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看不懂後蜀銅鏡上的4個字,叫來宰相,宰相看後被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趙匡胤,很多人都大致了解,此人作為皇帝倒還算到位。

當然,主要還是宋在他的帶領下開創了文官崛起的時代,所以記錄「他的好」的文字也就多了。

不過,無需置疑的是,官本位確實也是從宋代開始的。

官本位,即官成為一種價值標準。

因為在宋朝,人人都有機會可當官,所以人人都想當官。

一時人人就都以「官」自稱,例如皇帝叫官家,丈夫叫官人,顧客叫客官,觀眾叫看官。

民間更是篤信「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滿朝朱紫貴,儘是讀書人。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這就不得不提,趙匡胤自己對於文化的追求與渴望了。

話說那是在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初,趙匡胤部下率兵直逼成都,孟昶兵敗,舉城投降,後蜀直接滅亡。

沒多久,後蜀的戰利品就被運送回來了。

趙匡胤雖然是一介武夫,但對於後蜀,他還是頗為欣賞,尤其中意其中的一些附帶文化氣息的物件。

這不,他掃了幾眼戰利品,就從中取出了一面銅鏡。

銅鏡鏡面光滑,鏡框鑲嵌花紋文理分明、栩栩如生。

太祖看了又看,翻過來覆過去,突然他瞄到了鏡背,只見上面鑄著「乾德四年」。

「乾德四年?這不對啊,朕明明是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初滅的蜀,這肯定不對,可,後蜀會犯這樣的錯誤嗎?」太祖百思不得其解「近來,朕都很少親自打戰,也看了不少書,怎麼這個時候,總感覺自己墨水不夠用呢?也罷,暫且先問問我的臣子們」

「各位愛卿哪,這面銅鏡是後蜀的,你們看,怎麼後面鑄著「乾德四年」呢?這是怎麼回事?」太祖說完,刻意掃了一眼趙普。

趙普在與太祖眼光對視之後,立馬低下了頭,良久,也沒能回答半字。

這時,旁邊的翰林學士出聲了:「稟陛下,乾德,這本來就是偽蜀的年號。

太祖的臉一下子就黑了,幾乎帶著怒氣的喊道:「趙普,你過來!」

趙普一聽,磨蹭著猶豫不前,這已經是自己的第N次這樣的遭遇了,這麼多大臣都看著在,真尷尬,但還是扭捏著來到了御案前,準備挨打。

太祖低沉著臉,可這次,他並未打他,而是舉起了手中的筆,蘸滿了墨汁,然後在他臉上不停的塗畫,一邊罵道:「看你以後還讀不讀書,讀不讀書,能不能有點墨水,真是有辱大宋門面!」(抱歉,史官我竟聞出了一點狗糧的味道)

在頂著被塗滿墨水的臉回家後,你別說,宰相趙普著實還勤奮了一把,據歷史記載,趙普讀完了半部《論語》。

太祖得知後,也是咬咬牙,深知恨鐵也不能成鋼,於是深深的感嘆道:「哎,宰相還是要任用讀書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牛叉背後費思量

有人說,中國古代的趙宋王朝是歷史上讀書人幸福感和地位最高的時代,也是最自由的時代。古代史家評論一個王朝的成敗,通常有「文治」和「武功」兩個指標。俗語謂「強唐弱宋」,大宋朝「武功」方面似乎是不怎麼...

半部《論語》真有治天下之功?

論語是一部用來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論行事的著作,被奉為儒家經典,名列《四書》之首。儒家學說的後人們更是用「半部論語治天下」來強調《論語》的價值跟重要性。那麼「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究竟是何出處?

趙匡胤換年號,讓趙普起,結果鬧出了大笑話

年號是古代用來編年的方法,有些皇帝一輩子只用一個年號,而有些皇帝遇到大事還會改個年號編年一下。宋太祖趙匡胤用過三個年號,在改第二個年號的時候還發生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事情。他讓當時的宰相想一個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