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兩個孔明,劉備曹操各請一個,一個孔明坑死另一個孔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字孔明。
眾所周知,這位後漢三國時代最負盛名的高人,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實現了三分天下的戰略,晚年屢次北伐,對抗司馬懿,後病死在軍中,成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典範。
諸葛孔明的名號響徹天下,「孔明」二字與諸葛相伴,也成了「聰明睿智」的代名詞。
但是,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三國時代還有一個叫孔明的人。
而且巧合的是,這個孔明的所作所為恰恰與諸葛孔明嚴重衝突,可以說,若沒有後面這個孔明,諸葛孔明或許就要逆天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後面這個孔明又是誰呢?
胡昭,潁川人,漢末著名的賢士高人,與魏國名臣鍾繇等人齊名,同時,他也是一位隱士。
巧合的是,他與諸葛亮一樣,也是字「孔明。
」
胡昭早年避亂冀州,袁紹幾次請他出山,他都婉言謝絕。
後來曹操做了司空丞相,聽說胡昭很有才能,也邀請他來輔佐自己,史書稱「(曹操)頻加禮辟。
」就是數次邀請他出山的意思。
胡孔明推辭數次,萬般無奈便也去見了曹操,但他並沒有答應輔佐曹操,而是再次請求不要勉強自己。
曹操也很大度,說:「人各有志,不必強求。
」便放過了這個孔明。
說起來,劉備請諸葛孔明是「三顧乃見」,都是親自前去邀請,而曹操呢,估計是仗著自己人才眾多,便沒有親自去請胡昭,而是派人通知,相比之下, 胡孔明顯不如諸葛孔明更有「派頭。
」
但是曹操沒有想到,就是這位被他放過的胡孔明,影響了他的江山社稷!
史書記載:
初,晉宣帝為布衣時,與(胡)昭有舊。
同郡周生等謀害帝,昭聞而步陟險,邀生於崤、澠之間,止生,生不肯。
昭泣與結誠,生感其義,乃止。
昭因與斫棗樹共盟而別。
晉宣帝就是司馬懿,這個記載就是說:司馬懿早年沒做官的時候,有一個叫周生的人估計看司馬懿不順眼,打算幹掉司馬,恰巧胡昭和周生是同鄉,他聽說這件事後就千方百計阻撓周生,最終導致殺司馬懿的計劃破產。
胡昭還與周生砍棗樹對天盟誓,然後才走。
胡昭的行為讓司馬懿躲過一劫,這位「司馬冢虎」成年後,隱忍不發,在曹操死後,對抗諸葛孔明,把諸葛孔明活活拖死,後又篡奪了曹魏大權。
司馬懿成事以後,懷念胡昭的救命之恩,遂對這位大恩人「公車特徵。
」
所謂「公車特徵」意思就是國家特別徵召,屬於特殊人才特殊待遇,是一種極度尊重的聘請方式。
這一年胡昭胡孔明八十九歲,另一個孔明諸葛孔明卻已經在數年前去世,終年五十四歲。
我們總是說「由於某種大潮流大背景的原因,所以歷史必然會怎樣怎樣」,其實歷史是由很多細節組成的,而細節充滿了偶然性,所以,歷史其實是偶然性的結合物。
胡孔明救司馬懿的舉動,其實改變了歷史進程,說「他這個孔明坑死了另一個孔明」並不為過。
(本文為「老不看三國」頭條原創首發,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如有疑問和出版合作意向,請聯繫QQ:2059507522)
三國不為人知系列:兩個孔明另類對決
眾所周知,這位後漢三國時代最負盛名的高人,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實現了三分天下的戰略,晚年屢次北伐,對抗司馬懿,後病死在軍中,成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典範。諸葛孔明的名號響徹天下,「孔明...
三國時有兩個孔明,其中一個竟然坑死了另一個孔明
在說三國之前,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古惑仔這部電影了。其中一個情節就是兩個「浩南」的對決,一個是陳浩南,另外一個是司徒浩南。而在三國時期中,同樣出現了兩個「字為孔明」的人。其中,雖然諸葛孔明流傳千古,...
兩個相差19歲的孔明
這位孔明本名胡昭,字孔明,所以也被稱為胡孔明。胡昭出生在公元161年的潁川,要比諸葛亮年長二十歲。由於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戰亂不止,這胡孔明便做了「隱士」。當然,這位隱士可是和魏國大臣鍾繇等人齊名。
三國另一個孔明是誰?
在三國時期,有兩個「字為孔明」的人。其中一個就是名傳千古的諸葛孔明,但另一個孔明也不是泛泛之輩。這位孔明姓胡名昭,字孔明(胡孔明)。胡孔明為潁川人(治今河南禹州),是一位隱士。他也是著名的書法家...
跟諸葛亮同名,司馬懿的老師,比郭嘉厲害
說到三國時期的謀士人物,最厲害的莫過於諸葛亮了,當然這是受到了《三國演義》的影響,所以才會有這樣的錯覺,諸葛亮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並非是三國時期的頂尖高手,比如郭嘉、司馬懿都不會低於他,甚至...
三國時有兩個孔明:其中一個間接害了另一個孔明!
在三國時期,同名同姓的人物有不少。比如劉表次子叫劉琮,劉禪的第三個兒子也是這個名字。再比如,蜀漢有一位將領叫馬忠,東吳擒獲關羽的將領,也名為馬忠。當然,筆者今天要說的兩個孔明,嚴格來說不是同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