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分的前奏:黃巾軍起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中間隔了一個新朝。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在新朝末年經過長期奮戰掃蕩群雄才建立了東漢。

但是東漢好像是陷入了一個怪圈,掌權的人除了太監就是外戚,這兩股政治勢力此消彼長,朝堂上就這麼兩個政治大頭。

兩家輪流坐莊本來對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影響,但是這些人往往驕縱不法、欺壓百姓,再加上豪強的不斷土地兼并更激化了社會矛盾。

矛盾積壓到一定程度總會爆發,最終在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天災人禍不斷的情況下,張角率領人們利用宗教開始了一次大規模的起義,這就是黃巾軍起義。

而在鎮壓黃巾軍的過程中崛起的新地主武裝就成了後來三國的主要人物。

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貧苦農民走投無路。

巨鹿人張角趁此機會,以自身的醫術結合奇書《太平要術》上的內容救助人民,又大力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以此口號興兵反漢。

「蒼天」是指東漢,「黃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據五德始終說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所以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

張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機關門上寫上「甲子」二字為記認,另一方面派馬元義到荊州、揚州召集數萬人到鄴準備,又數次到洛陽勾結宦官封胥、徐奉,想要裡應外合。

不過在起義之前一個月,一名叫做唐周的門徒告密,供出京師的內應馬元義,馬元義被車裂,官兵大力逮殺信奉太平道信徒,株連千餘人,並且下令冀州追捕張角。

張角不得已提前在二月發難,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

雖然張角起事十分倉促,準備不夠充分,但是當時桓靈無道,掌權者又忙於內鬥,所以張角的起義還是做到了突然性。

起義軍一開始也是順風順水,但是後來張角就犯了一項錯誤,而正是因為這一項致命的錯誤,使得整個黃巾起義從發起到最後結束一直都被人認為是一次失敗的起義,或者說是一場給中華大地帶來災難的起義。

這項錯誤就是對於起義軍的約束。

整個黃巾的百萬大軍,就好像蝗蟲過境一樣。

不僅是對於地主大戶的搶奪,更是對於底下普通平民老百姓的搶奪。

這種搶奪達到了一種喪心病狂的地步。

最後,起義軍就好像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

回首整個三國裡面只要跟黃巾軍,染上一點關係的人都會因為這個緣故,被打入權力的冷宮,沒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為平民老百姓太恨這一支軍隊了。

一個缺乏群眾基礎的政權想要成功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黃巾起義失敗的原因遠遠不只是上面提到的缺乏群眾基礎和起事倉促準備不足兩點,當然這兩點就夠要命的了。

可是張角等人犯下的錯誤遠遠不止這麼兩點。


作為一支武裝力量首先就要有統一的領導和指揮,但是張角的黃巾起義卻沒做到這一點。

黃巾起義和清朝末年的捻軍一樣,是一支極為鬆散的部隊,各路武裝各自為戰,沒法形成強大的力量進行大規模作戰。

而且,黃巾軍的戰術思路過於單一固執,不懂變通。

他們執著於城池的攻守,同敵人打硬仗、拼消耗。

雖然漢朝天災人禍耗去了不少錢,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僅僅憑藉黃巾軍顯然無法徹底讓漢朝崩潰。

另外,黃巾軍雖然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樣振奮人心的口號,但是起義計劃不完善,導致起義戰略和執行脫節。

由於以上這些必敗的原因,再加上漢朝政府的全力鎮壓,最後導致黃巾軍只能是以失敗告終。

但是它卻極大撼動了漢朝政府,由於鎮壓黃巾軍導致漢朝將軍權下移,最後形成了後來各路軍閥的割據混戰,為後來的三國鼎立鋪了一條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黃巾之亂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起義

在東漢末年,初期黃巾軍起義的首領是張角,後來,黃巾軍的老大在不斷的換,當然,也可以說不斷有人自稱黃巾軍的老大。那麼,咱就來一起回顧一下黃巾軍起義的故事。黃巾起義,又稱黃巾之亂,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