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四大疑案!你肯定猜不出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由「星跡歷史」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宋朝四大疑案分別為金匱之盟、斧聲燭影、陳橋兵變、德詔自刎。

陳橋兵變

又叫黃袍加身。

因為周世宗柴榮死的很突然,他兒子還小,沒法掌權。

於是兵權都落在大將手裡。

而次年的正月初一,因為有傳聞說,契丹要攻周,宰相范質啥都顧不上分辨,就派人去抵抗。

為首的,就是趙匡胤。

而等到了大軍開拔,到了陳橋驛這地方,趙匡義就和趙普倆人策劃後,就發動了兵變。

把黃袍子套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

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

這個案子的奇怪點在於,趙匡胤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是謀劃很久呢?還是倉促起事呢?

金匱之盟

也有人叫金櫃之盟,據說宋朝杜太后病重,趙匡胤是個孝子就在在旁陪著,但是這時候就有個奇怪的事發生了。

皇太后駕崩前,突然叫趙普來記錄一件事。

讓皇帝和宰相都啥都不干,聆聽她的教誨。

而這件事又是和趙匡胤說,你現在也老了,死的時候把位置傳給你弟弟趙匡義吧!然後呢?等他老了在傳給你兒子。

並且還把這份遺書藏於金匱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

至於這份遺書有沒有,是不是趙普和趙匡義合謀做出來的,這就仁者見仁了。

斧聲燭影

趙匡胤並沒有按照傳統習慣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弟弟趙光義。

和上面的金匱之盟有關係。

(當然是不是有關也和現在說的沒關係)而這件事,大概分為三個版本。

第一個是某天雪夜,倆兄弟喝酒,趙匡胤拿著玉斧刺雪地。

說「好做好做!」趙匡義留宿皇宮,第二天,趙匡胤就死了。

第二個是和花蕊夫人有關。

大概是說,趙匡義迷戀花蕊夫人很久了。

有天乘著趙匡胤病倒就去調戲花蕊,然後,驚醒了趙匡胤,趙匡胤用玉斧砍趙匡義,結果沒砍到,然後,趙匡義就乾脆把趙匡胤殺了。

第三個是趙匡胤死了,他老婆宋皇后就派人去叫趙德芳,而派去的人叫王繼恩,早就被趙匡義收買了,所以請來的就是趙匡義。

宋皇后無奈接受讓趙匡義登基為帝。

德昭自刎德芳病死

關於趙德芳怎麼死的,大致可分為兩個比較普遍的說法。

據正史記載,太平興國六年三月,二十三歲的趙德芳死了。

反正死後,宋太宗各種極盡哀榮。

然後就有人說,因為這樣子,所以他是正常病死的。

但是還有個說法,宋太宗征遼失敗,心情不爽,而這時候被民間傳言各種英明神武,愛民如子,德被蒼生的趙德昭就跑去質問他了,你丫會打仗不?趙匡義怒了,表示,你行你上啊!然後趙德昭回去就自殺了!自殺了!自殺了!

而後兩年後,趙德芳也突然病死了!病死了!病死了!

以此推論,如果趙德昭趙德芳兄弟有這麼牛掰,趙匡義殺死他們,就有了理論支撐。

所以這事見仁見智。

也是個疑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朝史上最大的疑案——燭影斧聲之謎

北宋開寶九年(976)十月壬午夜,首都開封朔雪飄飄,身體一向很好的太祖趙匡胤突然病重,急召晉王趙光義入宮議事(另有記載:太祖召四子趙德芳入宮商議後事,為晉王知曉未能進宮),期間二人屏退左右。這期...

趙匡胤之死與「燭影斧聲」

宋開寶九年(976年)10月,趙匡胤一夜間猝然離世,趙匡胤行伍出身,死時年方五十。趙匡胤身體非常強健,而且正史上並沒有其患病的記錄,因此趙匡胤的死因成為了千古之謎。

「燭影斧聲」的另一種說法

大宋立國不久,宋太祖趙匡胤就把皇位傳給了其弟,趙光義;按歷史記載,的確是他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既然如此,為何後史都對趙光義有很大的爭議;說他把哥哥趙匡胤給殺了,著名的「燭影斧聲」就是對趙匡義奪...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