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袍一裹當了皇帝,趙匡胤:別看我,我也不想的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匡胤,北宋開國皇帝,廟號太祖。

早年是後周節度使,跟隨後周皇帝柴榮四處征戰,立功無數。

柴榮駕崩後,新君(柴宗訓)卻只是一個年僅七歲的小娃。

此時趙匡胤被任命為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此時,恰有消息說契丹北下,嚇得朝中眾臣趕忙把趙匡胤派了出去。

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契丹還沒殺到,自己的兵卻反了。

據說,當趙匡胤領兵到達陳橋驛時,兵營中開始流傳一些流言,大概意思就是「我們這些人跟著老大打了這麼久,也都沒混個好,開封那個小娃娃憑什麼做皇帝,倒不如推老大當皇帝,大家也能混個開國功臣」。

這種言論越傳越廣,終於,在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趙普的組織下,一群人把醉酒的趙匡胤拿「黃袍」一裹,呼呼喝喝地就喊起萬歲。

趙匡胤一聽」酒就醒了大半,但這黃袍也穿了,「萬歲」也受了,難道自己跑回去認個錯能當沒事發生不成。

於是,就這麼被自願地帶著手底下那群「丘八老爺」回了開封。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事件。

由於趙匡胤原本威望就高,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就成功地篡了位,改元「建隆」,國號為宋。

此時的「宋軍」可不是南宋那般的孱弱。

在之後的戰役中,陸續平定了荊、湖,滅了後蜀、南漢、南唐,最終結束了自唐安史之亂以來中原大地軍閥割據的時代。

有鑒於自己的「發家史」,整個宋朝(南、北),都在不予餘力地削弱將領的權力,兵將分離,以至於後期常有人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啊,出了「岳家軍」那個意外,但有鑒於「太祖發家史」,宋高宗趙構做出那種強硬手段也不是不能理解。

當然歷史上趙匡胤究竟是「被自願的」還是「有意暗示過」我們無法得知,只知道作為一個君王他還是很稱職的。

雖然「杯酒釋兵權」受人詬病,但終究也沒殺害過一個元老大臣,為人更是節儉自律,曾因為女兒魏國長公主穿了一件翠鳥羽毛裝飾的衣服,就痛斥女兒不知節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帝簡談之太祖趙匡胤

四、入主開封 顯德五年,周世宗柴榮在平定關南途中,收繳一個皮口袋,袋中有一塊三尺長的木板,上面寫道:「點檢為天子」。世宗驚奇,時任殿前都點檢乃是張永德,柴榮回京之後,隨擢升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檢...

靠一個驚天謊言竟然當上了皇帝?

朝代的更迭,皇帝的變換,不一定非要點燃烽火,刀光劍影,打打殺殺,血流成河。有時候,一個計謀,甚至一個謊言,就能成就大事。北宋的建立,靠的就一個彌天大謊,而撒謊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趙匡胤。趙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