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史上遭受待遇最不公的英雄,雖兩次救主,卻終生未被封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說起常山趙子龍,恐怕世人沒有不知道的。

史載他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是蜀漢五虎上將之一。

近年一部叫做《武神趙子龍》的電視劇更是讓趙雲這位1800年的人物在世人面前又一次刷屏刷臉。

但相信很多人之所以對趙雲如此熟悉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三國演義》的關係。

但實際上,雖然演義中趙雲的事跡幾乎都是以真人真事改編的,歷史上的趙雲也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甚至兩次救下後來蜀漢政權的繼承人阿斗。

但終其一生,趙雲也始終被排斥在蜀漢政權的核心圈外,存在感極低,所謂的「救駕之功」「飛黃騰達」從未有,甚至終生都未被封侯。

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請聽小編我細細道來。

話說在演義中,趙雲也是英武瀟洒,武力超群,是孤膽英雄式的人物,他曾經孤身血戰長坂坡,救阿斗時,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被劉備贊為「一身都是膽」。

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就震懾得那些吳國將軍們不敢妄動。

到後來漢水救黃忠時,趙雲更是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但趙雲把守陽平關,便一將當關,萬夫莫開,輕輕鬆鬆保得陽平關無虞。

到最後趙雲七十幾歲時,仍作為蜀軍前鋒力斬「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但演義畢竟是演義。

那麼現實中的趙雲又是如何呢?

史載,趙雲跟隨劉備將近30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直到劉備當了蜀漢皇帝,可說是馬不停蹄,勞苦功高。

而且阿斗確實是趙雲在長坂坡救出的,史書雖沒《三國演義》寫得那麼玄,但趙雲救阿斗之事跡卻是的的確確,這也是趙雲的第一次「救駕」。

在之後的劉備集團進軍西川的過程中,是趙雲第一次沒隨劉備行動而留守荊州。

但就是這次留守,趙雲又幸運得立下第二次「救駕」之功,即「截江奪鬥」,而這也是史有明文的壯舉。

那麼,既然趙雲的的確確兩次救了後主劉禪的小命,立下了莫大功勳,那麼後來劉備得了西川後,卻為何對趙雲再沒重用了呢?

其實,趙雲不得重用,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而這就關係到眾人所熟知的「門閥制度」。

「門閥制度」產生於西漢後期,在東漢時達到高峰,到後來晉朝統一三國,司馬家族實施的「九品中正制」,才算開始遏制了這種「門閥制度」。

而在趙雲生存的東漢末年,雖然已是天下大亂,豪傑並起,門閥制度也受到了一定衝擊,但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已擁有四百年歷史的「門閥制度」還不甘心就此退出歷史的舞台,所以其生命力依然極為頑強。

當年的袁紹也是因為其「四世三公」的身世才貴為十八路諸侯盟主。

也只有曹操對門閥制度最不感冒,所以他「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稱為「冢中枯骨」。

而曹操手下號稱戰將千員,當時除了曹氏和夏侯氏的戰將外,其餘諸如典韋、許褚之輩都是草莽豪強,而徐晃、張遼、文聘等更是降將,是所謂的「三姓家奴」。

而在趙雲所在的蜀漢集團中,劉備是因為早期無人可用,所以才顧不上講究門第。

但臥龍一到,擁有天下影響力的諸葛大家族一參與,這套「冢中枯骨」的玩意兒就又活了。

當時魏、蜀、吳三國,其中實力最弱的蜀漢反而是最堅持門閥制度的,所以趙雲在蜀漢集團自然也就倒霉了。

典型的事例是,在後來劉備稱帝時,蜀漢集團的群臣上賀表,賀表名單上就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

但諸位知道領銜的是誰麼?是資歷最淺、剛剛歸降沒多久的「征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而原因也沒別的,「馬孟起世代公侯」就足夠了。

而在馬超之後的,是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

那麼趙雲呢?呵呵,空有蜀漢五虎上將名頭的趙子龍,竟就被列在那「........等一百八十人」中,連名字都沒能列在賀表上,真是莫大的諷刺。

這時候大家也許會想,既然趙雲在劉備時期遭受了如此不公的待遇,但只要熬到後主劉禪繼位之後,情況總會改變吧。

畢竟趙雲的兩次「救駕之功」擺在那,不說重用,封侯也是必須的吧。

但實際上呢?趙雲依舊被打壓,被遺忘。

就拿劉禪繼位後,諸葛亮的北伐來說吧,趙雲在「一出祁山」中就沒當先鋒,而是與鄧芝領偏師出斜谷策應主力,說白了,就是「預備隊」,要是前方戰事順利的話,趙雲連上陣撈個軍功的可能性都沒有。

但結果「一出祁山」的戰事卻出乎意料地急轉直下,當時馬謖街亭失守導致全線大敗,而「雲與鄧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損。

」可謂是有保全將士之功的。

但現實是,戰後的諸葛亮自己上表檢討自貶三級,而當時有功無過的趙雲也跟著稀里糊塗地被貶了級,真是沒處說理去。

如果要說是因為當時諸葛亮專權,劉禪未必能照顧到他的救命恩人趙雲,那也是情有可原。

但事實上,劉禪是真把救過他兩次的趙雲忘得一乾二淨了,哪怕是後來趙雲逝世,劉禪也連點「悼念」的意思都沒有。

至於《演義》里寫的,劉禪聞趙雲死而大哭的故事,只是羅貫中自己給趙雲無中生有加上去的。

事實上,劉禪在趙雲死後,一直都沒有給趙雲追封。

哪怕是諸葛亮在公元234年八月去世後,劉禪終於大權獨攬了,但他依舊對趙雲的追封沒有什麼表示。

於是乎,時間一晃,趙雲都死了17年了,這時候劉禪才總算想起他的救命恩人來了,所以在一次給別人封侯的時候,順帶也追封了趙雲。

看清楚了,這是順帶的,順帶的,順帶的……

更重要的是,那時離蜀漢政權滅亡都剩下不到三年了,可以說,即便趙雲在死後,他也著實沒享受到幾年封侯帶來的榮光。

所以小編心酸啊,這是多麼不公的待遇啊!明明曾經兩次救助,卻落得如此下場,關鍵是趙雲一直忠心耿耿,品行端正,從未犯錯,但依舊被蜀漢兩任皇帝打壓,終身未被封侯,死後也未享受幾年榮光,堪稱是史上遭受待遇最不公的英雄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論論在三國演義中和正史中的趙雲趙子龍

趙雲,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著力刻畫的人物,可說是全書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更由於《演義》是根據史實來寫的,人們對趙雲的英雄事跡幾乎信以為真。趙雲是除關張外最早追隨劉備的人物,以致於人們幾乎把他加...

揭秘:趙雲不受重用嗎,為何不另擇明主?

在《三國演義》中說劉備有「五虎上將」前將軍關羽、後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虎威將軍趙雲,但是真正的歷史中劉備就只有「四虎上將」沒趙雲什麼事,趙雲是死後被追封的,而且還是群臣多次請求,後...

還原真實常山趙子龍心酸的一生!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五虎上將之一,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人民推舉,率領義軍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

趙雲怎麼死的 揭秘三國趙雲被誰所殺

趙雲,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字子龍,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29年,是三國時期蜀漢國五虎上將之一。趙雲自鄴城與劉相備相見後自此追隨劉備爭霸天下,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