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二十四名將——甘寧人物生平 棄黃歸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

但他不務正業,他常聚合一夥輕薄少年,自任首領。

他們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游來盪去。

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幫人到了。

時人以「錦帆賊」稱呼他們。

甘寧在郡中,輕俠殺人,藏舍亡命,大有名聲。

他一出一入,威風

炫赫。

步行則陳列車騎,水行則連接輕舟。

侍從之人,披服錦繡,走到哪裡,哪裡光彩斐然。

停留時,常用錦繡維繫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員或那些跟他相與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寧便傾心相交,可以為他赴湯蹈火;如果禮節不隆,甘寧便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甚至賊害官長吏員。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二十多歲。

後甘寧不再攻掠別人。

他讀了一些書,鑽研諸子百家之說,想有所作為,便率領八百多人,去依附劉表,留駐南陽。

劉表是東漢末年頗有名氣的「八俊」之一,時為荊州刺史。

但正如諸葛亮在《隆中對》里分析劉表終不能守住荊州一樣,甘寧也發現劉表不習軍事,在當時天下不寧、群雄紛爭的形勢下,終將無成。

這時,他聽說孫權在江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便決定前去投效。

甘寧路經夏口(今湖北武漢),部隊不得過,只好暫且依靠江夏太守黃祖。

建安八年(203年),孫權領兵西攻江夏,黃祖大敗,狼狽逃潰。

甘寧將兵為其斷後。

他沉著冷靜,舉弓勁射,射殺孫權的破賊校尉凌操。

孫軍不敢再追,黃祖性命這才得以保全。

甘寧立下大功,可黃祖仍不重用,甘寧也想棄之而去,只是沒有一條萬全的途徑,因而,獨自憂愁苦悶,無計可施。

棄黃歸孫

蘇飛察知甘寧之意,邀請甘寧,置酒歡宴,酒酣之際,對他說:「我數次推薦,主上不肯任用您。

日月流逝,人生幾何?應該早做長遠打算,尋一個知己,成一番大事!」甘寧停了一會,說:「我也想走,可惜沒有合適的機會。

」蘇飛說:「我請主上派你去做邾(今湖北黃岡西北)長,那時,你可以自己決定去就。

」甘寧非常高興。

於是,蘇飛提出讓甘寧任邾長,黃祖同意。

甘寧招回原來離去的一些手下,又聚集一些願意相從的人,帶著他們投奔了孫權。

由於周瑜、呂蒙的推薦,孫權對甘寧十分器重,對待他如原來那些老臣一般。

甘寧心情愉快,立即向孫權獻計:「如今漢家運數日益衰微,曹操更為驕橫專斷,最終要成為篡漢的國賊。

荊州這個地方,山勢屏障利便,江河流暢通行,這是我們東吳西面的屏障啊!我是在劉表手下干過的。

據我觀察,劉表這個人,自己既沒有深謀遠慮,接班人有差,根本守不住那地方。

將軍應該先下手為強,不可落在曹操之後。

圖謀劉表的計劃,第一步先從黃祖下手。

黃祖如今年老,昏聵無能,軍資糧食都很缺乏,身邊的人在愚弄欺瞞他,而他一味地貪圖錢財,在下屬官吏兵士們頭上剋扣索取。

這些人都心懷怨恨,而戰船及各種作戰器具,破損而不加修整,荒誤農耕,軍隊缺乏訓練有素的隊伍。

主上現在前往進取,必定將他打敗。

一旦擊敗黃祖的隊伍,即可擊鼓西進,前據楚關,軍勢即增大擴廣,這樣可逐漸謀取巴蜀之地了。

」孫權很讚賞這一意見,堅定了用兵的決心。

當時張昭在座,對甘寧的意見不以為然。

他說:「江東自身危急,如果軍隊真的西征,恐怕必然導致國內大亂。

」甘寧不客氣地反駁:「國家將蕭何那樣的重任交給閣下,而您卻留守擔心出亂子,用什麼來追慕古人呢?」孫權見二人爭執,就舉杯向甘寧勸酒,並說:「興霸,今年即出征西進,如同這杯酒,我決定把它拜託給你了。

