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三國里那些降將,于禁晚節不保,魏延自作自受,劉備最倒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社會秩序極為動盪的年代,諸侯紛爭大大小小的戰役上千起。

既然有戰爭難免會有某些將軍投降,曹操的陣營就有不少的人比如:「張遼、張郃、徐晃、龐德、文聘等等」;劉備的陣營里有:「馬超,黃忠,姜維,夏侯霸,王平等等」;東吳孫權的陣營有:「甘寧、太史慈」。

作為降將,他們的命運都不錯,但是有好的必然會有壞的。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那些失敗的投降者。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

三國時期魏國武將。

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

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晚節不保。

關羽敗亡後,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受到朝臣和同僚的嘲諷,在拜謁曹操的陵墓時,曹丕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的畫,于禁羞愧不已不久病死同年去世,諡曰厲侯,有一子於圭。

死後封厲侯(厲是個很不好的諡號)。

圖片來自網絡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

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

後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圖片來自網絡

張繡(?—207年),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人。

驃騎將軍張濟的從子。

東漢末年割據宛城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初隨張濟征伐,張濟死後與劉表聯合。

後降曹操,因不滿其言行而突襲曹操,復與劉表連和。

官渡之戰前夕,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投降曹操,參加官渡之戰。

後來在隨同曹操出征烏恆的途中病死。

圖片來自網絡

孟達(?-228),字子度(小說《三國演義》中字子慶),本字子敬,因劉備的叔父名叫劉子敬,為避諱而改字。

扶風郡郿人,三國時期人物。

本為劉璋屬下,後降劉備。

關羽圍樊城、襄陽時因不發兵救關羽而觸怒劉備,於是投奔曹魏,在魏官至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

此後又欲反曹魏而歸蜀漢,事情敗露被司馬懿殺。

圖片來自網絡

麋芳(生卒年不詳),字子方,東海朐縣(今江蘇連雲港)人。

本為徐州牧陶謙部下,後與其兄糜竺拒絕曹操任命,一同投奔劉備。

劉備稱漢中王時,糜芳為南郡太守,與荊州守將關羽不和。

後因未完成供給軍資的任務而被關羽責罵,心中不安,在孫權的引誘下與將軍傅士仁一同投降吳國,導致關羽兵敗被殺。

圖片來自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伐吳:在錯誤的時間發動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5月,經過近兩年的戰爭,劉備終於從曹操手中拿下了至關重要的東川(漢中);6月順利的拿下了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東三郡;七月,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兵圍襄陽和樊城,不僅擊敗曹仁而...

三國那些跳槽將軍的經歷

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大動亂時期,戰爭不斷。自古以來亂世出英雄,因此這一時期名將輩出。由於漢末天下大亂,接連發生黃巾起義、董卓亂政、群雄割據、三足鼎立等事件,經常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台,最後經過...