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筆談79:趙普罷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號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

此為第79篇。


趙普罷相

雷有鄰舉報趙普後,趙匡胤下詔:參知政事薛居正、呂餘慶與趙普交替掌印、領班、奏事,來分奪趙普的權力。

八月,趙普罷相,出京調任河陽三城節度使。

大清理之下,勢必一番調動。

九月,封開封尹趙光義為晉王且位居宰相之上、山南西道節度使趙光美調任京兆尹(即開封尹)、永興節度使兼侍中,長子、貴州防禦使趙德昭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兼同平章事;

薛居正、沈義倫升任為宰相(呂餘慶以病告退了),盧多遜升為參知政事,楚昭輔為樞密副使;

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這些宿將、節度使都再加宰相虛銜;殿前都虞候楊信封節度使、並升為殿前都指揮使,終於由實際上的「殿帥」轉為名實相符;殿前都虞候一職則由忠厚老實、默默無聞的李重勛接任。

十月,召回雷有鄰父親雷德驤,任為秘書丞,並分管御史台三院,主持了監察機構。

人事調動之後是消除影響。

趙匡胤特赦免中書省、樞密院、三司及各相關部門隱瞞未察之罪,要求大家深挖根源,開展自查自糾工作,重新統一百官思想及行為,以徹底肅清趙普的影響。

最後上書

趙普早已明白大勢已去。

他認為,罷相即意味著趙光義的勝利,意味著趙匡胤心屬趙光義。

為帝國的穩定計,為自己身家性命計,必須有所妥協,不能鬧分裂。

因此,趙普上書趙匡胤,說,外人都以為我輕議、打擊趙光義,實際上他忠孝兩全,怎麼能被離間呢?我這麼做純粹是因為杜太后的遺命,知臣者君,只有陛下你能明白我的心意。

他有兩層意思。

既為自辯,表明自己忠心可鑑,對趙匡胤全是一片真情,只是為帝位平穩傳承考慮,力證自身清白;又表明態度,說自己對趙光義並無個人惡意,現在陛下你既然心意已決,我也沒什麼意見,以求政權穩定。

他望著自己親手建造並打磨的宋王朝,回想起輔佐趙匡胤的這些歲月,感慨無限。

他自覺問心無愧,所以走得一片坦然;他又心有不甘,所以離開得依依不捨。

但趙匡胤仍不能相信他全出於公心,於是手封其書,藏之金匱。

這也許是趙匡胤犯下的最大錯誤。


多謝欣賞。

讀完此篇,如仍感興趣,敬請關注本號,後續連載更精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普何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922—992)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天津市薊縣)人、「杯酒釋兵權」的導演者,三度為相,為一代名臣,從政50年,終年71歲。普智謀多,讀書少,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善吏道,後周顯德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