你儘管勉力提出作戰方略,使我們一定能打敗黃祖,如此就是你立了大功,何必計較張長史的話呢?」

建安十二年(207年),孫權第二次西征黃祖,虜其人民而還。

《三國志·吳主傳》此次戰鬥沒有徹底展開,原因是孫權的母親病危,而不得不撤軍。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孫權第三次西征黃祖,戰鬥打的很激烈,但最後果然擒獲黃祖。

勝利後,孫權分拔一支部隊給甘寧指揮,屯兵當口。

孫權攻破黃祖,曾做好了兩個匣子,用來盛黃祖和蘇飛的首級。

蘇飛託人向甘寧求告。

甘寧說:「就算蘇飛不說,難道我甘寧會忘記他的恩情嗎?」時孫權擺酒,為諸將慶功。

甘寧走下席位向孫權叩頭,血淚交流,對孫權訴說蘇飛過去對自己的恩義,並且說明:「甘寧我如果不遇蘇飛,早已死填溝壑,當然也就不能盡忠報效您了。

如今蘇飛罪當斬殺,我冒昧地向您求情,免他一死。

」孫權感動,說:「我可以放過他,可是他若逃跑,怎麼辦呢?」甘寧擔保:「蘇飛免受斬殺,受您再生之恩,即使趕他走,他也不會離開,哪有逃跑之理!如果他跑了,就把我的首級代替他的裝入匣中!」孫權同意甘寧的請求,赦免了蘇飛。

言笑解懼

同年冬,曹操進兵荊州,甘寧跟隨周瑜在烏林大破曹操(參見赤壁之戰),立下了戰功。

接著,又到南郡攻打曹仁,但未能攻克。

甘寧獻策,由他率兵從小路取江陵上游的夷陵(今湖北宜昌),以便東西夾擊曹仁,迫使其北撤。

周瑜命他統兵前往,甘寧日夜兼程,果然一舉占領,於是,據守城中。

曹仁見勢不妙,立即派五六千人去圍攻夷陵,企圖一舉奪回這一戰略要地。

時甘寧手下只有數百軍士,加上破城新增的兵員,也不過一千人左右。

曹軍在城外搭設高台,連續幾天,從上面向城中射箭,箭密如雨,軍吏膽戰心驚,唯甘寧談笑自若。

甘寧派人出城向周瑜求援。

周瑜採用呂蒙之計,率領眾將前來解除了夷陵之圍。

曹仁部眾損失過半,連夜逃遁。

途中又遭到截擊,丟失戰馬三百多匹。

甘寧乘勝追擊,準備與曹軍決一雌雄。

曹仁不敢再戰,全軍撤回北方。

赤壁之戰後,周瑜、甘寧曾力勸孫權西取巴蜀。

孫權猶豫不決,去徵求劉備的意見。

劉備早有占據巴蜀的打算,便巧妙地加以勸阻。

孫權坐失良機,致使西蜀落入劉備之手,追悔莫及。

虎將對峙

後來甘寧隨魯肅鎮守益陽(今湖南境內),抗拒關羽。

關羽號稱有三萬兵馬,他親自挑選精銳兵卒五千人,投物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淺水地帶,說要夜裡涉水渡河。

魯肅與各位將領商議對策。

甘寧當時有兵三百人,於是說:「能否再給我增添五百人,我前去對付他,保證關羽一聽到我咳唾之聲,就不敢渡河,如他敢渡過來就要被我擒獲。

魯肅當下選一千人給他。

甘寧連夜趕到上游設防。

關羽聞甘寧來,見對方有了準備便放棄了渡河計劃,而在岸上綑紮柴木作為軍營。

後人則把此地稱為「關羽瀨」。

孫權嘉獎甘寧的功勞,拜為西陵太守,統陽新、下雉兩縣。

夜襲曹營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率大軍號稱四十萬攻打濡須口(今安徽巢縣南),飲馬長江。

