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後宮兩派之爭,終至父子相殘東吳衰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風起長林

公元221年,魏黃初二年,稱帝不久的劉備一方面為報關羽之仇,也為奪回大意失去的荊州,舉全國之力,興兵伐吳。

吳主孫權當機立斷,拜年輕的陸遜為大將,在猇亭與來勢洶洶的蜀漢軍隊展開決戰。

陸遜避開劉備的鋒芒,待到蜀軍怠惰之時,針對其連營數百里的致命用兵缺陷,派朱然施用火計,創下了夷陵之戰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在此之後,劉備於白帝城託孤,溘然長逝。

諸葛亮接過蜀漢的權柄後,旋即再度與孫吳修好,共抗曹魏。

自此之後,三國的舞檯燈光似乎全部映在了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位「大軍師」的龍爭虎鬥上。

而曾經有過火燒赤壁等壯舉的東吳,似乎在後三國時代的表現乏善可陳,僅僅有陸遜在石亭派周舫詐降賺曹休一役,勉強為人所稱道。

在《三國演義》,孫吳後期的政權更迭基本都屬於內部鬥爭,與魏蜀兩國關係不大,因此羅貫中著墨不多,難以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從正統史料來看,後三國時代的孫吳朝堂可謂波詭雲譎。

孫權最初所立的太子孫登之母出身微賤,不比步夫人等出自江表世家大族,因此孫權令正室徐夫人撫養孫登,並與公元221年受曹丕封吳王之際,將孫登封為王太子。

孫登娶周瑜之女為太子妃,師從張昭等重臣。

孫登禮賢下士,從不因自己的太子至尊而有倨傲之態,諸葛瑾之子諸葛恪、顧雍之子顧譚、張昭之子張休等都與之交好。

倘若東吳的政權能夠平穩過度到孫登的手中,孫登未必不能創下乃父孫權大帝的偉業。

可惜天不假年,孫登年僅三十三歲便因病逝世,孫權白髮人送黑髮人,悲痛無法自抑,在詔書中寫道:「國喪明嫡,百姓何福」。

孫登的逝世,緩緩揭開了東吳由盛轉衰的大幕。

孫登故去後,孫權諸子中最年長者為三子孫和(次子孫慮早逝),此外便是四子——魯王孫霸。

根據立嫡立長的規矩,自然立孫和為太子。

歷來就伴隨著血雨腥風。

對於孫吳這樣一個依靠世家大族支持的政權,太子之位不僅牽涉到孫權諸子,也涉及後宮和各個世家,前朝後宮,牽一髮而動全身。

孫權一生最鍾愛的乃是步夫人(即遊戲中頻頻登場的步練師),其次便是孫和之母王夫人。

步夫人生有全公主孫魯班和朱公主孫魯育。

孫和被立為太子時,步夫人已經去世,王夫人漸漸有被立為皇后的趨勢。

倘若王夫人為皇后,則步夫人一派受到打壓是顯而易見的事情,自然會想出各種手段阻撓王夫人為皇后。

孫權臥病在床,命太子孫和到宗廟祭祀,而太子妃張氏的叔父張休家正在宗廟附近,便邀請孫和順道到家中作客。

此事被全公主得知,誣告太子與張休「共謀大事」,又說王夫人在孫權臥病時「面有喜色」。

晚年的孫權不復年輕時的英明果決,尤其在孫登去世之後更加變得疑心重重。

孫權不將事情原委詳加調查,便大罵王夫人,無辜的王夫人很快便抑鬱而終,孫權與孫和父子由此漸漸生出嫌隙。

孫和的太子之位產生了動搖,敏銳的朝臣由此迅速分為兩派

一派是以東吳四大姓陸、顧、朱、張為首的太子派,另一派則是以歩騭、呂岱、全琮等為首,支持魯王孫霸的魯王派。

東吳頭號重臣陸遜雖然傾向太子,但為了朝局穩定而保持中立,並未著力打壓魯王派。

搖擺不定的孫權與臣子楊竺密談,楊竺傾向於立魯王孫霸,孫權也對此表示了首肯。

不料此次談話為太子孫和的密探所得知,孫和因此大為驚恐,通過陸遜之子陸胤請求陸遜勸說孫權。

孫權得知密談的事情泄露,大為震怒,嚴厲斥責陸遜。

此時魯王陣營的全琮又不失時機地污衊陸遜侄子等在之前的作戰中誇大軍功。

陸遜急怒交加,旋即不治,一代元勛竟就此猝死。


陸遜去世後,孫權逐漸冷靜下來,深深感到悔恨。

他想起當年袁紹之子袁譚袁尚在袁紹死後互相攻訐,導致河北分崩離析,終於被曹操所滅,此時的兩宮之爭,正與當年袁氏兄弟的爭鬥如出一轍。

孫權最終痛下決心,廢掉太子孫和、並將魯王孫霸賜死,終結了這場席捲了整個東吳朝堂的鬥爭。

幼子孫亮被立為太子,
後若干年,心力交瘁的孫權逝世。

但所謂主少國疑,年幼的孫亮當然無法掌控紛亂蕪雜的朝政,重臣孫峻、諸葛恪、孫綝等紛紛登台,挑起兩宮之爭的孫魯班也在其中,將一灘池水攪得更渾。

遙想當年,雄姿英發的周瑜在赤壁揮斥方遒,白衣渡江的呂蒙在麥城擒殺關羽,書生意氣的陸遜在猇亭火燒連營……一代名臣良將打造了東吳的盛世,未曾被強敵摧毀,卻從內部開始腐蝕崩壞。

當數十年後西晉的水軍渡過長江時,那橫在江中見證了三國時代的斑駁鐵鏈,是否會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呢?

參考資料:《三國志》 吳書

曹操為什麼非殺呂布不可?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了

這位曹操心愛的儒將,僅活了三十六歲,卻被全軍稱頌為「長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權的後世子孫為何大都早逝不能固守領土?

孫權,是三國時期比較傳奇的人物。他創造過輝煌,也經歷過低谷:曾以數萬之眾破曹操於赤壁,但其十萬雄師也曾被八百士卒所吞沒;在其執政期間歷次防禦戰中幾無敗績,但數次北伐其功績卻乏善可陳;他曾在關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