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趙子龍,劉備稱帝後連名字也不能書寫,只因為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雲自跟隨劉備後,一直到劉備當上了漢中王,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備的兒子阿斗就是他在長坂坡救出來的,史書中雖然沒有《三國演義》寫得那麼玄,但趙雲單騎救出阿斗可不是虛構的。


劉備進軍西川趙雲留守荊州,這是他第一次沒跟隨劉備行動。

可這次留守,他又「截江奪鬥」,這也是有史書明文記載的壯舉。

雖然他兩次三番救了後主劉禪的命,可劉備得了西川後,對趙雲就不再重用了。

  定軍山之戰,主謀是法正,而強攻定軍山的是劉備本人,趙雲根本沒能上了一線。

  一出祁山時,趙雲也沒能當上先鋒。

他與鄧芝領偏師策應主力。

街亭失守後劉備軍全線大敗,而趙雲與鄧芝親自治兵徐徐而退,劉備大軍才不至於受到太大的損失。

戰後孔明上表檢討,自貶三級,可一直有功無過的趙雲也糊裡糊塗的連帶著被貶了級。

一直到去世,趙雲也未能獲得封侯。

  

一直以來趙雲得不到重用,其實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出身布衣,而不是什麼名門望族。

這與中國歷史上產生於西漢的「門閥制度」密切相關。


漢末亂世,群雄並起,「門閥制度」雖然受到衝擊,但其對當時影響還一樣根深地固。

袁紹能當上十八路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三國諸侯當中,只有曹操對「門閥制度」最不感冒,這可能與他「宦官之後」的出身也有關係。

「煮酒論英雄」時他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稱為「冢中枯骨」。

他手下的戰將中,除曹氏、夏侯氏親貴外,典韋、許褚都是草莽豪強出身,而徐晃、張遼、文聘是降將。

劉備早期無人可用,才顧不上講究門第。

可臥龍一到,這套制度就又講究起來了。

趙雲就是深受這套制度的殘害。

同時,孔明的任人唯親,也在正史中是有記載的,馬謖、楊儀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悲哀可以說與孔明有很大的關係。

  

劉備稱帝後,群臣上賀表,表上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

排在第一的就是征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這裡面沒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為馬超世代公侯的尊貴身份,法正排在第二,孔明排第八。

那趙雲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他連名字都沒能列在賀表上。

趙雲到最後還好是壽終正寢的,這也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


  《三國演義》中寫劉禪知道趙雲死後大哭,其實是羅老先生給趙雲加上的花環。

那時的劉禪,早把救過他兩次的趙雲忘了,他一點「悼念」的意思都沒有。

只是到了後來,才不知道怎麼又想起救命恩人來了,他在給別人封侯時才順帶追封了趙雲。

如果趙雲要是知道追封的事,估計要被氣得在墳墓里詐屍,那時距離蜀漢滅亡只剩下不到三年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論論在三國演義中和正史中的趙雲趙子龍

趙雲,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著力刻畫的人物,可說是全書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更由於《演義》是根據史實來寫的,人們對趙雲的英雄事跡幾乎信以為真。趙雲是除關張外最早追隨劉備的人物,以致於人們幾乎把他加...

還原真實常山趙子龍心酸的一生!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五虎上將之一,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人民推舉,率領義軍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

趙雲怎麼死的 揭秘三國趙雲被誰所殺

趙雲,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字子龍,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29年,是三國時期蜀漢國五虎上將之一。趙雲自鄴城與劉相備相見後自此追隨劉備爭霸天下,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