孫權率兵七萬迎擊,派甘寧率三千人為前部督。

孫權密令甘寧夜襲曹營,挫其銳氣,為此特賜米酒。

甘寧選精銳一百多人共食。

吃畢,甘寧用銀碗斟酒,自己先飲兩碗,然後斟給他手下都督。

都督跪伏在地,不肯接酒。

甘寧拔刀,放置膝上,厲聲喝道:「你受主上所知遇,與甘寧相比怎樣?我甘寧尚且不怕死,你為什麼獨獨怕死?」都督見甘寧神色嚴厲,馬上起立施禮,恭敬地接過酒杯飲下。

然後,斟酒給士兵,每人一銀碗。

至二更時,甘寧率其裹甲銜枚,潛至曹操營下,拔掉鹿角,沖入曹營,斬得數十級還。

孫權大喜,賞甘寧絹一千匹,戰刀一百口,並增兵二千。

曹操見難以取勝,駐紮了一個多月,便退回北方去了。

從此,孫權對甘寧更加看重。

首襲皖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天,曹操派朱光為廬江太守,屯駐皖城(今安徽潛山),大開稻田,生產軍機又派間諜秘密過江,招募誘惑都陽(今江西)的反對孫權的力量,妄圖裡應外合,進攻孫權。

呂蒙得知情報後,向孫權建議:「皖城一帶,土地肥美,如果一季收下,曹操的力量勢必增強,如果連收幾季,必然釀成大患。

依我之見,應該立即除掉。

」孫權採納了這一建議,親征皖城。

孫權問計於諸將。

大家都說,要攻下堅城,非堆土山,治攻具不可。

呂蒙獨排眾議,說:「堆土山,治攻具,需費很多時日。

那比曹軍援兵一到,攻下皖城就難了。

唯一的辦法是強攻,一舉拿下皖城。

」呂蒙推薦甘寧為升城督。

攻城時,呂蒙親自擂響戰鼓助威。

甘寧手持練索,身先土卒,攀緣上城,最終攻下皖城,俘朱光。

張遼聞迅,率援軍而至,到夾石(今桐城北),聽說皖城已失,只得退去。

戰後評功,甘寧功居第二,僅次於呂蒙,被拜為折衝將軍。

大戰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

甘寧隨孫權攻打合肥(參見合肥之戰)。

戰事不利,加之軍中瘟疫流行,只得下令撤軍。

大部隊已經撤出戰鬥。

只有呂蒙、蔣欽、凌統、甘寧以及車下虎士一千多人跟隨孫權駐在逍遙津(今安徽合肥東)北。

曹操將領張遼偵伺瞭望,乘機率步騎發動襲擊,陳武戰死。

孫權部將甘寧、呂蒙奮力抵擋、部將凌統率衛隊拚死廝殺,作戰中,甘寧引弓射敵,厲聲問戰鼓為何不響,壯氣毅然,勇冠一時。

孫權目睹這一切,更增加了對甘寧的敬意。

在甘寧等人的英勇抵抗之下,曹軍進攻的速度放慢。

凌統率兵三百,保護孫權衝出重圍。

孫權逃至逍遙津,時值河橋半拆,丈余無板,孫權急策所騎駿馬騰越而過。

將軍賀齊率三千人在逍遙津南接應,孫權才僥倖得免。

戰鬥下來,除凌統外,三百士卒無一生還。

凌統是凌操之子,而凌操是在攻打黃祖時被甘寧射死的。

因有殺父之仇,凌、甘二人矛盾很深,甘寧因而也防備凌統,儘量避免和他見面。

孫權命令凌統,不得與甘寧為仇。

一次,甘寧、凌統在呂蒙那裡聚會飲酒,酒酣耳熱,凌統起立舞刀,甘寧也站起來說:「我能舞雙戟!」呂蒙見二人有相鬥之意,便隔在中間,說道:「甘寧雖能舞,還是不如我舞得精妙。

