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世界:長征的國際傳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80年前的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件震撼世界的重大歷史事件,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征。
這不僅是中國革命史上最壯美的一頁,也是20世紀整個世界的一個偉大傳奇,在地球上留下了一條永遠閃耀的「紅飄帶」。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長征不僅具有民族意義,更具有世界意義,其史詩般的壯麗征程隨著國際傳播的不斷擴大在世界上閃亮起來。
偉大的歷史事件終不會為歷史的煙塵所掩蓋。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壯舉,通過自覺與不自覺的口口相傳、新聞報導、著書立說等,不僅被中國人民所熟悉,而且逐步為國際社會所了解。
雖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長征的國際傳播僅是透著一縷微芒,但其蘊含的強大精神力量、偉大歷史意義卻足以震撼人心、為人景仰,最終匯成一股紅色洪流,在國際上得到廣泛傳播,震撼整個世界。
「長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海外廣為流傳
1935年5月,蘇聯《布爾什維克》雜誌刊登了弗雷德的《在中國紅軍的前線》一文,首次報導了紅軍自蘇區出征至1935年3月的情形。
7月,蘇聯《真理報》先後發表了《中國紅軍的英勇進軍》《司令員朱德》《中國人民的領袖——毛澤東》等文章,報導紅軍在毛澤東、朱德等指揮下,突破敵軍的圍追堵截、勝利進軍的消息,盛讚長征是「真正革命英雄主義、自我犧牲精神、大無畏氣概的卓越範例」,引起了西方國家的注意。
到達陝北後,紅軍迎來了第一個到蘇區採訪的外國記者斯諾,斯諾從延安回到北平後,先後向上海的《密勒氏評論報》《大美晚報》等英美報刊投稿,並在美國的《亞洲》《新共和》《太平洋事務》《紐約太陽報》等刊物發表了有關紅軍長征的動人故事及蘇區真相的一系列報導,向世界真實、客觀地報導了紅軍長征的相關情況,真正開啟了長征國際傳播的大幕。
之後,大量外國記者紛紛到延安采寫紅軍長征有關事跡,使長徵逐漸為世界人民所熟知。
長征在海外的傳播真正產生強大效應,是通過不少國際人士的著書介紹而形成的。
瑞士人勃沙特(中文名為薄復禮)是親歷長征的五個外國人之一,其參加長征時間長達一年多,歸國後於1936年出版了他的著作《神靈之手》,成為第一部向西方介紹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著作。
美國記者斯諾根據在延安採訪所得到的資料,於1937年10月底在英國出版了《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為《西行漫記》)一書,成為最早向全世界報導紅軍長征的報告文學著作。
作者力求「作一番公開的、客觀的、無黨派之見的報導」,書中詳盡介紹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和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無私奉獻、甘願犧牲的偉大精神,瓦解了國民黨醜化、誣衊共產黨的虛假宣傳,在西方引起轟動,先後被譯成多種文字而廣為流傳。
此後不久,斯諾的夫人海倫·斯諾也來到陝北,根據半年多的採訪寫成《紅色中國內幕》(中譯本為《續西行漫記》)並出版。
1937年初,美國女記者艾格尼絲·史沫特萊來到延安,見到了朱德總司令,深為他的個性所吸引,後寫成《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一書,評價「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德國人王安娜在中國生活戰鬥了19年,於1964年出版了回憶錄《中國——我的第二故鄉》,盛讚長征「註定是紅軍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的偉大業績」。
英國學者迪克·威爾遜於1971年出版了世界上首部研究中國紅軍長征的英文學術著作《1935年長征:中國共產主義鬥爭生存的史詩》。
書中,作者強調紅軍長征是一首「生存的史詩」,「長征已經在各大洲成為一種象徵,人類只要有決心和毅力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此後,長征就成為國外眾多學者、媒體記者研究的熱點,先後出版了一系列反映長征的著作,如美國人I.G.埃德蒙茲的《毛澤東的長征:人類大無畏精神的詩史》、美國人班傑明·楊的《從革命到政治:長征中的中國共產黨》、英國人杭爾德的《向自由的長征》、法國人迪皮伊的《毛澤東領導的長征》、日本人賓戶寬的《中國紅軍——困難與險峻的二萬五千里》、蘇聯尤里耶夫的《中國人民歷史上的英勇篇章》,以及由美、英、法、意等十幾個國家攝影家出版的大型畫冊《中國——長征》等。
這些著作的出版,使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壯舉和中國共產黨人領導長征創造的「史詩般的革命業績」。
首部長征英文論著稱長征是"生存的史詩"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國際學術文庫中的長征■高 嵩80年前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不僅具有民族意義,更具有世界意義,其史詩般的壯麗征程不僅讓國內諸多人士感喟興嘆,也讓眾多國際友人開始圍繞此著書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