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劉邦奪取天下最重要的後勤部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是劉邦的上司,沛豐縣人。
蕭何是劉邦從起義之初到楚漢爭霸直至西漢建立,一直是劉邦身邊重要的謀士。
在項羽分封天下後,協助劉邦鎮守漢中,為漢高祖劉邦最終戰勝西楚霸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糧草和兵力支持。
蕭何月下追韓信為劉邦最終戰勝項羽,招募了楚漢第一軍事天才,同時,蕭何直接參與制定了西漢建立初期的政治、經濟制度。
劉邦評價蕭何:「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
蕭何與劉邦的關係
蕭何生於周赧王五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周赧王是東周最後一位皇帝,在位59年),沛豐縣有名的讀書人,辦事干煉,長於管理行政,年輕時任沛縣(今江蘇沛縣)功曹,也就是縣裡獄吏,對歷代律令頗有研究(搞法律的)。
蕭何性格隨和,喜歡交朋友(看來交朋友是作為成功人士的必要條件啊),與當時作為泗水亭長的劉邦、屠夫樊噲、獄掾曹參、車夫夏侯嬰、還有吹鼓手周勃(名將周亞夫的父親),由於年齡相近,性格相仿,就結成了生死兄弟。
這些人也成為了後來劉邦取得天下的核心成員。
當時蕭何的地位最高,但是劉邦憑藉天生的領導才能,被眾人推舉為團隊老大。
史記中記載了一件關於蕭何與劉邦的小事,當時呂雉的父親呂公宴請沛縣有點級別的公務員,只有禮金過千才能進大堂吃飯。
劉邦沒錢,只憑一嗓子「賀錢萬」就登堂入室,與呂公同桌子吃飯,還成功娶到了呂公的寶貝女兒呂雉。
當中,顯然後負責排定賓客座次的蕭何暗中幫助。
不僅幫助你打江山,還附帶幫助找老婆,這個朋友,顯然要的!
主導了劉邦的沛縣起義
在陳勝吳廣起義的衝擊下,全國各地都開始爆發農民反抗官吏,起義反抗秦國的事件。
沛縣縣令眼看烽火遍地,為了保全自己,也想歸附義軍。
就找來蕭何、曹參等人,商量起兵反抗秦國。
蕭何聽完沛縣縣令的想法後,就提議說:都是在秦朝底下當官的,如果由我們倡議起兵反秦,老百姓恐怕不會聽我們的。
除非找一個在老百姓中有名望,並且也想起兵造反的豪傑出來領導我們,然後就順勢推薦了劉邦。
在得到沛縣縣令首肯後,蕭何和曹參找來屠夫樊噲到芒碭山找回劉邦,共同起義。
當時,劉邦由於私放送往驪山的囚徒,在芒碭山落草為寇,聽到這個好消息,不僅不用再東躲西藏,還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家鄉做起義軍首領。
二話不說就往家趕,但是到了沛縣城門口,縣令就開始反悔了,蕭何出了個餿主意:害怕被強盜殺,然後找另一個強盜來保護自己,橫豎都都要死。
最後蕭何聯合城內百姓,殺死縣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
占領沛縣縣衙後,蕭何聯合曹參等一眾文官一起推舉劉邦為起義軍首領。
其實,他們還有另一層考慮:當時秦法規定,起義軍首領被抓後,誅滅九族,而從犯,只要自首,住幾年牢就沒事了。
當老大固然好,所有的風光、財富、名譽都是你的,但需要承受滅族的風險。
劉邦的後勤部長
劉邦被推舉為沛公後,蕭何就定位在總理眾事的丞相之位上,坐鎮地方,督辦軍隊的後勤供應,實為劉邦的後勤部長。
蕭何作為後勤部長功勞最大的就是開發巴蜀,鎮撫關中,足食足兵,支援前線。
巴蜀就是今天的四川重慶,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幅員遼闊,而且資源豐富。
當年秦國名將司馬錯奇襲占領巴蜀之後,就將巴蜀開發為秦國最重要的後勤基地,以生產稻米、黃米、小米為主。
由於蕭何在後方做了大量工作,才完成了「還定三秦」的戰略轉移,使劉邦在關中站穩腳跟,開闢了除巴蜀以外的新的根據地,為劉邦屢敗屢戰,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質和兵力支持。
有蕭何鎮守關中,劉邦就無後顧之憂,被項羽打敗了,爬起來繼續打就是,只要劉邦本人沒死,士兵和糧食會不斷從關中補給,但是只要被劉邦抓住一次機會,打倒了項羽,項羽將無翻身之日(烏江邊自殺了)。
這裡說的三秦,是指秦朝滅亡後,項羽將陝西的關中和陝北一分為三,分別封給原秦朝的三位降將: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
公元前206年,滅秦戰爭結束後,項羽憑藉絕對的軍事實力,分封18路諸侯,為了遏制與其爭奪天下的劉邦,將巴蜀、漢中封於劉邦,利用先前分封的章邯、司馬欣、董翳控制和監視劉邦,防止東進。
後劉邦接受韓信建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收復漢中,這就是還定三秦之戰。
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是秦末漢初最為傑出的軍事天下,但是童年貧窮的經歷,使他極度渴望成功和被人所敬仰。
趁著秦末大規模的起義運動,韓信投奔了西楚霸王項羽,韓信幾次向項羽獻計策,都沒有被採納,在分析項羽失敗的原因時說過,項羽本身就是勇戰派的代表人物,大軍事家,所以對韓信不怎麼待見。
在項羽麾下得不到機會的韓信,於是離開項羽前去投奔了劉邦。
最初,韓信只是在劉邦軍下做一個管理糧草的將官。