」於是,操刀挾盾,將二人分開。

後來,孫權知道凌統不能忘卻父仇,就讓甘寧率兵改駐半州地方。

但在大敵當前的關鍵時刻,二人能拋開私怨,團結對敵,這是難能可貴的。

後期經歷

甘寧曾經與孫權宗親名將孫皎因為喝醉酒言語上有過節,有人勸他道歉,甘寧說:「大臣應該是平等的,孫皎雖是宗親但怎麼可以侮辱人!我遇上明主應當以力量和性命報答,但不能因世俗委曲求全。

」於是孫權寫信給孫皎叫他向甘寧道歉,於是兩人結為好友。

甘寧性情粗猛好殺。

其廚房下一小童犯了過失。

逃到呂蒙那裡,呂蒙怕他遭甘寧殺害,便把他藏匿起來,沒有馬上將他送回。

後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謁呂蒙的母親,要升堂見母時,呂蒙才叫出那小童來還給甘寧,甘寧答應不殺他。

可是,過了一會兒,回到船上,甘寧卻把小童捆在桑樹上,親自挽弓將他射死。

然後,下令船上的人加固船的纜繩,自己解下衣服臥在船中。

呂蒙大怒,鳴鼓聚兵,準備上船進擊甘寧。

甘寧聽到動靜,故意躺著不起來。

呂蒙的母親光著腳跑來勸阻呂蒙:「主上待你如同骨肉,把大事託付給你,怎麼能因個人的憤怒而想攻殺甘寧呢?甘寧要是死了,縱然主上不責問你,你作為臣子這樣做也是非法的。

」呂蒙一向非常孝順,聽了母親的話,心裡明白過來。

他親自來到甘寧船上,笑著招呼:「興霸,老母正等你吃飯,快上岸吧!」甘寧十分羞愧,流著淚對呂蒙哽咽著說:「我有負於您。

」便與呂蒙一起回去拜見呂母,歡暢地宴飲一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甘寧去世,孫權非常的痛惜。

人物評價

總評

甘寧性情意躁,易於激動,發怒時動輒要打人甚至殺人,而且有時不完全聽孫權的命令。

但他勇敢堅毅,豪爽開朗,足智多謀,器重人才,輕財好施,關心部屬,士兵樂於從命。

孫權善於用人,「不求備於一人」,能「忘其短而用其長」。

在孫權手下,甘寧發揚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成為三國時代有名的「斗將」。

歷代評價

《吳書》:「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聞於郡中。

其出入,步則陳車騎,水則連輕舟,侍從被文繡,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繒錦維舟,去或割棄,以示奢也。

孫權:「甘興霸雖粗豪,有不如人意時,然其較略大丈夫也。

」「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

韋曜:「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聞於郡中。

陳壽:「寧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

甘寧畫像陸機:「甘寧、凌統、程普、賀齊、朱桓、朱然之徒奮其威。

馮時行:「豪傑自不群,俗眼蓋盲瞽。

劉表既不識,那復論黃祖。

翻然脫羈銜,渡江得英主。

垂手立功勳,雄名詫千古。

章如愚:」如程普、黃蓋、甘寧、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賀齊、凌統、全琮、呂范,皆智足以御眾,勇足以卻敵,未有不為守令之職者。

程公許:「蜀將如關、張、龐統,吳將如周瑜、魯肅,志長命短,天下重惜之。

而馬超、黃忠、趙雲、費禕、呂蒙、程普、步騭、甘寧輩皆智勇絕倫,足以當一面。

郝經:「程普諸將皆江表虎臣,鏖兵衛主,攻堅軋敵,興王定覇,孫氏兄弟卒立國建號,諸將之力也。

若黃蓋之水戰而用火攻,能用竒者也;蔣欽之不挾私怨而舉徐盛;凌統之親賢下士輕財重義;陳表傾家養士妻子露立,並有良將之規。

甘寧之奢侈、潘璋之不法,權皆容之,許寧報蘇飛之恩,不使統復父,操之讎馭將之術也。

丁奉恃功而驕,不容於虐主,宜哉!」「吳將剽輕,殆多譎計。

莫肯下人,卒自稱帝。

摩創撫孤,動輒流涕。

駕馭有術,驅策有方。

果保江東,不負桓王。

《舊五代史卷五十三李存孝傳》:「(李)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三國志通俗演義》:「鼙[pí]鼓聲喧震地來,吳師到處鬼神哀!百翎直貫曹家寨,盡說甘寧虎將才。

