了保護凌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甘茂後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甘寧生平簡介

甘寧(?-公元220年),字興霸,外號錦帆賊,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少年時在地方上為非作歹,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人稱錦帆賊。之後停止搶劫,破黃祖、退關羽、襲曹營,建功立業...

第九章 荊州亂局!

卻說孫權親自督帥眾三軍將士攻打夏口,黃祖眼看就要兵敗將亡了,黃祖這個人為什麼能活這麼久呢?就是因為黃祖在這個亂世里,雖然武藝不在一流,智謀不在一流。卻有自知之明!黃祖情知守把不住夏口,而夏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