由於蕭何是後勤部長,所有糧草都歸他管,也就和韓信接觸的機會多了。
我們知道,一個人是不是人才,和他的聊天、做事中是可以分別出來的。
一個是失意不得志的軍事天才,一個是劉邦的左膀右臂,由於劉邦在和項羽的戰爭中屢戰屢敗,急於尋找優秀的將領。
這樣的兩個人碰撞在一起,激情四濺啊。
於是蕭何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韓信,但是漢王劉邦卻始終不重用韓信。
由於當時劉邦被項羽打的沒了脾氣,士氣低落,在行軍路上不斷有士兵逃跑。
在漢軍到達南鄭時,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多到了幾十個。
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他,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感覺出頭無門,就也逃跑了。
蕭何聽說韓信離開漢軍後,不等報告劉邦,就一個人騎著馬去追,在半路遇到韓信,並成功說服韓信,將他帶回了漢軍軍營。
然後立刻拜見劉邦,蕭何和劉邦具體說了什麼史書沒有記載,但是蕭何成功說服劉邦,用古代最隆重的大禮,迎接韓信,並拜韓信為大將。
從此,楚漢爭霸的戰略主動開始轉向劉邦的漢軍。
通過歷史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項羽和韓信同為那個時代傑出的軍事家,但是兩者有著明顯的不同,項羽長於攻堅和現場指揮,打硬仗絕對是槓槓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破釜沉舟的典故。
而韓信長於謀略,戰略方向的把握爐火純青。
戰略的優勢是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戰略包圍等方式,取得最後的勝利。
看楚漢戰爭的發展就可以發現,雖然項羽每戰依舊攻無不克,但是最後卻陷入劉邦大軍的包圍之中,自刎烏江。
可以說,正是由於蕭何月下追韓信,為劉邦最終戰勝項羽贏得天下爭取到了最合適的統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韓信對漢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漢初三傑
劉邦稱帝後,在洛陽南宮大宴群臣,當著眾大臣的面,總結戰勝項羽的原因時說: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我不比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比韓信。
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他們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
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還不去重用,因此敗在我大漢朝的手中。
可見劉邦對蕭何的看中,在分封大臣時,蕭何位列眾卿之首,被稱為「開國第一侯」,食邑萬戶。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有歷史記載以來,所有有名的君主,都是因為合法繼承的王位,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是合法繼承了最為強大的秦國王位,才能順利一統六國的。
劉邦是農民出身而位列九五至尊,所以非常害怕辛苦得來的江山被別人搶去。
對手下一眾能征善戰大將就特別提防,鳥獸盡良弓藏。
韓信在漢朝建立後被解除兵權,封為楚王,後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
史書記載,蕭何和呂后呂雉密謀,藉口韓信謀反,將韓信召至長樂宮中,四周伏兵將其斬殺,而且還滅了韓信三族。
這就是耳熟能詳的敗也蕭何。
蕭何聯合呂后誅殺韓信,很符合劉邦「固根基」的方略,所以殺韓信這事,多少得到了劉邦的授意。
蕭何是怎麼死的
劉邦晚年,希望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劉邦寵妃戚姬的兒子趙王劉如意為太子,在蕭何、張良等大臣多次表示反對後,只得作罷(皇帝也是有很多顧慮的啊)。
公元前195年,劉邦病逝於長樂宮,享年62歲。
劉邦與呂后之子劉盈即位,即漢惠帝,而蕭何繼續擔任丞相。
漢朝剛建立時,漢初的法律都是蕭何主持制定的,區別於秦朝的嚴苛律法,漢初實行的是休養生息的漢律九章。
公元前193年,65歲蕭何生病去世,善始善終,去世前還推薦曹參繼任丞相。
了解更多的歷史人物,請繼續關注中國歷史名人微信號:lishi_cui
蘭亭閣歷史網蕭何相關歷史人物推薦:
1、最具傳奇色彩的平民皇帝劉邦
2、史上第一位外戚專權的女人呂雉
向古人學習謀略之西漢蕭何
輔佐劉邦君臨天下的良臣謀士很多,但稱得上居功至偉的,唯有蕭何。劉邦評價蕭何,說他能「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所以,即使疊遭險厄,劉邦也始終不會陷入絕境。後世也因此把蕭何冠為「漢初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