」巴郡甘興霸,長江錦幔舟。

關公不敢渡,曹操鎮常憂。

劫寨將輕騎,驅兵飲巨甌。

神鴉靈顯聖,香火永千秋!「

黃恩彤:「先取荊,次取蜀,興霸之策與孔明、公瑾略同,亦識時務之俊傑也。

家族成員

祖先

甘茂,戰國時秦國丞相(據《晉書·甘卓傳》記載)。

甘瑰,甘寧之子,後來因犯罪被罰遷徙到會稽,不久就死了。

甘述,在吳國擔任尚書之職。

甘昌,甘述之子,在吳國擔任太子太傅之職。

曾孫

甘卓,甘昌之子,東晉初期荊州牧、鎮南大將軍。

軼事典故

宋代時,甘寧被封為神祇,南宋時更加封「昭毅武惠遺愛靈顯王」, 得以建廟享祭,在一些小說作品中被稱為「吳王」。

其廟前聚集的烏鴉都被稱為「神鴉」。

如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竹青」故事。

墓址

甘寧墓位於陽新縣富池鎮半壁山,臨江而立,背倚軍山。

占地66.7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3.36公頃,為三國時吳國西陵太守甘寧之墓,是由當地政府籌資易地修復的,因原墓於「文革」期間遭破壞。

園內山壑縱橫,四季常青,東北有十畝桂園,西南為十畝竹圃,甘寧墓坐落其中,墓高2米,周長6米,墓前矗立著仿古天柱石坊,大雅壯觀,石坊前有天然「甘泉」。

文學形象

小說《三國演義》中描寫的甘寧事跡與史書記載基本相同。

小說最後描寫甘寧在夷陵之戰中被蜀國蠻將沙摩柯一箭射中額頭,此後逃到一棵大樹下坐著死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江東十二虎臣之甘寧甘興霸

從小編開始在自媒體上寫文到現在,這是第三十二篇了。之前的文章總的來說有那麼幾個格式,第一就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對比,第二就是依據三國志閱讀理解,第三就是根據現代研究文獻描述後漢時期的部分政治制度...

三國演義猛將甘寧生平簡介,甘寧的武器是什麼

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三國志·吳書·甘寧傳》)。但他不務正業,他常聚合一夥輕薄少年,自任首領。他們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游來盪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幫人到了。

嚇退關羽三萬兵馬,一身是膽的不單是趙雲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 這個甘寧啊,年輕的時候不務正業,整天遊手好閒,還拉幫結派,聚眾鬧事;他們整天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

迷途知返的甘興霸

原創文章工作之餘才寫,所以更新慢,一個禮拜一篇。為保持活躍度,每天發一篇正史原文,目前是先發三國,後面各朝正史都會發,前段為原文,後段為翻譯。有感興趣的話題大家評論討論,不感興趣的就當成每日的業...

他是三國黑老大,浪子回頭做大將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的扛把子,自小浪跡江湖,網羅了一批不良少年,招搖過市,為非作歹,又因為自己身上繫著一個銅鈴,鈴聲一響,周圍人就知道是甘寧一群人來了。甘寧喜歡用絲綢錦繡來裝扮自身,於是得了一...

東吳第一神將!關羽曾被其恐嚇不敢過河

三國演義的普及,有利於了解當時完整的歷史故事。但是由於作者有鮮明的擁劉反曹的傾向,所以大凡劉備手下,都是很勇猛的大將像關羽張飛馬超趙雲,或者是足智多謀的人物比如諸葛亮龐統等。即使如曹操作為劉備...

甘茂後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甘寧生平簡介

甘寧(?-公元220年),字興霸,外號錦帆賊,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少年時在地方上為非作歹,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人稱錦帆賊。之後停止搶劫,破黃祖、退關羽、襲曹營,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